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
文|小鵝
編輯|沐言體育
前言
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擬打包出售43個港口給美國企業一事,近期受到了全網高度關注。
據悉最終的交割協議將于4月2日簽署,距今只剩下最后10天時間,可謂是迫在眉睫。
在此關鍵時刻,一中資企業董事會主席發聲,對一切符合戰略需要的資源都感興趣,難道說這家中企要出手購買長和港口?
圖源網絡
而且李嘉誠次子李澤楷也于近日抵達北京,又是否與出售港口一事有關?
最后10天,變數叢生
3月初,一則重磅消息震動商界:李嘉誠計劃將分布在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打包出售給美國貝萊德財團。
圖源網絡
這可不是普通的資產買賣,這些港口中,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尤為關鍵。
2023年,僅這兩個港口就服務了巴拿馬運河73%的集裝箱貨船,而中國貨輪往來數量高達1.2萬艘次。
信息來源:環球網——2025.03.17美企牽頭財團成買家,中國航運貿易或受阻,香港長和出售43個港口遭質疑
一旦交易完成,美國通過貝萊德財團間接掌控這些港口,中國船舶通行可能面臨諸多限制。
通行費或許會大幅提高,等待時間被無限拉長,甚至航運數據都可能泄露。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此前提出的對中國船舶收費方案,單航次最高150萬美元。
若再加上港口控制權旁落,中國航運企業每年恐新增300億美元成本,這無疑是高懸在中國海運頭頂的一把利刃。
長和集團雖堅稱這只是“商業行為”,還搬出2024年港口業務收入452.82億港元,同比增長11%的數據來佐證出售的合理性。
信息來源:澎湃新聞——2025.03.20長和:2024年凈利潤170.88億港元,港口及相關服務收入約452.82億港元
可市場和民眾并不買賬,消息傳出后,長江和記股價在最近11個交易日里連續暴跌,市值累計蒸發323.6億港元。
民眾們用手中的股票表達著不滿,這場交易,遠不止商業這么簡單。
所以說這筆交易自曝光開始,李嘉誠方面不光受到全網口誅筆伐,就連港媒大公報也一連三次嚴詞勸誡,國務院港澳辦也罕見轉載相關評論。
圖源網絡
但僅僅是發聲勸誡,目前來看并沒有效果,那么又該如何阻止或者說改變這場交易呢?
如今,距離4月2日的最終交割協議簽署僅剩10天,時間緊迫,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無比珍貴。
圖源網絡
中企若介入,交易結構或許會被改寫,但時間緊迫是最大難題。
是美國貝萊德財團順利接手,讓中國海運面臨潛在威脅,還是中企挺身而出,保住關鍵港口的控制權?
中企要出手了?
就在大家都以為這筆交易板上釘釘,美國即將順利拿下這些戰略要地時,轉機出現了。
中企,猶如橫空出世的黑馬,強勢入局。
中遠海運港口率先傳出消息,董事會主席朱濤稱對符合戰略的資產感興趣,而且早有在南美、非洲等地布局港口的計劃。
信息來源:抖音——看看新聞Knews2025.03.23#中遠海運#港口:對一起符合戰略需要的資源都感興趣!將加大#南美洲#非洲#東南亞 投資布局
這一表態,就像是在平靜湖面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千層浪。
其實,中企出手并非偶然。
一旦美國通過貝萊德控制了這些港口,中國商船在海上的航行可能就會面臨重重阻礙。
他們可能會提高通行費用,讓中國的物流成本大幅增加。
中遠海運港口董事會主席朱濤
也可能會限制中國船只的停靠和通行時間,影響貿易效率。
甚至可能利用港口的智能調度系統和船舶安檢數據庫,獲取中國商船的貨物類型、航行軌跡等敏感信息,為對華制裁提供“精準彈藥”。
所以,中企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種情況發生。
但中企想要成功接盤,也并非易事。
圖源網絡
因為時間緊迫,距離最終交易的截止日期已經沒剩多少時間,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復雜的收購流程,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美國貝萊德財團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塊到嘴的肥肉,他們肯定會想盡辦法阻撓中企,利用自己強大的資金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給中企設置重重障礙。
而長和集團內部也存在一定的博弈,部分股東可能更傾向于將資產出售給美國公司,以換取更高的回報。
圖源網絡
不過,中企也有自己的優勢。
資金實力雄厚,管理經驗豐富,而且背后有國家的支持。
以中遠海運集團為例,其在全球范圍內的港口布局已經初具規模,如果能夠成功收購長和集團的港口資產,將進一步增強其全球競爭力。
而且中國一直秉持著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在國際上擁有良好的聲譽和眾多的合作伙伴,這也為中企的收購行動提供了有利條件。
圖源網絡
可是在這個關鍵時刻,李嘉誠次子李澤楷突然抵達北京參會,那么這又是否同港口交易有關呢?
李澤楷北京之行
3月23日,一個看似平常卻又注定不平凡的日子,李嘉誠次子李澤楷現身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圖源網絡
該論壇是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其作用是連接中國高層同國際商界進行對話,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歷史,最早是由當時的朱镕基總理推動創辦。
李澤楷參加這場論壇的消息就像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瞬間點燃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要知道,李澤楷雖然早已在商界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被人稱作“小超人”,但他和長和系之間,一直保持著一種微妙的距離。
信息來源:正觀新聞——2025.03.23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主要中方代表名單公布
李嘉誠也曾明確表示,次子李澤楷未來不會加入長和。
可如今,在這港口交易的敏感時刻,李澤楷卻出現在北京,參加這場匯聚了全球商業巨頭的盛會,實在是讓人浮想聯翩。
李澤楷參加這場論壇,到底與港口交易一事是否有關不得而知,畢竟,自港口出售消息傳出后,長和系上市公司的股價就像坐了滑梯一樣,一路狂跌。
李澤楷
在最近的11個交易日里,長和市值累計蒸發超過300億港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他們不能及時做出改變,未來股價可能還要繼續下跌。
結語
這場商業博弈不僅關乎李嘉誠商業帝國的未來走向,更與中國海運安全以及全球貿易格局緊密相連。
全世界都在屏息以待,看這場驚心動魄的商業傳奇將如何收尾,是塵埃落定,還是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轉折,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