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推動靜脈曲張診療技術同質化發展,3月21日至22日,由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血管外科質控中心主辦、臨汾市人民醫院承辦的山西省衛健委血管外科質控中心靜脈曲張診療規范化培訓督導會議召開。山西省衛健委血管外科質控中心主任、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董紅霖教授,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閆盛教授,臨汾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斌,臨汾市人民醫院黨委委員關東鋒,臨汾市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郭三喜出席會議,來自省內200余名血管外科骨干及基層醫療機構代表參會。
聚焦質控短板,強化基層能力
會議以“規范診療行為,提升服務質量”為主題,針對當前基層醫療機構在靜脈曲張診療中存在的技術操作不規范、并發癥防控意識薄弱等問題,系統部署了質控重點任務。董紅霖教授在致辭中強調,靜脈曲張作為臨床常見病,其規范化診療直接關系群眾健康福祉,需通過強化培訓督導,切實提升基層醫生對下肢靜脈曲張及其術后并發癥的早期識別能力和微創治療技術應用水平。
多維度學術交流,助力技術下沉
此次會議采用“理論授課+病例研討+質控督導”的立體化培訓模式。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董紅霖教授教授團隊通過理論授課和病歷質控抽查,系統講述了大隱靜脈曲張的診斷治療流程,重點解析了超聲引導下穿刺定位、手術方式的選擇及并發癥處理等關鍵技術難點,提出“精準評估—微創干預—長期隨訪”的全病程管理理念。
創新培訓機制,推動資源共享
為破解基層培訓資源不足難題,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與臨汾市人民醫院建立長期技術幫扶機制,同時通過建立分級質控體系、統一質量評價標準,實現從省級到鄉鎮衛生院的全鏈條質量管控。
此次會議的舉辦,標志著臨汾市靜脈曲張診療進入標準化、同質化發展新階段。未來,在山西省衛健委血管外科質控中心的指導下,將通過持續強化疾病質控,定期學習、技術幫扶等舉措,切實提升臨汾市血管外科服務能力,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群眾。
(責編 張敏 李麗 助編 劉祥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