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立即收聽
編者按:“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想法是‘認真的’”,當地時間3月21日,特朗普再度語出驚人,堅持不懈地表達了對加拿大的“領土”熱誠。與此同時,他表示,美國將很快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和自然資源協議。特朗普2.0時代,對加拿大和烏克蘭的執念或許都源于同一個理由,本文試圖提供一個解讀視角。
“長達百年的‘石油政治’”落下帷幕,在種種因素推動下,世界進入‘金屬政治’時代。2019年起,美國打造關鍵礦產‘小圈子’行動進入高峰期,共形成5項計劃、協議或倡議,簽約國19家,覆蓋全球。”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他也想“家里有礦”
特朗普重返白宮的第50天時,白宮官網發布標題為《50天50項成就:特朗普總統為美國人民辦實事》的文章,吹噓總統成就,可謂事無巨細。
截圖:白宮官網
(經Google翻譯)
第16項成就是,“特朗普總統正在致力于世界和平”。
但在外界看來,特朗普的外交行動,跟“和平”無關。他正在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并引發了批評。
他先是想吞并鄰居加拿大、然后拿下格陵蘭島、接著收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最后又將觸角伸向深陷地緣沖突的烏克蘭。
而他瞄準的這四個對象,都有共同點。
加拿大,有礦;格陵蘭島,有礦;烏克蘭,有礦;巴拿馬運河,方便運礦。
加拿大的礦產和金屬的出口,占了本國商品出口的21%,而美國占其礦產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
加拿大是美國金屬和礦物的最大供應國。該國前總理特魯多說:“我認為特朗普政府不僅清楚我們擁有多少關鍵礦產,而且這或許正是他們一直談論要吞并我們、讓我們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原因。”
加拿大東北部就是丹麥的自治領地格陵蘭島。特朗普覬覦這個島嶼,不僅有軍事、地緣政治方面的考慮,還因為該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除了石油與天然氣,它還有多種關鍵礦產,比如石墨,鋰,以及稀土。
最有沖突性、戲劇性與關注度,并入選現代外交災難史典型案例的,當屬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直播鏡頭前的那場激烈爭吵,特朗普斥責澤連斯基對美國的支持不夠感恩。
2月底,澤連斯基來到白宮,他的主要任務是跟美國簽訂一份礦產協議。
雙方的對談,以特朗普的那句“美國可以深入參與、挖掘,并獲取一些稀土資源”作為開場,但爭吵之后,臉色陰沉的澤連斯基被趕出白宮,礦產協議被擱置,美國暫停對烏克蘭軍事援助、情報共享,兩國關系陷入冰點。
澤連斯基和特朗普在會議中爭吵
去年,澤連斯基去向時任總統拜登、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提出了一項“勝利計劃”,向美國公司開放稀土礦等自然資源,以換取非核戰略級的武器,比如“戰斧”巡航導彈。
拜登覺得計劃不切實際,予以拒絕。 特朗普對該計劃兩眼放光,但他似乎只關注于這個計劃的前半部分,即烏克蘭的稀土,但卻忘了后半部分,即澤連斯基的安全需求。
特朗普最開始的想法很直接:為了補償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烏克蘭要拿出價值5000億美元的稀土。
在協議的早期版本里,美方要求烏方將自然資源收益的一半交給美國。澤連斯基拒絕后,美國放寬了協議部分要求,同時繼續施壓,要求其簽訂協議。
烏克蘭離不開美國的撐腰,多輪交鋒后,澤連斯基最終同意簽訂協議。但協議中關于烏克蘭安全保障的條款過于模糊,而特朗普不打算提供“太多”的安全保證,這成為澤連斯基與特朗普爭吵的重要導火索。
白宮爭吵事件之后,澤連斯基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由最初的不向特朗普道歉,轉變為感到遺憾,并多次表態,已經準備好簽署礦產協議。澤連斯基與特朗普通了電話,兩國代表在沙特進行了會談。最新的消息是,烏克蘭甚至準備好在3月24日的烏、美沙特會晤期間,簽署該協議。
據媒體報道,協議的大框架是美烏設立一項基金,烏克蘭將本國礦產、天然氣等資源未來收益的50%注入該基金。美國最大程度享有基金收益,并將其中部分收益重新投入烏克蘭。
美烏代表在沙特舉行會談
美國被“卡脖子”
特朗普找礦,源于美國自身的焦慮。
西方都制定了自己的關鍵礦產清單,英國有18種,歐盟有30種,加拿大有31種,美國則有50種。
