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島嶼!這個常見的概念其實很多同學還沒有很好的總結整理,那么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有關島嶼的知識點吧!
我們把地球上的陸地根據面積的大小分為兩類,一類是面積較大的陸地,稱為大陸, 最小的大陸是澳大利亞大陸,面積為769萬平方千米 ,另外還有南極洲大陸、非洲大陸、美洲大陸和歐亞大陸。 另一類是面積較小的陸地,稱為島嶼,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面積為216萬平方千米 ,全球剩下面積小于格陵蘭島的島嶼總數達5萬個以上。
島嶼的分類
這么多的島嶼,面積差異是巨大的,最大的格陵蘭島,面積超過200萬平方千米,最小的島嶼,面積只有幾平方米。眾多島嶼,他們的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我們根據不同的形成原因,我們把島嶼分為四類,分別是 大陸島、火山島、珊瑚島和沉積島。
大陸和島嶼
一、大陸島
大陸島是指由大陸向海洋延伸的區域,由于地殼運動、板塊運動等原因,地殼發生了相對的上升和下沉運動,其中相對上升,海拔較高而露出水面的島嶼。大陸島一般來說有兩個特征, 一是大陸島由于是大陸延伸的部分,所以其位置往往離大陸比較近; 二是,大陸島是巨大的地殼運動影響而產生的,所以往往面積較大。 世界上那些大面積的島嶼,大多都是大陸島,比如最大的島嶼 格陵蘭島、日本本州島、大不列顛島、臺灣島、海南島、蘇門答臘島、紐芬蘭島、馬達加斯加島 等。
寶島臺灣
二、火山島
火山島是指海底(主要是指海底)火山的不斷噴發,火山活動噴發的巖漿冷卻,不斷堆積,越來越高,最終高出水面而形成的島嶼。火山島的形成,需要有火山噴發條件,所以多形成在海底多火山分布的區域,所以在海底板塊的生長邊界附近和環太平洋區域分布較廣。火山島由于是火山噴發而成,往往由于火山的持續噴發,島嶼越來越高,火山島的地形往往比較崎嶇, 和大陸島相比,火山面積要小得多 。火山島有單個的,也有群島式的,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島群有 阿留申群島、夏威夷群島 等。
夏威夷群島的形成過程
三、珊瑚島
珊瑚島是指海洋中的 生物珊瑚蟲的遺骸不斷堆積,最終露出水面而形成的島嶼 ,由于珊瑚蟲的生長是極其緩慢的,所以每一座珊瑚島的形成都經歷的漫長的時間。由于珊瑚島的形成需要珊瑚蟲的生長,所以只會形成在適宜珊瑚蟲生長的熱帶海區,主要集中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同時,珊瑚島往往海拔很低,有的只有高出海面一兩米,珊瑚島的面積也往往很小,世界上著名的珊瑚島群島有 馬爾代夫群島、南沙群島、澳大利大堡礁 等。
馬爾代夫群島
四、沉積島
沉積島是指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由于海水的頂托作用,河流攜帶的泥沙在某些區域沉積 ,最終堆出海面而形成的島嶼,又稱沖積島。所以,沉積島的位置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比如我國最大的河流,每年大約有超過5億噸的沙子被輸送到入海口,年復一年不斷的沉積,最終形成了1083平方千米的 崇明島 ,是我國僅次于臺灣島和海南島的第三大島。沉積島和珊瑚島一樣, 島上往往地勢低平,海拔不高。
崇明島
一、知識聯系要理清
二、重點對象記心中
1.值得關注的島嶼
島嶼
考查主方向
非洲的毛里求斯島、佛得角群島、加那利群島
氣候(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成因(火山島)、交通位置
歐洲的冰島、加勒比海的海地島、南美的火地島
氣候、地貌、資源、生物等自然地理特征,突出考查其自然環境的獨特性
南亞的斯里蘭卡島、印度尼西亞群島、大洋洲塔斯馬尼亞島、西印度群島、我國的海南島
海上交通意義、洋流和大氣環流對島嶼的影響、農業區位條件分析、工業和旅游業發展等
2.重點島嶼微型圖
【典例剖析】
[考查方式一]
以島嶼海域圖為載體,考查島嶼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的獨特特點
甘德國際機場(下圖)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樞紐之一,當時幾乎所有橫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經停該機場補充燃料。如今,橫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經停此地。據此完成1~2題。
1.導致甘德國際機場成為世界上最繁忙機場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經濟
C.位置 D.人口
2.甘德國際機場失去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區經濟發展緩慢
B.橫跨北大西洋航班減少
C.飛機飛行成本降低
D.飛機制造技術進步
