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占云出生于1903年,四川省廣安縣人,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22年,為了謀生,19歲的畢占云投身行伍,成為川軍的一員。1927年,畢占云出川之后加入了湘軍,次年,他跟隨國民黨部隊前往井岡山,在進攻井岡山期間,畢占云棄暗投明,離開了國民黨部隊,加入了紅軍。
加入紅軍之后,畢占云成為紅四軍的一員,并擔任了特務營營長。也是加入紅軍的這一年,畢占云光榮地加入了我黨。入黨之后,他參加了井岡山根據地的反“圍剿”作戰(zhàn),建設與鞏固了井岡山根據地。
1929年,畢占云跟隨紅四軍離開井岡山,轉戰(zhàn)贛南與閩西,此后他參加了中央根據地的歷次反“圍剿”作戰(zhàn),擔任了紅七軍參謀長、紅一軍團一師參謀長等職務。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畢占云參加了長征。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后,為了加強紅四方面軍的建設,紅一方面軍派出一批干部前往紅四方面軍,其中就包括畢占云。到紅四方面軍之后,畢占云擔任了紅四方面軍總部二科科長。在張國燾分裂紅軍期間,紅四方面軍南下,畢占云也被迫南下川康一帶,后續(xù)又重新北上,于1936年秋天到達甘肅,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長征勝利后,經過軍委批準,以紅四方面軍的兩萬多人為基礎,紅軍成立了西路軍。畢占云也加入了西路軍,擔任了紅五軍的參謀長,并在陳昌浩等人的帶領下渡過黃河,進入河西走廊作戰(zhàn)。
進入河西走廊之后,紅五軍遭遇的損失很大,軍長董振堂也壯烈犧牲。1937年,石窩山會議之后,西路軍分散突圍,畢占云也執(zhí)行了分散突圍的指示,最終歷經千難萬險,輾轉返回了延安,重新回到了組織的懷抱。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畢占云被調到八路軍留守兵團,擔任了參謀處處長,主要負責保衛(wèi)邊區(qū)、保衛(wèi)毛主席。1939年,畢占云被派到太岳區(qū),主要負責宣傳我黨的各項抗日主張,期間,他堅持我黨既獨立自主,又聯合抗日的統一戰(zhàn)線政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壯大抗日武裝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畢占云擔任了冀東軍區(qū)副司令員、豫皖蘇軍區(qū)后勤司令部司令員等職務,在淮海戰(zhàn)役以及渡江戰(zhàn)役期間,他主要負責部隊的支前工作,期間,畢占云充分發(fā)動群眾,軍民一心,以極大的毅力保障了前線的物資供給,為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新中國成立后,畢占云留在河南工作,擔任了河南軍區(qū)副司令員,1955年,他改任河南軍區(qū)司令員。也是這一年,52歲的畢占云被授予中將軍銜,成為開國中將。授銜之后,畢占云繼續(xù)擔任河南軍區(qū)司令員,1961年,他調任武漢軍區(qū)副司令員,繼續(xù)以積極、飽滿的熱情投身我軍的各項建設。
離休之后,畢占云依然沒有閑著,他也充分發(fā)揮老紅軍、老干部的作用,為我軍的正規(guī)化、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晚年的畢占云主要生活在鄭州,于1977年因病去世,享年74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