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歡樂瀟湘·美麗張家界”暨“我的家鄉”美術、攝影藝術展在張家界市永定區喻振海藝術工作室拉開帷幕,藝術展將集中展出2天。本次活動以藝術為媒,通過繪畫、攝影等多元形式,立體展現張家界的自然奇觀、人文底蘊與時代新貌,吸引數百名市民及藝術愛好者共赴這場春日藝術盛宴。
本次展覽以“我的家鄉”為主題,旨在通過繪畫、攝影等藝術形式,全面展現張家界獨特的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景觀、濃郁的民俗風情以及近年來的發展變遷。展覽現場匯聚非遺版畫、非遺裝飾畫、水彩畫、水墨畫及攝影作品等100余件精品。參展作品飽含了作者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和美好展望,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與情感的雙重享受。
活動現場,趕來觀賞的群眾絡繹不絕,大家紛紛駐足欣賞,用手機記錄下每一幅作品、每一幀畫面。許多觀眾表示,通過這次展覽,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張家界的風土人情和發展變化,感受到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也激發了他們對家鄉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在活動互動區,30名少年兒童伏于延展至10米的特制長卷兩側,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集體創作,以稚嫩筆觸勾勒心中的家園。8歲的女孩小雨用青色畫出層層梯田,她驕傲地說:“這是爺爺的茶園”。11歲的軒軒在畫卷右端種下一棵大樹,他說“這是我家門口的大樹,每天上學都陪著我”。孩子們筆下的張家界既有綠水青山的記憶,也有真摯情感的脈動,這正是文化傳承的生命力所在。
與此同時,不遠處的廣巖嘴村內,張家界航院美術系的學生們正對著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田架起畫架。她們的畫中,有金黃花海的田園詩韻,有農人荷鋤穿行的勞作剪影,更有無人機掠過蒼穹時在畫布上留下的現代筆觸。帶隊教師肖老師邊指導學生邊感慨:“在這里作畫能觸摸到土地的呼吸,讓千年農耕文明與當代鄉村振興在畫紙上對話。”
本次活動由張家界市文化館、張家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張家界市攝影家協會、張家界市永定區后坪街道辦事處、張家界陽光藝術學校聯合承辦,形成“政府主導+專業機構+基層社區”的協同模式,讓藝術展不僅為市民提供美育平臺,更推動藝術賦能鄉村旅游發展。
此次“歡樂瀟湘 美麗張家界”暨“我的家鄉”美術、攝影藝術展覽通過藝術的展示和交流表達,讓藝術真正融入山水,藝術家們用畫筆和鏡頭描繪美麗張家界的時代風采,讓世界通過藝術之窗看見張家界的生態之美與文化之韻。(羅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