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孫維世與丈夫金山)
她叫孫維世,是周總理的養女,被稱為“紅色公主”。孫維世才華橫溢,是著名的演員、導演、翻譯家。作為演員,她主演了《王先生奇俠傳》《鍍金的城》《搖錢樹》等影片。
作為導演,孫維世執導了《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欽差大臣》《萬尼亞舅舅》《同甘共苦》《大雷雨》《初升的太陽》等一系列頗有影響的話劇。
孫維世在執導話劇《保爾·柯察金》時,與主演金山產生了感情。張瑞芳忍痛與金山離婚,成全了孫維世與金山。
1968年,孫維世不幸遭迫害離世,年僅47歲……
01
孫炳文(1885年-1927年4月20日)
孫維世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宜賓市南溪縣,父親孫炳文1922年由周總理介紹入黨。1925年孫炳文從德國留學歸國,在黃埔軍校擔任教官,后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秘書長。
1927年,孫炳文因揭露蔣介石的反革命陰謀,于這年4月20日在上海被反動派殺害。
孫維世的母親任銳是河南新蔡縣人,19歲加入同盟會。1913年,任銳與孫炳文結婚。婚后夫妻倆先后生下了5個兒女,分別叫孫寧世(后改名孫泱)、孫維世、孫濟世、孫名世、孫新世。
孫炳文犧牲后,任銳撫養5個兒女力不從心,便將剛出生的小女兒孫新世送給自己的姐姐撫養。
(孫維世與母親任銳)
任銳帶著其余4個兒女東躲西藏,躲避國民黨反動派的搜捕。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1936年孫維世剛15歲,就進入我黨領導的上海業余劇團當演員,著名演員金山是劇團的主要領導之一。
1937年日寇全面侵華,武漢成為當時全國抗戰的中心。這時已經22歲的孫寧世帶著16歲的妹妹孫維世,從上海乘難民船去武漢參加抗戰。
兄妹倆找到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要求去延安,孫寧世被留了下來,孫維世因為年齡太小被拒。
孫維世站在門口的寒風里流淚,哭著不肯離開。這時,周總理在外面談完工作回來了,便關心地問:孩子,你怎么了?
(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
孫維世抹著眼淚說:我要參加八路軍,我要去延安。我爸爸叫孫炳文,被反動派殺害了。
孫炳文生前在黃埔軍校與周總理是同事,兩人有著深厚的革命情誼。周總理能想象孩子這些年是怎么過來的,親切地拉著孫維世的手:孩子,你受苦了。
就這樣,孫維世被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留了下來。
隨后任銳在組織的安排下,也從上海來到武漢。孫維世與母親被八路軍護送到延安,母女倆一起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馬列學院深造。母女倆成為同學,在延安傳為美談。
(孫維世與周總理和夫人鄧穎超)
周總理和夫人鄧穎超收養了很多烈士遺孤,但孩子們都喊他們“周伯伯”“鄧媽媽”,只有孫維世直接叫“爸爸”“媽媽”。
孫維世漂亮、聰慧、熱情,周總理認她做干女兒,孫維世由此成了外人眼里的“紅色公主”。
在延安求學期間,孫維世主演了《王先生奇俠傳》《搖錢樹》等影片,在延安擁有很高的知名度。
孫維世追求進步,1938年她剛17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了一名年輕的黨員。
1939年,周總理騎馬時不慎摔傷手臂(導致右臂終生彎曲),去蘇聯治療。孫維世想跟著總理去蘇聯留學,她不好直接說,便請求周總理的警衛員劉久洲傳話。
劉久洲也只有18歲,個頭還沒有孫維世高,他比孫維世小幾個月,孫維世一直將他當弟弟。
她對劉久洲說:好弟弟,你幫我去說一說。劉久洲將孫維世的想法告知了周總理,周總理說:去蘇聯是要毛主席批準的。
孫維世二話沒說,騎著警衛員的馬,直奔毛主席住的窯洞。在警衛員的幫助下,孫維世說明來意,毛主席同意她去蘇聯。
02
孫維世到達蘇聯后,在莫斯科東方大學的表演系、導演系深造。她漂亮、智慧,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俄語,是留學生中的佼佼者。
那時一位林姓中央領導正在蘇聯治病,他正再鬧離婚,便轉而追求孫維世,遭到了婉拒。
只是孫維世做夢也沒想到,她拒絕林姓領導,會成為后來人生悲劇的注腳。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國內抗戰處于相持階段,蘇聯的衛國戰爭也如火如荼。
