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80億元股權被全部凍結
2025年3月18日,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大連萬達集團持有的北京萬達文化產業集團全部股權,凍結金額80億元,期限至2028年3月17日。
北京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成立于2012年,注冊資本80億元,由大連萬達集團100%控股,主營文化項目投資與運營管理。
債務危機背景
2025年初至今,萬達集團已新增23條股權凍結記錄,涉及金額近60億元(包括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19.79億元、萬達文化產業有限公司1億元等)。
因債務糾紛,萬達集團被列為被執行人,累計執行金額超63億元,涉及上海、北京、甘肅等地法院。
2023年珠海萬達商管IPO失敗,觸發對賭協議,需向投資者支付約380億元股權回購款。
債務根源
截至2024年,萬達集團累計債務近400億元,2025年需償還境內外債券及貸款數十億元。
法律糾紛升級:與永輝超市、蘇寧易購等合作伙伴的債務追償案件加劇流動性壓力(如永輝要求支付36億元轉讓款及違約金)。
緊急資產處置
2025年已出售宣城、銅陵等5座萬達廣場,近兩年累計出售超20座,回籠資金超150億元。
3月通過減持萬達電影股份套現超3億元,此前已出讓控制權獲利超20億元。
將240萬股股權質押給子公司珠海萬贏,試圖騰挪內部資金。
戰略轉型嘗試
剝離重資產項目(如出售萬達廣場),保留品牌管理權,與險資合作(如新華保險接盤)。
2024年引入太盟投資等機構注資600億元,但王健林失去絕對控制權。
連鎖反應與風險
股權凍結削弱抵押融資能力,加劇流動性危機。
可能引發融資成本上升,進一步削弱償債能力。
核心資產拋售導致輕資產模式缺乏優質項目支撐,三四線城市項目盈利難度加大。
高層動蕩:萬達商管總裁張霖辭職,增加戰略執行不確定性。
能否與債權人達成和解,避免更多資產被凍結或司法拍賣。
品牌管理輸出能否形成穩定收益流,替代傳統重資產模式。
房地產行業政策調整是否提供融資或資產處置窗口。
引入戰投后股權結構變化,是否影響王健林對萬達的戰略決策權。
房地產黃金時代落幕背景下,重資產擴張模式面臨市場反噬。
資產拋售雖是短期止血手段,但長期需重構商業模式與債務結構。
個人資產為企業債務擔保(如王健林股權出質)凸顯民營企業家“無限連帶責任”風險。
此次股權凍結事件是萬達債務危機的集中爆發,也是其轉型陣痛期的縮影。能否通過戰略調整與債務重組實現“軟著陸”,仍需持續觀察。
王健林80億元股權被全部凍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