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志/文 Ice Tea/圖
在全球范圍內,自殺干預都是一項嚴峻的挑戰。
真正有效的干預,不僅僅在于成功阻止了多少人一時的沖動,更在于如何讓每一個陷入絕境的人真正看到重生的希望;進而借助有效的行動,開啟全新的生活。
換言之,如果干預力量無法支持絕望者走出困境,去熱情面對生活,就絕不能宣稱自己做了“成功”的干預。
要達到這一標準,真的很難。
但是,有難度并不意味著不可實現。假如一個身處絕望的人,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清晰地發現三種絕望基因并相應地改變,都有機會走向重生。
哪三種絕望基因?本文做一個最簡單的闡釋。
1
絕望基因之一:失控的思維
與世俗偏見相反,每一個被自殺問題困擾的人,都在生活中付出過遠超常人的努力。
一位被自殺念頭困擾十幾年的來訪者告訴我:“從小學開始,我就有活著毫無意義的想法,但我一直在努力與它搏斗。我努力告訴自己,還有很多美好的生活等待著我……但突然之間,我覺得自己斗不過它了,也沒有力量再與它搏斗。所以,我覺得自己已經活夠了,我想放棄了。”
這位來訪者經歷的,就是長久壓制之后突然的思維失控。因為沒有能力處理這種失控思維,她陷入生命危機之中。
面對這種危機,很多旁觀者出于關心,會給出種種安慰與勸導,比如“你要堅強”,“你要努力”,“你不能這么消極,要多想想愛你的那些人”……諸如此類。
這些語言,從根本上誤解并漠視了當事人艱辛的努力——他們不知道,當事人生命危機的根源之一,恰恰是在錯誤的方向上做了過度的努力。
也因此,他人所謂支持性話語,以及個人在思維領域持續的控制與努力,都只會造成新的傷害。
2
絕望的基因之二:
對痛苦的回避、漠視與控制
我曾多次講過:“離苦得樂、趨利避害”,是生命的本能。
對絕望中的人而言,結束生命是“離苦得樂”的終極手段。換句話說,在做出這一嘗試之前,他們已經依據本能,采用了自己所能想到的、或他人建議的諸多遠離痛苦的手段,比如轉移注意力、自我麻醉、及時行樂。遺憾的是,這一切的努力最終都被證明是徒勞無功的。
在心理服務中,這樣幫助來訪者逃避痛苦的手段也層出不窮。
可惜,心理痛苦與現實痛苦內在運作的規律截然不同:在心理世界,我們越想逃避它,越想漠視它,越是拒絕體驗它,它反而會出現得越頻繁,強度也會變得越來越大,最終大到讓我們無法漠視、無法逃避,進而引發瞬間的崩潰。
也因此,任何時候,只要我們無法坦誠面對并體驗正在發生的心理痛苦,我們就無法真的終結這種痛苦;而痛苦持續存在,一定會誘發內在的無力與絕望。
這很殘酷,但觀察一下我們的生活,觀察那些陷入心理困境的來訪者的生活,我們很容易發現,這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3
絕望基因之三:有效反饋的匱乏
生命的本能是存在與發展,而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是鮮活的體驗,以及建基于其上的大腦自動化評估。
這就決定了,在生命的進程中,我們會不斷依據體驗做出評估:這是對的,那是錯的;這是有效的,是我要堅持的,那是無效的,是我要放棄的;我是有價值的,或者我是毫無價值的;我值得擁有美好,或者我不配擁有美好……
這種評估,就是反饋,它直接決定著我們對自己,對世界,對未來的自動化的看法。
生活中,當我們持續缺乏鮮活的體驗進而缺乏有效的反饋時,我們的自動化看法會趨向于越來越嚴苛,這就會導致絕望。
比如一個名校的孩子告訴我:“我不想玩游戲,但就是停不下來,我也沒辦法。因為每當我停下來時,腦子里就會想到同學,想到學習,想到自己的未來……這一切,都會讓我非常痛苦。”
所以,當他持續不斷地用游戲來填補自己的痛苦時,他也切斷了發展反饋的路徑。發展感的持續匱乏,一定會導致絕望感不請自來,因為其背后運作的,是自動化的思維。
上述三者,就是絕望的基因。
任何人,只要能真的能理解它們,那么走出絕望的路徑,就蘊藏于其中——重建與痛苦體驗的關系,有效處理失控的思維,讓它重新變為有用的行動工具,并在全新的行動中持續體驗到發展的反饋!
幾天前,我接待了一位被自殺念頭困擾了十多年、僅僅2個月前還準備付諸行動的來訪者。我對她的干預持續了12次,歷時4周。后來她驚奇地告訴我:“這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我發現自己再也沒有想死的念頭了,這太不可思議了。我覺得自己又活了,不僅僅是身體活了,而是我的心真的活了。”
當然,要實現這樣的轉變并不簡單,不是靠思維、靠頭腦就可以實現的,而需要一套干預技術,這有待于我們在生活中逐漸磨練。
但是,不管怎樣,一起找回生命的熱情活力,實現生命狀態徹底轉變,才是生命干預的真正核心!
經歷這樣一些案例后,我開始有信心來干預導致自殺自殘的絕望基因,于是想開設一個訓練營,通過實操訓練,來實現轉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