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星星
編輯| 劉漁
進入中國六年后,奧樂齊進軍江蘇。
近日,奧樂齊中國董事總經理陳佳宣布,2025年4月19日,蘇州方洲鄰里中心與無錫圓融廣場兩家門店將同步開業。
此次布局標志著奧樂齊走出上海,向長三角核心區域擴張,進一步探索硬折扣新模式。選址上,無錫圓融店填補周邊5公里商圈空白,蘇州方洲店則落地社區黃金地段。
奧樂齊1913年創立于德國埃森,從家庭雜貨鋪起家,憑借“精簡SKU+自有品牌+極致低價”的硬折扣模式擴展至全球20余國,門店超1.3萬家。
2024年,奧樂齊位列美國零售聯合會“全球零售50強”第四,在美門店超2400家,澳大利亞年營收達100億澳元,成為全球效率零售標桿。
2019年,奧樂齊在上海靜安寺開設首批試點店,初入中國市場時主打中產生活方式,定價偏高,如38元的德國堿水面包、59元的澳大利亞牛排,但客流量和銷量未達預期,市場反響平平。
隨后,奧樂齊調整策略,轉向低價。2020年起,推出9.9元醬油、19.9元烤雞,并采用小包裝、免會員費等模式,迎合消費者的性價比需求。2024年,其“總有新低價”活動覆蓋300余款商品,最高降幅40%,現磨咖啡和三文魚塊分別降至6.9元和12.9元。目前,9.9元以下商品超500款,占品類25%,貢獻約60%銷售額。
奧樂齊的低價戰略依賴極簡主義。
產品上,奧樂齊依托13個自有品牌,將SKU精簡至2000多個,其中約1500款為生活必需品,以高頻剛需品類覆蓋核心需求,踐行“少即是多”理念。
供應鏈方面,公司與長三角、珠三角400余家本土供應商合作,提升效率。例如,在江蘇昆山設直采基地,日供30噸新鮮蔬果;在浙江嘉興,與食品工廠共建柔性生產線,確保低價商品仍具備高毛利。
門店布局同樣精簡。截至2024年11月18日,奧樂齊在上海已開設62家門店,覆蓋14個行政區,僅奉賢區和崇明區尚未布局,并堅定圍繞上海及長三角擴張,放棄二三線市場。
此外,奧樂齊主打500-800㎡的社區商超模式,最大不超過1500㎡。相比沃爾瑪、家樂福動輒1萬㎡的大賣場,這種緊湊型門店更貼近居民生活。
然而,奧樂齊也有自身焦慮。
一方面,硬折扣賽道競爭加劇。近兩年來,國內“折扣業態”肆意生長,各類折扣店遍布全國。據歐睿數據,2022年,我國折扣店市場規模達25.95億元,同比增長15.4%。盒馬奧萊、叮咚奧萊也在加速擴張,盒馬奧萊上海門店已超60家,并借鑒奧樂齊的“自有品牌+精簡SKU”策略,自有品牌占比超50%,SKU從5000多款縮減至2000多款。
另一方面,奧樂齊雖依賴源頭采購確保價格優勢,但不同于開市客、山姆的大賣場模式,其扎根社區商圈,單店規模小,市場影響力有限,必須依靠密集開店擴張。然而,2022年計劃在上海開設500-600家門店,截至目前僅落地近60家,商圈資源減少,市場趨于飽和。
為爭奪消費者,奧樂齊自2023年起不斷打價格戰,推出“超值系列”低價營銷,如2024年6月推出9.9元52度純糧白酒,并陸續打造500款9.9元流量單品。8月,進一步降價,累計降價單品達300款,最高降幅40%。
其低價策略背后,是單店經營業績的壓力。按2023年度50家門店年銷10億元計算,單店年銷2000萬元,日銷僅5.48萬元,在競爭激烈的上海市場承壓明顯。超值、低價策略,正是其提升門店客流的舉措之一。
與此同時,奧樂齊開始試水“大店模式”,擴大規模、提升市場占有率。在金山開設的首家超1000㎡“大店”,較以往門店規模擴大20%-30%,為中國市場最大門店。
在上海市場趨于飽和的情況下,蘇州、無錫成為更現實的選擇。兩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國前列,且作為上海大都市圈核心成員,與上海消費習慣高度協同,奧樂齊無需重新培育市場。此外,依托上??偛?,其長三角物流網絡已成型,江蘇分公司的成立進一步縮短配送半徑,本地大倉可大幅降低運營成本。
然而,走出上海后,奧樂齊仍需面對區域消費習慣、供應鏈體系、運營模式等挑戰,同時還要應對天惠超市、蘇州農發集團等本土對手,競爭壓力不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稿件內容溝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