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開幕。本次年會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主題是“全面釋放發展動能,共促全球經濟穩定增長”。
據環球時報報道,“德國商界精英預計將訪問北京。”德國《商報》此前報道稱,中國政府邀請了眾多跨國公司的負責人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據《商報》獲悉,德國與會者包括寶馬、梅賽德斯-奔馳、采埃孚、舍弗勒、勃林格殷格翰、博世、德意志銀行、賀利氏、西門子、蒂森克虜伯、瓦克化學的首席執行官。根據德國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德國企業去年在華投資達到44億歐元。美國智庫榮鼎咨詢的分析顯示,近期德國對華最大的投資主要來自汽車和化工行業
特朗普(資料圖)
眾所周知,資本是逐利的,西方企業高管紛紛涌入中國,不僅代表了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同時也說明他們看好中國未來的經濟狀況。這反映了一個美方不愿承認的基本事實,中國崛起已經是不可阻擋的大勢,美方的任何圍追堵截,注定都是沒有意義的。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的做法,不僅無法實現自救,反而還會不斷消耗美方本就不多的信譽,其結果必然是得不償失。
此外,美國制藥公司輝瑞和芯片制造商高通的高管,也參加了論壇。歐美名企高管專門前往北京參加論壇,足以說明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這些企業帶頭表示支持中國市場,不僅給中國帶來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暗示,美方的關稅政策已經不能成為他們赴華投資的絆腳石,同時也是對美國“關稅戰”最直白的回應。
特朗普(資料圖)
據路透社近日報道,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文件顯示,美國代表團已通知中國和加拿大,準備與兩國將美國新關稅措施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展開磋商。然而,美國一方面準備在WTO框架下與中加兩國展開磋商,另一方面仍在不遺余力破壞全球經貿秩序,企圖將出口管制納入貿易協定,以遏制中國科技產業發展,同時預告將在下月初對各國施加“對等關稅”。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對中國展現出強硬態度,指責那些用美國芯片賺取中國市場的錢是“出賣靈魂”。但現實的問題在于,全球貿易并不是單純的道德審判。在市場面前,道德似乎總是顯得無力,每一個企業都在尋找利益的最大化。可是特朗普的經濟策略,卻像逆風而行的船,總讓人感覺它的航向不太明朗。
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制定者們正被白宮政策的曲折變化打亂政策施行節奏,全球市場紛紛下調降息預期。由于國際形勢變得更加復雜,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飆升,美聯儲、英國央行、瑞典央行等全球各大央行均選擇偏向觀望性質的政策立場。來自麥格理集團的策略師蒂埃里·威茲曼(Thierry Wizman)表示,各大央行行長們可能不再是“宏觀政策的前臺人物或節奏掌控者”,而是“特朗普政策的追隨者,將他們的活力與主導權讓位于聯邦立法機構、行政官邸以及外交大廳中的事件”。
特朗普(資料圖)
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日益加劇的當下,美國的一些政策走向令人捉摸不透。特朗普上臺后,其一系列舉措使得中美關系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全球局勢也隨之震蕩。在經貿領域,美國的關稅政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不僅給中美經貿往來帶來阻礙,也讓全球經濟的發展蒙上了陰影。比如美國對中國發起的“關稅戰”,不僅未能達到其預期目的,反而擾亂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卻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向全球伸出合作的橄欖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