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賺錢的機器開啟,它就根本停不下來了。
3月24日晚間,比亞迪公布了2024年財務報告。在銷量超過400萬之后,賺錢對比亞迪來說,似乎就是順帶的事情了。在2024年,其營業收入7771.02億元,同比增長29.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2.54億元,同比增長34.00%。以美元計,比亞迪去年銷售額突破了1000億美元大關,為歷史首次超過特斯拉(2024年營收為977億美元)。
其中,第四季度獲得凈利潤150.2億元,同比增長73.1%,環比增長29.4%,為歷史單季度最高,凈利率達到5.46%。
在比亞迪的業務構成中,汽車的占比為79.45%,比2023年的80.27%略微下降。在2024年,比亞迪汽車業務的收入為6173.8億元,比2023年大幅增長27.70%。
汽車業務的毛利率為22.31%, 比2023年變動1.29%。在激烈的價格戰下,比亞迪的毛利率不降反升,這倒是令人感到十分吃驚。當然,比亞迪并不是沒有受到價格戰的影響,在2024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毛利率高達23.94%,而下半年只有21.34%,這個變動與市場競爭密切相關。
在國內汽車行業中,目前已知的高毛利率企業為賽力斯和理想。其中,理想2024年全年綜合毛利率降低為17.2%,汽車毛利率為19.4%;而賽力斯尚未公布2024年年報,該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達到25.23%。除此之外,一向被視為標桿的特斯拉,在2024年毛利率為17.9%。在新勢力品牌中,蔚來2024年全年綜合毛利率9.9%,其中汽車業務毛利率為12.3%;小鵬綜合毛利率為9.3%,汽車毛利率為11.2%。
如果和其他自主車企相比,這個數據也十分高。比如2024年1-9月奇瑞毛利率為14.8%,單車毛利為1.6萬元。吉利汽車毛利率為15.9%,極氪全年整車毛利率15.6%。
而作為對比,比亞迪的賺錢能力甚至也比主流豪華車的利潤高很多。作為對比,奔馳、寶馬、奧迪三家車企2024財年的營業利潤為1068億,862.1億、306億,而在中國市場,上述三家公司的利潤都在200億以下。
此外,在2024年,大眾在中國的合資企業活動中的營業利潤份額在2024財年下降至17億歐元(133億人民幣,南北大眾約260億利潤),相對于上一年的26.21億歐元下滑了9.2億歐元。比亞迪在2023年的凈利潤為300億,這意味從2024年開始比亞迪的賺錢能力超過所有在華的外資品牌。
由此來看,比亞迪的毛利率水平不可謂不高。這也為比亞迪帶來了充足的利潤。目前,比亞迪的現金儲備已經高達1549.37 億,如此豐富的現金儲備和盈利能力下,比亞迪錢多得沒處花了。比如該公司計劃掏600億買理財。
強大的毛利率水平來自于比亞迪在乘用車板塊的盈利能力。在乘用車板塊,比亞迪銷售收入5259.89億元,在整個汽車銷售收入中占比為85.2%。在乘用車板塊,比亞迪的銷量為4250370輛,由此簡單計算,比亞迪的乘用車的單車均價為12.37萬。如果按照平均毛利率22.31%來看,大概有27608塊的毛利,就問你這利潤高不高。
比亞迪如何做到這么大的利潤,核心是規模,其他就是降本能力了。還有就是積極開拓利潤更高的區域——比如國際。
在出口上,比亞迪2024年完成40.6萬輛,據計算,其營收為1004億,在出口上毛利288.8億,毛利率為28.87%。這遠高于國內。可以說,這是比亞迪2024年業績最搶眼的地方之一了。在出口上,在2024年其銷量占比不足10%,這說明比亞迪汽車出口還有很大潛力。而海外出口營收占比16%,明顯出口銷售比國內價格更高。據測算,至少高了50%以上。
而根據易車數據,比亞迪今年2月出口量666652輛,在1月之后,再度超越此前的“出口一哥”奇瑞,蟬聯出口銷冠。按照這個速度,比亞迪今年出口至少可以達成70萬輛的數據,按照2024年的毛利率和單車價格,這可以多為比亞迪帶來接近200億的毛利。而有了充足的資金,比亞迪可以繼續鞏固自己的地位,特別是在智能化這個短板上。
比亞迪去年動作的較大的是研發。首先是在研發人數上,比亞迪人數達到了121598人,比2023年擴員了18.24%,增加了接近2萬人。其中,博士生研發增長幅度最大,達到51.45%,人數也達到了2403人,擴招了800多人。而本科生和碩士生,分別增長了13.67%和21.66%。研發人員的擴充,是比亞迪能夠在今年發起智能化大戰的根本原因,在技術進度落后的情況下,只能搶時間——要么人海戰術,要么加班。
除此之外,當然還要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在2024年比亞迪研發投入為541.6億, ,比2023年的399.17億還要增長35.68%。在研發占營業收入比例上,2024年為6.97%,而2023年這一數字為6.63%。這個研發投入,在國內車企基本可以排在第一位了。給錢給人,不愁技術高地拿不下。
比亞迪的市場規模擴大,使得這家公司繼續膨脹。財報顯示,比亞迪人工總數為968872人,逼近100萬大關。其中生產和銷售占據了絕大部分份額,分別為生產人員762998,銷售人員 45611人。從人員數量來看,比亞迪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根據財報數據,大眾汽車到2024年底員工總數為679472人,而豐田汽車到2024年年底為384338名員工。這兩家車企的年銷量都在千萬級別的。
在2024年,比亞迪的員工工資等支出為1170.68億,而員工的人均年薪為12.08萬。2018年,比亞迪的人均薪酬是9.66萬元;2022年,這一數值是10.83萬元。
對于2025年,比亞迪預計今年汽車銷量將達到500萬至600萬輛。今年前兩個月,比亞迪汽車同比增長93%,達到62.33萬輛。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要有不斷地新產品投放。在進入2025年,除了2月10日宣布全系車型標配智能駕駛外,比亞迪已在近期發布了騰勢(參數丨圖片)N9、秦L EV等多款全新車型,以及1000V閃充技術和預售的唐L、漢L等產品。
在本周,比亞迪就有3款新車上市,分別為秦L EV、海獅05 EV和仰望U7,覆蓋王朝網、海洋網和仰望等3個子品牌(或事業部)。其中,王朝網的秦L EV為中型純電轎車,共分為3個版本,售價11.98萬-13.98萬元。配置方面,這款車基于比亞迪e平臺3.0 Evo打造,搭載了比亞迪天神之眼-C智駕系統。當下這一領域中,小鵬MONA M03是其主要競爭對手。
海洋網的海獅05 EV則定位緊湊型純電SUV,也是基于比亞迪e平臺3.0 Evo打造,同樣全系搭載智能駕駛功能。這款車售價預計與王朝網緊湊型純電SUV元PLUS接近,約在11萬-14萬元。
比亞迪的銷量、利潤規模等都是自主品牌從未達到過的高度,這也意味著其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并且,在成為行業龍頭之后,比亞迪的一舉一動都成為行業風向,不管是在產品還是員工福利、又或者是技術研發、社會公益,不管是哪一方面,其都有責任成為標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