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何詠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西區
腫瘤營養與代謝治療科
西醫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注冊營養師
腫瘤營養內科門診時間:周四下午(腫瘤化療,代謝方向)
文章來源:腫瘤代謝營養治療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在腫瘤營養內科臨床,有一種喚作腫瘤代謝治療的方法。這種治療方法就是采用代謝調節劑促蛋白質等組織合成代謝、阻止機體組織的分解代謝、并為體內生長迅速的細胞提供營養底物和減緩荷瘤機體炎性狀態的治療。其中的代謝調節劑包括三種物質:具有藥理學作用的營養素、化學藥物和生物激素。
01
藥理學營養素
支鏈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 BCAAs) 包括亮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可減少肌肉蛋白和內臟蛋白分解,促進蛋白質合成,糾正負氮平衡,有助于維持肌肉質量和功能。BCAAs還可通過調控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等信號通路參與炎癥反應、氧化應激、免疫調節和體液內分泌等。相關研究顯示,BCAAs調節免疫功能包括增加免疫細胞的燃料來源、升高機體CD4+水平、CD4+/CD8+比值、腸道免疫球蛋白濃度、改善先天和適應性免疫應答、促炎細胞因子和樹突狀細胞功能等。而腫瘤患者中,由于慢性炎癥和代謝紊亂,肌肉蛋白分解加速,補充 BCAAs 可減少肌肉蛋白和肝臟等內臟蛋白分解,促蛋白合成,糾正負氮平衡,滿足增加的能量需求以及對免疫功能的改善有積極作用。
ω-3多不飽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ω-3 PUFA) 屬必需脂肪酸,包括 α-亞麻酸(ALA)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ALA 可轉化成 EPA 和DHA。因適當補充ω-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營養狀況、減輕炎癥反應,多用于腫瘤惡液質領域,實驗室證據可提高化療的耐受性和治療效果。ω-3 PUFA可通過多種途徑發揮作用,包括抑制白細胞介素1(IL-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合成和活性,減少C反應蛋白(CRP)的水平;下調核因子κB(NF-κB)、環氧合酶2(COX-2)和B細胞淋巴瘤2(Bcl-2)的表達,影響蛋白水解誘導因子(PIF)對NF-κB的激活和蛋白降解,延緩骨骼肌的丟失,提高血清蛋白水平。EPA還被發現能增加食欲并提高生活質量,當與化療聯用時,幫助減少肌肉和脂肪的消耗,保護瘦體組織。在一項針對胃腸道腫瘤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了在化療期間同時進行富含ω-3 PUFA的營養治療對惡液質患者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服用ω-3 PUFA的患者血漿CRP水平保持穩定,骨骼肌量和瘦體重顯著增加。此外,研究還發現血清高CRP水平與化療耐受性減弱相關,表明ω-3 PUFA能提高化療耐受性,改善惡液質狀態和預后。
煙酰胺(niacinamide) 是輔酶NAD+(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NADP+(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前體。這些輔酶在許多氧化還原反應中扮演關鍵角色,對細胞能量代謝至關重要。腫瘤細胞經常展現出異常的能量代謝模式(如糖酵解),煙酰胺可能通過影響這些輔酶的水平,間接調節腫瘤細胞的代謝。煙酰胺參與的NAD+合成對于DNA修復和細胞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在某些腫瘤細胞中,DNA修復機制受損,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和腫瘤進展,煙酰胺通過支持DNA修復,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腫瘤發展。腫瘤患者機體環境多處于炎癥狀態,外源性輸注煙酰胺在氧化應激中抑制正常細胞膜以及DNA損害,阻斷多種炎性介質的作用來弱化炎癥反應過程。此外,近期有研究顯示,煙酰胺可能改善腫瘤免疫治療效果,NAD+代謝可誘導PD-L1表達以驅動腫瘤免疫逃逸,補充NAD+前體可增強免疫治療耐受腫瘤對抗PD-1/PD-L1抗體治療的敏感性。