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由此蘇聯的衛國戰爭全面爆發。孫維世要求參加蘇聯紅軍,沒有得到允許。
(年輕時的孫維世)
原來周總理1939年與斯大林有過口頭協議:孫維世等在蘇聯的留學生都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蘇聯發生戰爭時,他們不要上戰場,好為烈士留下骨血。
不能上前線拿槍打仗,孫維世就負責救治傷員,疏散老百姓,還多次為傷員輸血。由于輸血次數過多,孫維世幾次因為貧血險些暈倒。
當時蘇聯的生活極其艱苦,實行戰時供給制。孫維世每天只能領取少量的黑面包,即便如此,孫維世還要將黑面包分給戰爭中失去父母的孤兒吃。
1945年5月,蘇聯衛國戰爭取得勝利。這時學校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孫維世重新回到莫斯科東方大學深造。
(孫維世的母校莫斯科東方大學)
1946年9月,孫維世乘火車輾轉東北返回延安。那位追求過孫維世的林姓領導已經再婚了,對方的妻子知道丈夫追求過孫維世,對孫維世充滿了嫉妒。而單純的孫維世卻蒙在鼓里。
孫維世到達延安后,向毛主席、周總理匯報了在蘇聯的留學情況,及自己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的表現,得到了極大的肯定和鼓勵。
隨后根據革命需要,孫維世去山西、陜西等地開展土改運動。1948年9月,孫維世進入華北大學三部工作。該校駐扎在石家莊的正定,孫維世擔任編譯組研究員。
就在1948年,解放戰爭到了大反攻階段,華北大學文工一團奉命開赴太原前線榆次縣南河流村,孫維世隨部隊去那里開展群眾工作,編排新節目歡迎解放軍進城。
(華北大學文工一團在解放區表演節目)
孫維世加工、整理并導演的小型秧歌劇《一場虛驚》,在解放區演出后引起轟動,得到了葉劍英等領導的高度評價。
孫維世在蘇聯留學多年,能說一口流利的俄語。1949年冬,毛主席出訪蘇聯,孫維世擔任翻譯,她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03
孫維世回國后,中央一位女領導多次向她打聽毛主席出訪蘇聯的細節,孫維世以這是國家機密為由婉拒了。沒想到這位中央女領導對孫維世懷恨在心,這又為孫維世的悲劇命運埋下了隱患。
1950年,孫維世參與創辦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并擔任副院長、總導演。
這年孫維世已經29歲了,因為忙于求學,加上生活動蕩,她一直待字閨中。雖然有異性追求孫維世,但沒有遇到能讓她動心的異性。
(孫維世(中)與哥哥孫泱和嫂子石崎)
1949年4月,孫維世的母親任銳在北京病逝,孫維世與哥哥、妹妹將母親葬在北京西郊萬安公墓。
孫維世父親孫炳文的墓地在上海,孫維世一度想將父親的墓地移到北京與母親合葬。周總理得知后不同意,說影響不好,孫維世聽從了總理的意見,打消了為父親遷墓的念頭。
1950年3月,孫維世執導自己翻譯的蘇聯話劇《保爾·柯察金》,男主角由金山飾演,女主角由金山的妻子張瑞芳飾演。
孫維世與金山并不陌生,早在1936年,孫維世在上海業余劇團當演員時,金山就是劇團的領導。
(金山)
金山原名趙默,祖籍湖南懷化,1911年出生于江蘇省蘇州市,比孫維世大10歲。金山追求革命,20歲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2年,金山加入左翼戲劇家聯盟,后與趙丹等人創辦了上海業余劇社。金山挺拔帥氣,滿身光環,他主演了《長恨歌》《夜半歌聲》《貂蟬》等多部風靡一時的影片。
金山主演的《狂歡之夜》《屈原》等話劇,也深受方方面面的喜愛。
金山是性情中人,相貌英俊,深得異性喜歡,他曾與知名女演員王瑩有過一段感情。
(金山與王瑩)
金山與王瑩分手后,開始追求張瑞芳,導致張瑞芳與余克稷離婚。
1943年,金山與張瑞芳在重慶舉行了婚禮。因為張瑞芳的身體原因,兩人沒有孕育寶寶。
不可否認,金山對女性有吸引力,但他在感情上沒有定力,很容易愛一個人,也容易與對方分手。
孫維世在執導《保爾·柯察金》期間,與金山配合非常默契,兩人不顧一切地相愛了。
(金山與張瑞芳)
周總理和夫人鄧穎超得知后,不贊成孫維世與金山戀愛,要求她抽身而退。但孫維世已無可救藥地愛上了金山,為了這場愛情,她可以放棄所有。
張瑞芳在感情上很理性,她覺得金山這樣愛孫維世,就說明自己在他心目中不重要,選擇主動退出。
04
1950年5月,張瑞芳與金山辦理了離婚手續。隨后她申請離開北京,調入上海電影制片廠工作。