關鍵礦產,就是在航天、國防、新興高科技產業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金屬元素以及礦產,在美國的定義里,關鍵礦產還有一個特點:供應鏈存在風險。
依據國情,各國制定的關鍵礦產清單有所區別,但它們都將稀土、鎢和石墨等礦產納入其中。
特朗普念叨最多的就是稀土。
稀土是鑭系元素(鑭、鈰、鐠、釹等)以及鈧和釔共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被譽為“工業維生素”,智能手機、計算機、新能源汽車、半導體、人工智能硬件、飛機、醫療、雷達等多種高科技產品都離不開它。
有報道稱,一架美國F-35戰機使用了400公斤稀土。
可美國多種關鍵礦產都依賴于進口。
今年年初,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發布了一份題為《關鍵礦產和美國經濟的未來》的長篇報告,報告中說,在美國地質調查局確定的50種關鍵礦物中,有12種礦產100%依賴進口,另外29種的進口比例超過50%。中國是其中29種關鍵礦物的最大生產國。
圖源: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經微信翻譯)
在稀土領域,中國處于領先地位。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稀土儲量約占全球的34%,卻貢獻了全球92%的冶煉分離產量。
中國的稀土產業經歷多年艱苦的發展,從勘探到加工,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稀土產業鏈。
為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近10年來,美國的重要任務之一,便是在全球找礦。
特朗普在2017年首次成為總統后,就簽署了幾個關于關鍵礦產的行政命令。
第13817號行政令名叫《確保關鍵礦物安全可靠供應的聯邦戰略》,強調美國嚴重依賴外國關鍵礦產資源和外國供應鏈,存在戰略上的脆弱性。
到拜登政府時期,美國便拉幫結派組成了關鍵礦產“小圈子“,將中國這個重要的角色排除在外。
2022年6月,美國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歐盟等盟友,建立“礦產安全伙伴關系”(MSP),后來為吸引礦商投資,又建立了礦產安全金融網絡。
2024年,國內《科技導報》發布的一篇題為《大國博弈背景下美國關鍵礦產供應鏈安全態勢及其啟示》的論文稱:
“2019年起,美國打造關鍵礦產‘小圈子’的相關行動進入高峰期,共形成5項計劃、協議或倡議,簽約國19家,覆蓋全球。‘小圈子’具有排他性的區域化、集團化特征,主要包含兩類國家:一類是以澳、加及部分西方國家為首的盟友,這些國家或具資源優勢,或具加工產業優勢;另一類是巴西、贊比亞和剛果金等11個礦產高儲量國。”
拜登任期內的最后一輪出訪,其中一站便是前往非洲安哥拉參觀一條鐵路。此鐵路是在美國資助下建設完成,它的作用就是將非洲中部的關鍵礦產轉運到沿海地區,便于出口。
拜登訪問安哥拉
“金屬政治”
長達百年的“石油政治”落下帷幕,在種種因素推動下,世界進入“金屬政治”時代。
2.0版本的特朗普,就像《經濟學人》所說的那樣,在全球開展了黑手黨式的全球權力爭奪。他開啟的“礦產外交”也是如此。
跟烏克蘭談判,是特朗普最喜歡的商人交易模式。但拿礦產換援助的做法,更像是“保護費外交”,引發盟友和媒體的批評,稱其為“黑幫敲詐戰術”。
彭博社評論稱,如果其他援烏國家效仿美國,烏克蘭恐怕“只剩下骨頭”。
最粗暴直接的手段,就是對其他主權國家的領土提出要求。二戰結束不久,美國的杜魯門總統出于安全目的,曾向丹麥開價1億美元以及一塊阿拉斯加油田的權益,收購格陵蘭島。
可杜魯門是秘密運轉,檔案多年后才公開,而特朗普則是公開表達訴求,態度也更加強硬——“不排除使用武力”。
但是,每當特朗普想在元素周期表上插上一面美國國旗,就會遭遇一堆麻煩。
加拿大、格陵蘭島最近進行了權力更迭,但是在反對特朗普方面,新上臺的領導人又非常團結。
加拿大全國多地爆發抗議
圖源:X
加拿大的新總理表示,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一部分。目前,特朗普發起了一場針對加拿大的關稅戰。
面對反復無常的特朗普,加拿大的專家就在媒體上說:既然美國對加拿大礦產如此依賴,那礦產就可以當做一種報復美國的手段,比如,停止出口到美國。
上周在國會演講時,特朗普說,美國“無論如何都將得到格陵蘭島”,也將收回巴拿馬運河。
格陵蘭島剛舉行了議會選舉,勝出的黨派一直對特朗普的言論持批評態度,堅稱格陵蘭島是非賣品。而巴拿馬總統則駁斥,“堅決抵制這一對真相和國家尊嚴的又一次羞辱”。
格陵蘭島努克一處投票站
圖源:新華社
端上餐桌,并能吃到嘴里的,似乎就剩下與烏克蘭簽署的那份礦產協議了。盡管協議的具體條款并未對外公布,但礦業專家們疑竇叢生。
一廂情愿?