左卡尼汀( L- carnitine,LC) 又稱左旋肉堿,肉毒堿和維生素Bt,化學名L-3-羥基-4-三甲氨基丁酸,主要分布在肌肉組織中,心臟和骨骼肌中含量最高,大部分以游離狀態存在。左卡尼汀參與胞內長鏈脂肪酰輔酶A進入線粒體基質內行β氧化產生能量,與組織能量代謝關系密切,可改善腫瘤患者宏量營養素及能量代謝紊亂、緩和荷瘤機體炎癥,在糾正腫瘤患者能量代謝異常的治療中可能發揮重要作用,發生能量代謝異常的患者體內通常左卡尼汀水平低下。研究顯示,補充LC可顯著降低腫瘤誘導患者血漿高甘油三酯水平,逆轉癌性惡液質患者肝臟肉堿脂酰轉移酶Ⅰ催化活性減低,恢復肝臟代謝能力。左卡尼汀還能通過改善下丘腦脂肪酸代謝而改善惡液質者厭食,外源性LC的補充通過增加下丘腦脂肪酸氧化濃度,改善腫瘤患者進食欲望,增強患者食物攝入量。LC亦能減少厭食相關的炎性因子包括TNF-α、IL-6和IL-1β的生成。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 是體內的半必需氨基酸,核酸及蛋白質合成的前體物質,是腸上皮細胞和粘膜免疫系統細胞的主要底物,對于修復人體腸道損傷非常關鍵。Gln可促進腸上皮細胞的分裂與増殖,提高小腸黏膜厚度及絨毛高度,防止腸黏膜萎縮和腸道通透性增加。Gln通過多種機制改善腸道屏障功能,包括炎癥反應,氧化應激或免疫反應,以及緊密連接蛋白表達。研究顯示,Gln可以降低機體 TNF-α、IL-1β等細胞因子水平,抑制 NF-κB 信號通路;Gln也可能通過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發揮作用從而抑制腸道炎癥。Gln是谷胱甘肽的直接底物,有助于防止細胞氧化損傷,可有效清除ROS,并提升抗氧化酶活性。Gln促進緊密連接蛋白表達,維護腸道屏障穩定性,相反,缺乏Gln會激活PI3K/AKT通路,降低緊密連接蛋白水平,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和屏障功能受損。Gln還刺激熱休克蛋白表達,促進細胞存活,調控細胞增殖信號,抑制蛋白質降解。對于腸功能不全的患者恢復和維持腸屏障功能、防止腸源性感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精氨酸(Arginine,Arg) 為條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在應激、創傷或快速生長等狀態下,機體對Arg的需求大大增加,僅靠自身合成不能滿足生理代謝的需求。Arg可刺激肌肉蛋白質合成,對維持肌肉質量和增加肌肉合成具有重要作用。Arg作為免疫營養物質,除具有一般氨基酸的營養功能外,還作為機體內一氧化氮信號分子的前體而衍生出許多重要的生物學功能,與機體免疫功能密切相關,還可通過調控T細胞增殖活化而發揮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術前腸內營養給予Arg聯合魚油,核苷酸及谷氨酰胺等組合的免疫營養物質,可通過調節免疫系統的活性,增強機體抵抗力和耐受力,而減少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此外,精氨酸可促進胰島素分泌,有助于應對胰島素抵抗,還參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此具有鎮痛、抗炎和解熱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精氨酸會在體內代謝產生一氧化氮,可能加劇敗血癥患者的血管擴張,使血流動力學更加不穩定,因此不建議給存在敗血癥和血流動力學障礙的患者使用精氨酸。
核苷酸(nucleotide) 是一類由嘌呤堿或嘧啶堿、核糖或脫氧核糖以及磷酸三種物質組成的化 合物,是DNA和RNA的基本結構組成單位,核苷酸主要參與構成核酸,與能量代謝有關的三磷酸腺苷等單核苷酸均具多種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對腫瘤患者的營養代謝和免疫狀態有重要影響。核苷酸支持腸道細胞和免疫細胞功能,促進淋巴細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強機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改善營養代謝和免疫狀態、抑制炎癥反應,并且對于維護腸道菌群和腸屏障功能有積極作用。多項研究及薈萃分析顯示,含核苷酸的免疫全營養制劑可提高圍手術期消化系統腫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其術后感染和切口并發癥等。另有研究顯示,補充外源性核苷酸有助于放化療期腫瘤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的維持。因此,特別是對于腫瘤中重度營養不良、惡液質狀態患者,推薦予以補充含核苷酸的免疫全營養制劑。
