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心理干預工作中,我發現有這樣一類女生,她們在人際交往中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卻屢屢受挫。如果友誼突然中斷或破裂,她們會為此感到很痛苦,大發脾氣,甚至自傷,完全不明白對方為何突然與自己斷交。因此,她們也越來越不愿與同齡人社交,更喜歡和比自己年齡大的人交往。
對待這類女生,老師通常會和她們探討人際溝通的方式,而事后她們的行事風格依然如故。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類女生出現人際交往困難?如何有效改善她們因人際交往困擾,導致的情緒和行為問題?
阿希是一名初二年級的女生,家中獨女,父母都是高知人士。她遭遇人際困擾,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有自傷行為。
阿希自述從小學開始就出現人際交往困難,友誼很難持久,小學同學給她起了“機器人”的外號,她也不明白為什么會被叫做“機器人”。她總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受人歡迎。她內心非??释颜x,在建立或維持友誼方面傾注了很多的精力與感情,在友誼破裂后,搞不懂對方為何突然與自己斷交,因此,越來越不愿意社交,習慣用自傷來減輕人際交往中的痛苦。
父母說阿希從小就不愿與他人交流,但在視覺藝術和音樂方面有天賦。她經常模仿小說和影視劇里面的人物行為,有時將人物的語言記下來,用在日常社交場景。同學可能覺得她表現得不真實,所以叫她“機器人”。阿希從小學開始到現在一直有自傷的行為,她明確表達過不想活了的想法,并實施過一次輕生行為。
阿希喜歡下課和老師聊天,說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但較少和同齡女生交往,經常會向老師投訴同學對她不禮貌的言行。阿希出現模仿他人表情的行為,在和他人交流的時候,別人笑,她也笑。別人憤怒,她也會表現出憤怒,但看上去她并不理解對方情緒變化背后的內心感受。
我:阿希具有不錯的認知能力,能基本勝任學習,在藝術方面有特長,只是在人際交往方面不能很好地整合言語和非言語信息,難以調節自己的行為以適應各種社交情境。
阿希父母:難怪我們用了很多辦法都不能改善她與人交往的問題。我們甚至懷疑是不是家庭有問題,或是學校有問題,把孩子弄成這樣了。
我:阿希,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阿希:我一直以為是因為我不好,同學們才不喜歡我。
我:明確了阿希問題的根源,理解了她人際、情緒、行為表現的原因,我覺得是非常有意義的,為我們下一步干預提供了方向。
當來訪者自述人際屢屢受挫,又不太明白為什么會被人疏遠、排擠,善于自我掩飾,不愿與他人有眼神交流,行為強迫刻板,情緒強烈,甚至有自傷行為和輕生意念時,家長一定要留意,這種情況可能不是單純的情緒或行為問題。
青春期的來訪者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人際方面的挫敗感比兒童期更為強烈,有可能會因此自卑、自暴自棄,結果可能會招致更多的麻煩。
盡管來訪者在數學、音樂、空間技能、工程等方面有特殊才能,但由于社交問題,個人才華得不到發展,經常被邊緣化甚至遭埋沒。為此,父母要善于培養和發掘孩子的優勢,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價值,重建自信。
阿希通常會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和行為問題,情緒穩定下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何況她人際交往能力的不足,現實的沖突會不斷觸發她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因此干預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心理教育,阿希和家長都十分認同干預的重要,做好了長期干預的準備。
我通過場景重建干預,鼓勵阿希勇敢與他人互動,提升她的社交技巧。我幫助阿希認識到社交失敗的原因,引導她建立基本的自尊與自信,提升她的心智化水平。
經過兩個多月的記憶重組干預,阿希的情緒狀態改善和穩定很多,劃手腕等自傷情況也逐漸消退,之后沒再發生。她的眼神變得靈動,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展現。阿希的輕生意念消失了,她對自我的評價也有很大的提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