特朗普似乎夸大了烏克蘭的稀土價值。作為權威機構的美國地質調查局,其實并沒有將烏克蘭列為稀土儲備國家。在礦業的數據庫里,也沒有類似記錄。
一位礦業分析師說,烏克蘭目前沒有商業化的稀土礦,近幾十年來該國都沒有生產過稀土。
可能是特朗普被誤導,也可能是特朗普將“稀土”與“關鍵礦產”的概念弄混淆。稀土屬于關鍵礦產,但并非所有的關鍵礦產都是稀土。
烏克蘭擁有關鍵礦產。據信,全球5%的關鍵礦產都在烏克蘭。
該國有2萬個礦床,涵蓋116種礦物;它的鈦礦占據了世界儲量的7%;已探明的石墨儲存量約1900萬噸,占據歐洲三分之一儲量;鋰儲量估計達50萬噸,在歐洲排名前列。
不過,烏克蘭有關的資源數據,大多依賴前蘇聯時期的調查,現有的地質圖是蘇聯在30至60年前繪制的,依靠的是過時的勘探方法。
所以,烏克蘭資源規模很可能被高估,礦床的商業價值存疑。
采礦業屬于高能耗行業,它占據了全球總用電量的15%。而烏克蘭的電力設施也因戰火而受損,有些礦區還埋設了地雷,道路也被毀壞。若開展礦產勘探或生產,就得先把基礎設施搭建起來。
烏克蘭扎瓦利夫斯基石墨開采
烏克蘭的部分礦產位于烏東俄羅斯控制的區域,開采權并不明朗。
開礦,從礦床發現到投產的平均時間是15年,一座新礦的運營壽命可能長達幾十年。費時又費錢的產業想吸引礦商前來,就需要穩定的政治和經濟環境。
但是,烏克蘭的經商風險很高,礦業公司不愿進行長期投資,礦產協議中缺乏明確的安全保障條款,也加劇了這一局面。
商人思維、扮演“和平使者”的特朗普,總是傳遞出莫名的自信。但俄烏沖突,是二戰后歐洲最大的地緣政治沖突,它也不像商業談判、房地產交易那般簡單。
總之,烏克蘭的礦產開發面臨重重挑戰。不過,等到美、烏雙方簽訂礦產協議的那天,白宮在通稿里肯定會說,特朗普又贏了。
特朗普也沒忘記美國本土的采礦事業。前不久,他宣稱將“采取歷史性行動,大幅擴大美國本土關鍵礦產和稀土生產”,上周就有消息稱,為提高國內關鍵礦產的產量,他計劃在五角大樓軍事基地建造金屬精煉設施。
其實美國本土采礦業有諸多難題。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在報告里說,在美國開設一個新礦平均耗時29年,耗時全球第二長,有些礦山項目需要30多個許可證,其中許多還是多余。
為了讓美國礦產再次偉大,特朗普就需要對現有的監管框架進行徹底的改革。這樣一來,馬斯克的DOGE部,又可以頂著罵聲,開展工作了。
本篇作者|馬淚淚|責任編輯|何夢飛
主編|何夢飛|圖源|VCG
站在世界看中國·美國站, 全球科技前沿探索之旅火熱報名中。 7月6日—7月 12日,深入硅谷&西雅圖,對話AI領軍者,搶占全球化先機!
點擊下圖▼立即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