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利率倒掛2022年也出現過,但出現在2025年特定的時間窗口,背后的邏輯有所不同。
招商銀行今年推出的 “靈動存” 產品,其 1 年期的利率為 1.60%,2 年期為 1.70%,然而 3 年期和 5 年期的利率卻分別降至 1.50% 和 1.55%,5 年期利率甚至低于 1 年期利率,這在股份制銀行中是比較少見的極端倒掛案例。此外,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國有大行的 5 年期存款利率也低于 3 年期,部分城商行如寧波銀行、江蘇銀行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工商銀行的5年期定存利率僅為1.55%,而3年期卻高達1.90%。這意味著,存50萬5年,利息反而比存1年還虧1250元。
從銀行的角度說,利率倒掛是為了降低負債壓力和成本,已經預判未來利率還會下降,所以不愿用高利息鎖定長期存款,做了“防御性定價”,這或許也可以解讀為一個”陽謀“,政策刺激不起來消費,就引”錢“出洞,讓趴在銀行的巨量個人存款去做消費,特別是投資性消費。
在這樣的背景下,儲戶會怎么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