解析:1.C 2.D 第1題,本題文字材料指出,當時幾乎所有橫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經停甘德國際機場補充燃料,可見,位于紐芬蘭島的甘德國際機場曾經是世界上最繁忙機場的主要因素是優越的地理位置。故選C。第2題,隨著飛機制造技術的進步,飛機載油量增加,飛行速度加快,單位距離能耗降低,飛機能夠遠距離飛行,途經此地的飛機已經不需要再停機補充燃料,因而甘德國際機場失去了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故選D。
索科特拉島曾經與非洲的索馬里半島相連,島上有許多奇特的動植物,下圖是索科特拉島位置圖。讀圖回答3~4題。
3.某年七月,一艘油輪在該島以東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帶可能漂向( )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亞西海岸
C.非洲東海岸
D.越南東海岸
4.島上許多植物有瓶狀莖、多刺、硬葉等特點,反映了該島的氣候特征是( )
A.溫暖濕潤
B.溫和干燥
C.高溫多雨
D.高溫干燥
解析:3.A 4.D 第3題,七月份,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風影響,海水呈順時針方向流動,索科特拉島以東附近海域的石油污染將隨季風洋流向東漂向印度西海岸。第4題,島上植物具有“多刺、硬葉”等耐旱植物的特點,故可以推斷該島氣候干燥,再結合該島所處緯度可知,該島氣溫較高。
[考查方式二]
以島嶼海域圖為背景,結合其他相關資料,考查洋流、大氣環流等要素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下圖示意科隆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地理位置。讀圖,完成1~2題。
1.科隆群島特有動物種屬比例較大。形成這一現象的地理條件是該群島( )
A.地處赤道附近
B.遠離大陸
C.構造運動強烈
D.地形復雜
2.科隆群島是耐寒的企鵝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園,主要因為該群島( )
A.氣溫日較差大
B.處在動物遷徙路線上
C.地處熱帶但受寒流影響
D.氣候垂直差異顯著
解析:1.B 2.C 第1題,從圖中可知,科隆群島遠離大陸,動物演化速度慢,從而出現了特有的動物種屬;構造運動強烈,會使物種滅絕,而不是特有動物種屬形成的原因;地處赤道附近、地形復雜,不是形成特有動物種屬的地理條件。第2題,該地緯度較低,氣候相對溫暖,適宜喜暖的動物生存;受由南向北的秘魯寒流的影響,該地沿岸氣溫相對較低,因此又適宜耐寒的企鵝生存。
[考查方式三]
以某島嶼及區域圖為背景,考查區域自然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獼猴桃原產于我國,新西蘭引入栽培,將改良后的優良品種稱“奇異果”(圖1)。
奇異果生長怕旱、怕風,宜栽植于濕潤、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蘭的奇異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島普倫蒂灣沿岸地區,鮮果主要出口到歐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國已引種奇異果,并建立了加工企業。
圖1
材料二 新西蘭北島圖(圖2)。
圖2
(1)分析新西蘭普倫蒂灣沿岸栽植奇異果的有利自然條件。
(2)指出奇異果罐頭廠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并說明原因。
(3)與新西蘭相比,評價我國生產的奇異果產品的市場優勢。
解析:第(1)題,可從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新西蘭普倫蒂灣沿岸栽植奇異果的有利自然條件。氣候是重點,要從熱量、降水等方面分析。材料中的“奇異果生長怕旱、怕風,宜栽植于濕潤、疏松、深厚的土壤”是對答案很好的提示。第(2)題,奇異果罐頭廠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原料,因為奇異果(鮮果)易變質,不便于長途運輸。第(3)題,本題回答時要抓住“評價”“市場優勢”和“與新西蘭相比”這些限定詞語,可從我國國內市場的廣闊性、國際市場的近距離、勞動力豐富且廉價使奇異果價格低和奇異果上市時間與南半球的新西蘭錯開等方面分析。
答案:(1)中緯偏低地區,熱量條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經,氣候濕潤;西風受地形阻擋,風較小;沿岸平原,地勢低平;河流泥沙淤積,土層疏松、深厚。
(2)原料;鮮果不便長途運輸。
(3)我國人口多,果品消費市場大;我國勞動力價格相對低,果品生產成本低;距歐洲、日本市場較近;與南半球季節相反,鮮果上市時間不同,利于銷售。
2.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新西蘭對外聯系的交通運輸方式及其原因。
(2)分析南島降水量西多東少的原因。
(3)與南島相比,說出北島經濟發展的地理條件優勢。
(4)新西蘭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動的主要內容。