維生素 B1(硫胺素) 是碳水化合物代謝中不可或缺的輔酶。以其生物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hiamine pyrophosphate,TPP)在磷酸戊糖途徑中作為轉酮醇酶的輔因子,在糖酵解到三羧酸循環的過渡中作為丙酮酸脫氫酶的輔因子,在三羧酸循環中作為α-酮戊二酸脫氫酶的輔因子,維生素B1缺乏會以多種方式破壞細胞的能量代謝。多項臨床個案報道了腫瘤惡液質患者發生韋尼克腦病,該病是因維生素B1 缺乏引起的急性神經系統疾病,在晚期腫瘤患者中常表現為譫妄狀態,對于終末期腫瘤患者,當營養狀況不佳并出現不明原因的譫妄時,需警惕維生素B1 缺乏的可能性。此外,終末期腫瘤患者還可能出現長期饑餓或營養不足狀態下重新攝入熱量-營養素后因維生素B1儲備較少發生再喂養綜合征,應及時補充。
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 DF) 在碳水化合物中是一類具有不同于其他碳水化合物的物質,是不被人體消化的一大類糖類物質的統稱,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益生元成分。對于腫瘤患者尤為重要,腫瘤患者常見腸道功能障礙,無法正常攝取均衡的膳食營養物質。而膳食纖維有助于腸道屏障修復和微生態系統功能恢復,它可以加速腸道系統運轉,提高免疫功能,促進有益菌群形成,保護腸道黏膜,重構對抗有害菌群的屏障,增強消化道功能。腸道作為關鍵的免疫和消化吸收器官,其內部營養物質均衡性對健康至關重要。因此,對于胃腸道病變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均衡的胃腸道營養元素補充也非常必要。
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營養與代謝治療科簡介
具腫瘤內科和臨床營養科雙重質量管理體系和技術崗位。系國內首支腫瘤營養代謝內科整建制臨床團隊,團隊組成包括:腫瘤內科醫師、臨床營養醫師、臨床營養師、公共營養師、臨床藥師及腫瘤科護師。病區開放床位54張和日間化療病房,開設腫瘤內科普通門診、腫瘤營養代謝專病門診、癌性腸梗阻專病門診。配備臨床營養檢測分析儀、人體成分分析儀、能量代謝檢測車、腸功能檢測生化分析儀等臨床營養專業設備和腸內營養配置室。
開展腫瘤內科常規業務:
■ 腫瘤內科常見病及疑難病診治
■ 腫瘤新輔助化療、輔助化療、減積(姑息)化療
■ 腫瘤生物治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
■ 承接腫瘤藥物的臨床試驗研究
■ 承接腫瘤特定疾病特殊醫學配方食品的臨床試驗研究
■ 晚期腫瘤患者減癥治療及多線綜合治療
專科特色臨床業務:
營養不良腫瘤患者抗腫瘤藥物治療(化療、分子靶向、免疫治療等)
營養不良腫瘤患者的代謝營養診斷和治療
晚期難治性食管癌多線藥物綜合治療
癌性惡液質逆轉治療
癌性腸梗阻內科診治
癌性上消化道梗阻內科診治
診治癌性急慢性胃癱
調理腫瘤患者胃腸道功能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環湖東路107號
電話:0551-65327618(醫辦);
0551-65327619(護辦);
0551-65327662(門診)
門診時間:
楊守梅
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
腫瘤內科專家門診:周一上午, 周五下午
劉偉巍
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腫瘤營養化療門診:周一下午
劉 杏
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臨床營養醫師
腫瘤營養內科專病門診:周二上午
李世偉
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心理醫師
腫瘤營養化療門診:周三上午
潘麗
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臨床營養醫師
腫瘤營養內科專病門診:周三下午
吳 丹
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心理醫師
腫瘤營養化療門診:周四上午
馬懷幸
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臨床營養醫師
腫瘤營養內科專病門診:周五上午
參考文獻:
[1]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中國營養學會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分會,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抗炎飲食預防腫瘤的專家共識[J].腫瘤代謝與營養電子雜志,2023,10(01):57-63.
[2]喻唯,熊海娟,李鵬宇,等.揭開“抗炎飲食”的面紗[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22, 43(9): 1513-1513.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 2025 年 3 月 25 號上午 8:00 時,本平臺關注人數為:394466 名。更多信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