在今天的汽車行業,當人們都在關注一個企業如何圍繞一套技術、一套標準在新汽車時代小打小鬧的時候,長城不希望拿別人的語境講自己的故事。3月21日,長城汽車第二代Hi4技術大會暨二代哈弗梟龍MAX預售發布會在保定總部召開,發布了第二代Hi4智能四驅電混技術,并同步開啟了二代哈弗梟龍MAX的全國預售。
區別于傳統發布會「參數轟炸」的套路,發布會上,魏建軍以一場別開生面的「技術公開課」的形式拉開了帷幕,直面媒體與嘉賓提問,甚至自嘲,「過去我們內部講了800多句技術參數,連我自己都聽不懂」,但這一次,長城要通過「說人話」的方式,把Hi4技術講清楚、講明白。
為什么在如今競爭激烈、節奏快速的市場環境下,長城仍要執拗地堅持把技術講到每個人都能聽懂?又為什么在兩驅車能夠覆蓋生活中大多數場景的背景,長城堅持要讓四驅實現「全民可享」?又為什么在別的企業拿一套里子換個新面子就當一款新產品的時候,長城要把一套全新的技術體系放在一輛人們熟悉不能再熟悉的產品上再拿出來?
聽上去,這些問題是這場時間緊湊、內容干貨的發布會上沒來得及向外界闡述清楚的,但實際上,又無比清晰地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在新能源汽車競爭下半場,勝負不取決于技術參數表上的數字,而在于誰能將技術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真實價值。
文|Wind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同級唯一!全系標配雙電機四驅」
伴隨著二代哈弗梟龍MAX的上市,人們最直觀看到長城汽車在新產品的變化,尤其是相比前序產品在產品價值上的升級,主要圍繞著兩個層面:1、燃油經濟性;2、智能化升級。
對比前序車型,二代哈弗梟龍MAX在性能爽感的同時做到了「更省更安全」。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說此前傳統油車時代是以動力總成來思考的,那么在如今的新能源混動時代,圍繞著二代哈弗梟龍MAX的思考模式則是以整車架構為核心,既要考慮到用戶的用車體驗還要兼顧低成本。
得益于二代Hi4技術的搭載,二代哈弗梟龍MAX可以根據實際路況切換最佳工作模式,使發動機處于最優效率,相比單擋串并聯在市區油耗可降低7.93%,相比串聯增程在市區和高速油耗最大可降低18.82%。
基于此,二代哈弗梟龍MAX的饋電油耗低至4.2L/100km,電池電量不足時,車輛依然能夠保持極低的油耗表現,遠超同級四驅車型;在高速場景下發動機直驅最高效的時候,實測高速油耗也能達到6L/100km,比市面上一些兩驅車型還要低,平均每公里用車成本僅需4分錢。甚至發布會直播實測中,公證員公布實測續航里程達209.5km,同時平均耗電量12.1kWh/100km,實測饋電油耗為3.7L/100km。
同時,為了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用車體驗,二代哈弗梟龍MAX還搭載了Coffee Pilot Plus智能駕駛系統,采用領先的純視覺AI智能駕駛方案,端到端AI人工仿生學神經網絡模型,全鏈路數據驅動,駕駛體驗更擬人
一方面,集成7大核心智能駕駛功能和18項輔助智駕功能,全面覆蓋城市通勤NOA(記憶領航)、高快NOA、全場景泊車三大場景,為駕駛者提供了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體驗。
另一方面,配合Orin-X的高算力強感知平臺,以及長城自己的九州算力中心,可以讓這套具備端到端的方案可以讓人類一樣學習、思考,即便應對沒有見過的復雜場景時也能做到更好做處理。簡單理解,就是它依靠攝像頭和各種雷達傳感器來“看”路,然后像人的大腦一樣思考、決策。
