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白酒行業激蕩四十年的歷史長河中,水井坊始終扮演著那個仰望星空的追夢人。
這家脫胎于"全興大曲"的老牌酒企,自2000年以"中國最貴白酒"橫空出世后,便執著地行走在高端化的荊棘之路上。
2025年3月24日春糖會上,水井坊標價1088元的"第一坊"新品發布,標志著水井坊第三次向800+元價格帶發起沖鋒。
但在這個被五糧液、國窖1573、洋河M6構筑起銅墻鐵壁的戰場,姍姍來遲的挑戰者還能否改寫命運?
二十四年高端執念:從孤勇者到困局
2000年那個冬天,當水井坊以"穿越歷史,見證文明"的廣告語將井臺系列定價600元時,整個行業都在驚愕中觀望。彼時茅臺終端價不過300元,五糧液正在為突破500元大關蓄力。這個源自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的品牌,憑借"元末明初老窖池"的文化敘事,硬生生將高端白酒定價基準線拔高50%。這種近乎瘋狂的定價策略,在隨后的十年間確實為水井坊贏得了"中國白酒奢侈品"的標簽,但也埋下了品牌根基虛浮的隱患。
2012年的行業劇變撕開了華麗表象。當"三公消費"禁令與塑化劑風波雙重打擊降臨,水井坊高端產品銷量應聲腰斬。財報數據顯示,其2013年營收同比暴跌70%,凈利潤從3.38億元斷崖式跌至-1.54億元。彼時五糧液憑借強大的經銷商體系穩住陣腳,茅臺開始培育民間消費市場,而水井坊卻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既難以維持高端形象,又不愿降格做大眾市場。
2017年的二次沖鋒更像是一場悲壯的豪賭。典藏大師版定價899元,菁翠直接標出1699元的天價,較茅臺官方指導價高出13%。但市場用腳投票給出了答案:當年高端產品營收占比不足15%,核心大單品仍是500元價位的臻釀八號。更殘酷的是,在2017-2022年白酒黃金五年間,水井坊營收增速始終落后行業均值5-8個百分點,市值排名從TOP5滑落至十名開外。
在高端白酒市場的競爭中,水井坊始終未能躋身第一梯隊。即便在次高端白酒企業中,其表現也完全遜色于洋河股份、古井貢酒和山西汾酒等企業。從營收規模來看,水井坊不及舍得酒業與老白干等中低端白酒企業。
自2023年以來,白酒企業一直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艱難前行,需要應對去庫存和終端銷售價格倒掛等問題。然而,水井坊卻仍“死磕”高端路線,不斷提升產能。
千元困局的三個致命傷
3月24日糖酒會,水井坊第一坊”2025年新品發布,水井坊方面計劃在300元至400元、400元至500元、500元至600元價格帶打造核心產品,針對產品的年份、工藝、質感、賣點等方面做更多突破。在800元以上的價格帶,將打造“第一坊”系列產品,并推出標價在1088元左右的高端新品“第一坊”。
在產能提升、一線名酒市場下沉的趨勢下,水井坊高端處境顯得尤為被動。一方面,水井坊未能穩固高端市場,另一方面也沒有覆蓋下沉市場的產品。因此,“卷不動,沉不下”的高端路線,最終導致水井坊業績放緩。這折射出水井坊高端化的結構性困境:
1. 品牌溢價"空中樓閣"
茅臺用四十年時間構建起"國酒"心智,五糧液憑"中國酒王"稱號坐穩千元價格帶。反觀水井坊,雖有"雙遺產"(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加持,但在消費者認知中仍缺乏清晰的品牌圖騰。第三方調研顯示,在高端白酒購買決策要素中,"宴請場合適配度"水井坊僅得6.3分(滿分10分),遠低于五糧液的8.7分。
2. 渠道體系"頭重腳輕"
截至2023年底,水井坊核心經銷商數量不足五糧液的1/5,且70%集中在華東、華南市場。在高端白酒至關重要的團購渠道,其企業客戶開發數量僅為瀘州老窖的30%。更嚴峻的是,經銷商庫存周轉天數長達180天,是茅臺的3倍,渠道推力嚴重不足。
3. 產能儲備"巧婦難炊"
據2023年報披露,水井坊老窖池數量僅78口,基酒儲備量4.3萬噸,而瀘州老窖百年以上窖池1619口,國窖1573年產能可達15000噸。在高端白酒"得老窖者得天下"的鐵律下,水井坊的產能瓶頸直接制約了高端產品的市場投放量。
行業調整期的生死時速
當下白酒行業正經歷2016年以來最深度調整。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高端白酒渠道庫存同比增加35%,實際開瓶率下降至61%。在這個"去泡沫化"周期中,水井坊的逆勢推高端新品更像是一場危險的平衡術。
在成都某商業銀行對公業務部,負責企業采購的周經理透露:"現在2000萬以上的授信客戶,接待用酒預算普遍下調20%-30%。水井坊想用'第一坊'搶占五糧液國窖1573的份額,但客戶對品牌的認知慣性很難打破。"這種消費端的理性回歸,使得高端白酒競爭進入"刺刀見紅"階段。
更值得警惕的是價格倒掛現象。當前五糧液批價已跌破900元,國窖1573實際成交價在830-850元區間波動。水井坊若強行維持1088元官方價,極可能重蹈2017年菁翠系列"掛牌價1699元,實際成交價不足1000元"的覆轍,進而損傷渠道信心。
破局之路:從價格戰到價值戰
面對困局,水井坊管理層并非沒有意識到轉型的必要。其2025戰略中"按城市類型差異化傳播"的提法,暗含著重構區域市場的野心。在蘇州、杭州等新一線城市,針對年輕高凈值人群的"白酒文化體驗館"正在試水,試圖用沉浸式場景打破傳統白酒的刻板印象。
但真正的突圍可能需要更徹底的變革。行業觀察人士指出三條可能路徑:
文化賦能2.0:將"雙遺產"優勢轉化為可感知的消費體驗,如區塊鏈溯源的"數字酒證"、博物館聯名NFT數字藏品。
圈層深挖:學習威士忌品牌的會員俱樂部模式,打造高端消費者的專屬社交平臺。
品類創新:開發低度化、利口化的輕奢產品線,切入新興消費場景。
在成都水井坊博物館,那口被玻璃罩保護的明代老窖池依然靜靜佇立。這個曾見證中國白酒輝煌歷史的品牌,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當行業從"躺贏時代"進入"硬核競爭",水井坊需要回答的不僅是"如何賣得更貴",更是"憑什么值得更貴"。或許,答案就藏在那些跨越六個世紀的酒香里——不是追逐價格帶的虛榮,而是回歸品質本真的從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