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后,中央一直有考慮給予為革命奮斗多年革命同志合適的軍銜,可由于土改和剿匪工作還沒解決,這讓新中國沒有在第一時間進行授銜,而是被暫時擱置在一旁。
朝鮮戰爭爆發后,彭老總率領志愿軍奔赴朝鮮作戰,在這個過程中,他察覺到如果沒有合適的軍銜,會導致部隊溝通和協調不便,于是他將這件事情匯報給中央。
中央得知情況后,對此高度重視,雖然后羅榮桓負責新中國的首次大授銜,隨后不久抗美援朝結束,中央讓彭老總羅榮桓、徐立清、宋任窮、賴傳珠組成評選小組,對全軍還在軍中的將帥進行評級。
然而,這是新中國首次授銜,也沒有相關經驗可以借助,所以彭老總羅榮桓、徐立清、宋任窮、賴傳珠組成評選小組花費了巨大的心血,一個個攻克難題,最終完成了授銜名單。
當將確定好的名單好后,羅榮桓卻對名單中葉長庚,產生了一定憂慮,因為以他的功勛,既能被授予中將,也能少將,或者大校。
那么,到底授予葉長庚那個軍銜會合適,讓羅榮桓很是犯難,一時間不好拿定主意。
讓羅榮桓產生困惑的將軍是誰,又有一段怎么樣的傳奇,最終又是給予他什么軍銜,今天來聊下這個事情。
1903年,葉長庚出生于浙江省開化縣中村鄉西畈村一戶貧農家庭,原名葉樟根。
家庭的貧困,讓他在8歲的時候,就要扛起生計的重擔,為了能活下來,他四處打零工,他在1926年時候,他來到當地一位姓陳的地主家里當腳夫,這位地主的弟弟就是國軍大將陳誠。
當年六月的時候,作為腳夫的葉長庚來到了廣東韶關,在這里他聽到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北洋軍閥!”這讓長期在黑暗中生活的葉長庚看到了一絲光芒,于是他決定不回去那個小地方,決定參軍改變自己命運。
就這樣葉長庚在韶關加入了國民革命軍,他被編入了2軍13團機槍連,參加北伐戰爭。
在這期間,他參加了進攻南昌和南京的兩大戰役,在戰役過程中,他十分勇敢機智,很快他的表現引起了上級的重視,很快將葉長庚被提拔為機槍連代理排長,在這個過程中,連長給他改名葉長庚。
在這期間,局勢發了巨大的變化,老蔣背叛革命,發起了四一二反革命事變,大量革命志士都被殺害,這讓葉長庚對此很不滿,因為他知道我黨是一直全心全意為人民的政策,這讓他對老蔣的行為很是不滿。
在之后一段時間,葉長庚利用職務便利,給我黨運輸彈藥,在這期間他和我黨進行聯系,隨后在我黨的影響下,他決定找個機會脫離國民黨,走上一條真正的革命道路。
1929年12月,葉長庚被調到江西吉安參與進攻紅軍的行動,這讓葉長庚覺得這是個機會,于是他帶著部分已經被自己勸說好的部下,參加紅軍干革命。
一天,葉長庚帶著22名部下,攜帶2挺機關槍、8支步槍和50大洋投奔紅軍隊伍。
隨后,葉長庚和22名部下來到了紅軍隊伍,在這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這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也覺得自己跟對人了。
第二天下午,黨代表見了葉長庚,打算獎賞葉長庚和22名部下。
那時候紅軍的規矩是每挺重機槍獎賞大洋250塊、每支步槍賞大洋50塊、每人獎大洋50塊。
這個獎勵在那個時候絕對是巨獎,然而面對這個獎勵,葉長庚卻直接表示:“我們投奔紅軍,是為了尋找光明道路,不是為錢來的”
黨代表卻表示,這些都是規定,應該給的獎勵就要給,畢竟大家都是窮人出身,這樣的一筆錢,完全可以維持家里的開銷,葉長庚對此很是感動。
彭老總得知情況后,特意找了葉長庚談話,葉長庚卻表示:“我們是意識到,真正的革命,是要跟著共產黨的,所以才來投奔共產黨,若是為了這些錢,與那些唯利是圖的國民黨也無異了。”
彭老總對此很是感動,并招待了22人,就這樣葉長庚開啟了全新的軍旅生涯。
在這之后,葉長庚被任命為機槍排長,帆槍大隊大隊長、紅軍八軍四二團團長、贛南獨立十二師師長等職。隨后由于他在戰斗中表現出色,曾受到中央軍委的嘉獎,還榮獲蘇維埃政府頒發的三級勛章和十年英雄善戰紀念章,而且還被組織吸收為黨員。
葉長庚加入紅軍不久,國軍對紅軍進行了一波又一波的圍剿,在敵人不斷圍剿中,我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不得不開啟長征。
長征的時候,葉長庚患了瘧疾,讓他的全身上下沒有一絲力氣,上級看到他情況十分不好,便讓他留在一戶老鄉家里養病,給他留下了一名馬夫和通信員及一百銀銀元,然而葉長庚不愿留下來,而是堅決跟隨部隊過雪山,上級對此很滿意,隨后他以積極頑強的意志,走完了長征。
抗日戰爭爆發后,葉長庚歷任晉察冀軍區第四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晉察冀第五專署民兵部長等職務,在這期間,他多次指揮部隊打擊偽軍和日寇,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屬于自己的貢獻。
解放戰爭期間,葉長庚來到了東北,在這里他消滅土匪3萬余人,并且鎮壓了一部分特務,沒穩定了黑龍江的穩定,1948年11月,葉長庚被任命為50軍第一副軍長,隨后他又來到了西南,參加了鄂西戰役,重慶以及成都等西南幾場重大解放戰役。
從他第一次擔任師長到他被任命為50軍副軍長,已經過16年,這期間他僅僅晉升了半級。
這讓負責授銜的羅榮桓很是犯難,因為以他過去師長的身份,評選為中將完全沒問題,然而如果評選為中將的話,讓他這16年里都沒有晉升,然而在抗日、解放戰爭中,多次負傷導致他錯過了數次重大戰役,雖然沒在前線,但是他在后方做的貢獻,也很巨大,然而若將評選他中將軍銜,確實有些不公平。
然而給他少將,又有些不公平,這讓羅榮桓很是為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決定找葉長庚聊聊。
葉長庚在聽到羅榮桓的困惑后,他直接表示自己出身貧苦,而且還是個腳夫,能投身革命,為國家做貢獻,已經是榮幸,而且在戰爭時期,自己又多次負傷,所以他對于軍銜沒有太高的要求。
羅榮桓對此很是滿意,稱贊了他的高風亮節,隨后葉長庚被授予少將軍銜,并獲三枚一級勛章,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應該得到的。
隨后,葉長庚一直在江西工作,不管什么軍銜,將人民公仆的理念始終放在心中。
1986年4月2日,葉長庚將軍與世長辭,享年83歲,一個從腳夫到將軍的傳奇人生就此結束。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