更重要的是,在足夠硬核、足夠智能的同時,二代哈弗梟龍MAX還做到了比所有人想象更低的價格——預售區間13.88-17.68萬元,在15-20萬元級插混SUV市場中,成為同級唯一標配雙電機四驅的車型,真正讓好技術實現全民共享。相比之下,比亞迪宋PLUS DM-i四驅版起售價超過20萬元,而奇瑞風云T9、捷途旅行者等車型的四驅版本也僅限于高配車型。
2
「排名“第一”的四驅+電混方案」
當然,任何產品的迭代都離不開其背后技術的發展軌跡,在二代Hi4研發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到,長城打破了以往傳統的「技術為先」的開發思維,而是把「用戶最關心什么」列為第一優先級。圍繞很多用戶“既要動力也要省油”,“既要性能也要性價比”的深入需求,長城在做了大量的用戶調研后,將研發團隊將Hi4的研發目標全面提升到讓用戶在“性能、效能、價格”上同時享受更優解。
相較于初代Hi4,二代Hi4技術系統通過「雙電機 + 混動專用發動機(DHT)+ 智能四驅」架構的優化,以及硬件、燃油技術、電能技術、算法等4大板塊進行28項技術升級,實現了動力性與經濟性的雙重突破。用魏建軍的話來說,「第二代Hi4技術就是全球能耗最低的四驅電混系統。」
在硬件方面,二代Hi4技術增加了全球首搭智能后橋解耦系統,通過增加后橋智能斷開以及無感結合技術,可以做到智能識別車速、坡度、路況、駕駛員意圖等33項信息,從而實現后橋半軸解耦最大限度減少后電機拖拽損耗,高速油耗降低0.4~0.7L/100km。
算法方面,二代Hi4技術優化了HCU策略及ECM策略,一方面,通過對串聯發電工作點優化效率提升、油電雙降策略開啟SOC,閾值優化、對啟停策略優化等,市區油耗降低5.4%;一方面,通過對發動機高溫衰減爆震邊界優化、冷啟動起燃扭矩優化、點火角主動修正、爆震退角優化等,市區油耗降低1.3%。
此外,二代Hi4對扭矩控制精度也進一步提升,尤其是針對冰雪場景,第二代Hi4首創冰雪算法,電流估算精度、扭矩精度提升6.5%,模式切換時間縮短25%。簡單來說,就是在冰雪路面,搭載二代Hi4技術的車型更不易打滑、不易甩尾,讓安全保障進一步升級。
3
「每個家庭都需要一輛四驅!」
從一個創新的混動技術構型,到如今形成了一整個Hi4動力家族,第二代Hi4技術既實現了技術的全突破,也實現了場景的全覆蓋。任誰都看得出來,在二代Hi4技術上,代表了長城深耕造車和智能化技術的決心,展現出「技術鬼才」魏建軍圍繞技術驅動發展的執念。也或許直到這一刻,外界才意識到,長城汽車過去在技術投入上的苦,對技術本身的執拗和堅守,是能讓長城換回來自市場認可的核心。
至于為什么長城要將二代Hi4技術與哈弗梟龍MAX這款車去做綁定,發布會上長城自始至終強調的一句話或許給出了答案:「每個家庭都需要一輛四驅」。
魏建軍表示,在美國,四驅車占有率高達75%,加拿大四驅占有率高達到89%。但在中國,四驅車的普及率還很低,大眾經濟型的汽車品牌,四驅車的占有率只有5%;在新能源市場,四驅的占有率也堪堪接近17%。這一差距背后,既是市場空白,更是長城通過技術普惠實現規模躍升的歷史性機遇。數據顯示,隨著技術的持續迭代和市場需求的放開,接下來中國新能源四驅車市場規模將突破300萬輛,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增長極。
一方面,傳統四驅車型因機械復雜度高,價格門檻高,售價普遍比兩驅版貴2-3萬元;另一方面傳統四驅系統油耗比兩驅高0.6L/100km以上,所產生的能耗焦慮與新能源用戶的經濟性需求背道而馳。而二代Hi4技術與在哈弗梟龍MAX的上車恰恰解決了這些矛盾。
通過二代Hi4技術的加持和賦能,如果說去年長城在藍山的發力為的是解 決長城在智能化上的問題,那么如今在二代哈弗梟龍MAX上,長城要解決的是「規模化」的問題。其核心邏輯在于,通過全系標配四驅,建立一種「哈弗=四驅普及者」的市場認知,在讓更多人感受到四驅技術亮點的過程中,讓品牌在規模上再上一個臺階,甚至重現過去哈弗H6的終端盛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