孫維世一直跟著周總理和夫人鄧穎超住在中南海西花廳,總理夫婦將她當親生女兒呵護,孫維世也將他們當親生父母。
1950年8月8日,是周總理和鄧穎超結婚25周年紀念日,孫維世悄悄為父母辦了結婚慶典。她做了十幾朵大紅花,其中有兩朵最大,讓周總理和夫人一人戴一朵。
鄧穎超穿著結婚時的白色旗袍,端莊優雅,周總理穿著筆挺的中山裝,挺拔儒雅。然后孫維世讓周總理與夫人手挽著手拍照。
在《蘭花花》的音樂聲中,周總理的侄女周秉德、孫維世的妹妹孫新世,周總理的衛士長陳元功等人,都圍上來祝賀。
兩個月后,孫維世迎來了自己的人生大事。1950年10月14日,孫維世與金山在北京青年宮舉行婚禮,周總理因為忙于工作,沒能來到婚禮現場,鄧穎超以家長的身份出席,向一對新人表示祝賀。
婚后不久,金山為電影《患難與共》去朝鮮體驗生活。朝鮮方面對此非常重視,安排一位年輕漂亮的女秘書負責接待工作,她還擔任金山等人的翻譯兼向導。
期間,金山愛上了這位女秘書,并與她同居了。金山這一做法影響極壞,回國后他被撤銷職務、開除黨籍。
身邊人勸孫維世離婚,她經過痛苦的抉擇,選擇了原諒。因為孫維世在心理和精神上離不開金山。
(金山)
在青年藝術劇院舉行的批判金山的大會上,很多人以為孫維世會向金山提出離婚。誰知孫維世表態:金山犯了錯誤,我要拉他一把,讓他重新站起來。我相信,這是金山最后一次犯這樣的錯誤。
孫維世的態度大大出乎金山的意料,他流下了復雜、愧疚的淚水。
金山在工廠勞動期間嚴格要求自己,決定脫胎換骨。他回家時,孫維世從來沒有說過傷害他的話,總是鼓勵他好好改造,爭取早日返回工作崗位。
(孫維世與金山)
1951年,金山重返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孫維世與他的婚姻生活恢復如初。
因為身體的原因,孫維世與金山沒有孕育寶寶。沒有孩子的拖累,孫維世與金山一心一意投入工作。
1964年,孫維世去大慶油田體驗生活,創作出話劇劇本《初升的太陽》。該劇在大慶、北京、山東等地演出了200多場,場場爆滿。
05
(孫維世上世紀60年代導演的話劇作品)
1966年5月特殊年代來臨,有人為了打擊周總理,便拿孫維世開刀。中央那位女領導和林姓領導的再婚妻子,是迫害孫維世的主謀。
1967年12月,突然一伙人沖進孫維世的家里,將金山帶走了,罪名是“特嫌”。金山這一走,孫維世就再也沒能見到丈夫。
孫維世天天盼丈夫回家,可沒有金山的任何消息。孫維世四處打聽,但沒人知道金山關在什么地方。
1967年9月,孫維世的哥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孫寧世(孫泱),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地下室里被折磨致死。
(60年代,孫維世和兄弟姐妹的合影,左起:孫濟世、孫維世、孫泱、孫新世,前排孩子是孫維世的養女孫小蘭)
哥哥慘死,孫維世悲痛欲絕,她感到危險正在向自己一步一步逼近。
1968年3月1日深夜,空軍系統的幾位軍人,沖進孫維世的家里,將她帶走了。
孫維世的家被抄了幾遍,所有書籍、信件、照片都被運走銷毀了。相關人員逼迫孫維世寫材料揭發周總理,還污蔑孫維世是“蘇修特務”,要求她交代自己的罪行。
(孫維世導演的話劇作品《黑奴恨》節目單)
孫維世鐵骨錚錚,與審問她的人針鋒相對,結果孫維世天天遭受毒打。
孫維世失蹤后,沒人知道她關在哪里,周總理四處派人調查,也沒有任何音訊。
原來為了將孫維世折磨死,孫維世沒被關在秦城監獄,她被關在北京市公安局一個秘密看守所里,外人都不知道。
1968年10月14日,是孫維世與金山結婚18周年紀念日。看守人員特意選擇在這一天,將孫維世折磨致死。
1968年10月17日,周總理得知孫維世死亡的消息,要求進行調查,解剖尸體。但有人匆匆將孫維世的尸體火化了,連一點骨灰都沒有留下。
孫維世被害時年僅47歲,也沒有孩子。當時她的丈夫金山關在監獄里,她至死都沒有見到丈夫一面。
1977年,孫維世被平反昭雪,文化部藝術局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為孫維世舉行遺像安放儀式。
金山在現場送別妻子,悲痛難抑的他眼里滿是淚水。
金山(1911年8月9日—1982年7月7日)
(晚年的孫新世)
孫維世含冤離世后,金山很長時間走不出悲痛。1976年,65歲的金山與孫維世的妹妹孫新世在北京組建家庭。
金山將對孫維世的那份感情,移植到孫新世身上。孫新世既把金山當丈夫,又把他當姐夫,兩人生活非常和諧。
每到清明節或孫維世的忌日,金山與孫新世就會悲痛落淚,在家里告慰天堂里的孫維世。
首發作品,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