解析:第(1)題,新西蘭對外聯系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應從地理位置、交通建設條件以及運輸需求等方面分析。據圖中經緯度可知,新西蘭是位于南太平洋上的島國,遠離大陸,對外聯系陸路交通不便,但該國海岸線曲折,良港眾多,所以其對外貨物運輸以海運為主;新西蘭經濟發達,國際機場數量多,所以其對外客運以航空運輸為主。第(2)題,分析降水量多少主要從地理位置、氣壓帶和風帶以及地形因素等方面進行。從圖中可以看出,新西蘭南島受西風帶控制,西側位于西風帶的迎風坡,降水量多;東側位于背風坡,降水量少。第(3)題,與南島相比,新西蘭北島經濟發展的有利地理條件可以從地理位置、地形、氣候、交通等方面分析。第(4)題,新西蘭多火山地震的成因主要從板塊運動方面分析,而火山旅游活動的內容則可以從火山地貌、火山災害遺址、火山口景觀、火山溫泉、火山噴發科考、火山區民俗活動等方面進行分析。
答案:(1)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島國,經濟發達。
(2)地處西風帶,西側為迎風坡降水量多,東側為背風坡降水量少。
(3)緯度較低,熱量條件較好;地勢較平坦(平原面積較大);機場密度較大(數量多),路網密度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較大(數量較多)。
(4)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或板塊構造邊緣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內力作用強烈)。觀賞火山地貌等景觀,利用溫泉等地熱資源度假療養。
對點精練
2015年初,群島國家湯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個新島嶼。讀湯加位置與新島形成圖,完成1~2題。
1.該新島( )
A.因地殼抬升而形成
B.形成物質主要源于上地幔
C.主要由花崗巖組成
D.有豐富的淡水資源
2.在該國旅行可能看到( )
①油菜花田 ②珊瑚礁 ③峽灣風光 ④熱帶海洋生物 ⑤溫泉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M島位于馬六甲海峽的西南部,該島上港口很少。讀圖完成3~4題。
3.M島東北部沼澤廣布的原因是( )
A.受沿岸海水的頂托作用強
B.地勢低平且多凍土,排水不暢
C.氣溫低,蒸發量較小
D.森林覆蓋率高,蒸發量大
4.M島港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M島受印度洋海浪的影響
B.M島東北部受臺風影響大,對航行影響大
C.M島所臨馬六甲海峽航道狹窄,不利于港口建設
D.M島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
下圖中島嶼上鳥類眾多;島農長期種植甘蔗,蔗糖生產是該島重要的支柱產業。近年該島蔗糖單產下降,總產量也下降,蔗農收入減少。讀圖回答5~7題。
5.與該島嶼最接近的大陸為( )
A.亞歐大陸
B.澳大利亞大陸
C.南極大陸
D.美洲大陸
6.眾多鳥類居住在該島東南部,其主要影響因素為( )
A.光照 B.熱量
C.降水 D.洋流
7.由材料可知,近年島上糖廠所需原料日漸短缺,原因最可能為( )
A.種植粗放,土壤肥力下降
B.旅游業規模擴大
C.糖廠增多,原料被搶奪
D.退耕還林,禁止種植甘蔗
【答案】
1.B 2.D 第1題,由圖文材料可知,湯加附近形成的新島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噴發屬于巖漿活動,巖漿來源于上地幔頂部的軟流層;火山巖屬于噴出巖,故該新島不是由花崗巖(侵入巖)組成的;該島嶼四周為海洋,且島嶼面積較小,缺少儲存淡水的空間,因此淡水資源短缺。第2題,湯加為島國,且位于太平洋熱帶海域,可能有豐富的熱帶海洋生物資源和珊瑚礁,該國有火山說明其位于板塊交界附近,地殼運動活躍,可能有溫泉。
3.A 4.A 第3題,M島為蘇門答臘島,該島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河流水量豐沛,但東北部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再加上沿岸海水頂托作用強及森林覆蓋率高,蒸發弱,故沼澤廣布;該島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沒有凍土。第4題,M島雖然海岸線很長,但缺乏天然良港,原因是經常受到印度洋海浪的襲擊。M島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對港口建設有一定影響,但這不是主要原因;馬六甲海峽是天然要道,對運輸需求量大,利于港口建設;該島有赤道經過,水平氣壓梯度力小,受臺風影響較小。
5.B 6.C 7.A 第5題,圖中經緯度顯示該島位于西南太平洋,屬于大洋洲,離澳大利亞大陸最近。第6題,該島受東南信風影響,東南部為迎風海岸;根據島上河流流向確定島嶼中部為山地,故島嶼東南部多地形雨,為鳥類提供了棲息場所和充足的食物,因此植被茂密,鳥類眾多。第7題,由材料可知,該島蔗糖單產下降,由此造成總產量下降,糖廠所需原料日漸短缺。蔗糖單產下降最可能是由種植方式粗放,土壤肥力下降所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