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刀財經 ▲ 做您的私人商學院
精神污染、獵奇恐怖、算法賭博的黑暗循環。
作者 :Moonshot
來源:極客公園(ID:geekpark)
先上一張圖,這是一組 AI 生成視頻的封面,如果你看到這些圖片就已經感到不適,再細想一下,這要是你隨手下滑,自動播放的短視頻呢?
▲如果你看這張圖已經不適,你最好不要再點擊下面的視頻|圖源:404 Media
上圖的每一張封面,可能都是一條這類視頻。10 秒左右,前幾秒是平淡無奇地日常,畫風突變后,AI 生成出一幅極其詭異的景象,最終停留在讓人不寒而栗的一幀。
該視頻 Instagram 上觀看量達到 3.62 億,收獲 349 萬贊。
這種傳播量意味著它作為爆火內容,會跳出算法隨機推送給用戶,如果你不小心刷到了,好奇心讓你多看了一會兒,而后又過于震驚,以至于沒有快速劃走,那算法會把你推向 AI 生成視頻的深淵。
那里是一個人類利用 AI 生成出的恐怖谷,將給你造成極大的精神污染,毀掉你的上網體驗。
01
精神污染的「AI 深淵」
發布這條「蜘蛛長頸鹿人」的短視頻博主的主頁里,全是類似視頻,這也讓他在建號 2 個月時間里,收獲了 12 萬的關注者,和上萬美金的平臺收入。
想象一下,有成千上萬的類似賬戶每天產出數十條這類視頻,再投放到各大短視頻平臺里。
這類視頻都有著「AI 生成,十秒左右,畫風突變,精神污染」的共性,這些人只要調教好對 AGI 視頻模型的提示詞和參數,可能在你被嚇到之前,他們就誕生了一條新「作品」。
▲該賬號其他內容|圖源:Instagram
而這類視頻和其他 AI 短視頻不同之處在于:在畫面上極度詭譎和獵奇。它已經跳出了 AI 和現實擦邊的恐怖谷,而是在普通的生活場景里,突然讓人畸變,長出異常的肢體,變成不可名狀的怪物,
不同于人類導演精心編排的恐怖片,AI 生成的視頻是一種「無意的恐怖」,比刻意制造的恐怖更令人不安,因為它沒有任何軌跡可以預判。
在看這些內容時,它超出了人類的理性認知,我們會不自覺地感到「這個東西不應該存在」。
而這類視頻的本質就是觸發你深層的不適和驚悚感,瞬間讓你大腦短路,甚至不敢點擊屏幕把視頻劃走。
▲獵奇成人內容也是一大主題|圖源:Instagram
在 404 Media 報道這種亂象的文章里,作者 Jason Koebler 把這種用 AI 生成內容,去賭算法推薦的方法比喻成「暴力破解」。
這些視頻制作者的目的并不針對個人,而是為了操縱平臺算法。利用 AI,他們可以批量生成并投放內容,不斷試探流量機制,總有一條能鉆進流量的縫隙,一旦某條視頻被推爆,更多同類視頻就會接連涌入,形成惡性循環。
哪怕平臺快速出手,把這類獵奇視頻限流。但這些人換一批提示詞,又可以開始新一輪「流量賭博」。因為 AI 生產內容太快了,遠遠快過人類創作和平臺的算法變化,無論平臺怎么調整,都會面臨政策趕不上對策的窘境。
人類創作者需要研究平臺算法、策劃選題、拍攝制作,耗時耗力耗錢制作出一條優質視頻。AI 分秒鐘生產數十條垃圾視頻,發到平臺上不火也沒關系,馬上再上傳幾十條。
人類用質量換流量,AI 只需要用數量。
就像一位密碼學家正在絞盡腦汁研究密碼算法時,AI 已經把 00000 到 99999 的 10 萬種可能性都試過了,總有一個對的,這就是最簡單的「暴力破解」。
與此同時,由于 AI 生成內容的泛濫,讓真正由人類創作的內容越來越難以被發現。低質量、假信息占據了用戶的信息流,不管是創作生態還是平臺內容,都往劣幣驅逐良幣的方向滑落。
至此,視頻制作者獲得了流量,每一個刷到視頻的用戶受到精神污染,整個內容平臺被這些獵奇、低質的 AI 生成內容所侵蝕。
只有這些毫無底線利用 AI 的人贏了。然而流量帶來的快錢,正在驅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行當。
02
流量和財富密碼
Jason Koebler 每天都會收到一個 17 歲的 YouTuber Daniel Bitton 的營銷郵件。
點開這名 YouTuber 的主頁,他有 11.7 萬訂閱者,最火的一條視頻《我復制粘貼一個 YouTube 頻道,讓我每個月賺到 10 萬美元》有 74 萬播放量。這條視頻的主旨就是:雇人作內容太貴了,我們決定用 AI 復制爆火視頻。
▲小伙另一個爆火視頻是《16 歲的我如何成為百萬富翁》|圖源:YouTube
于是他隨便修改一下爆火科普視頻的腳本,再加一些爭議性話題比如《亞洲人為什么眼睛小》,配上 AI 制作的驚悚動畫,大量投放到各大短視頻平臺,不火就馬上調整選題,加入更多爭議要素。
而 Bitton 營銷郵件就是賣他這套「成功公式」,他在郵件里寫道「花時間制作高質量的 YouTube 視頻在經濟上沒有意義,其他人花 5-6 個小時制作一個『完美』的視頻,我們不到半小時就能做出 8-10 條短視頻。」或是「YouTube 短視頻的算法已經壞了,現在正是用 AI 短視頻來利用這個漏洞最佳時機。」
Bitton 的引路人是 Mustafa,去年 Mustafa 就靠同樣的玩法賺到百萬美金。如今他已經「產業升級」,靠出售 AI 工具和營銷服務賺錢,他的付費社區共有 80000 名會員,40 美元/月的會費。這還只是學習 Mustafa 理論的價格,實操工具又是另一個費用。
具體到這條產業鏈上,他們出售的 AI 工具有 AI 視頻文案模版,AI 語音和自動剪輯,TikTok 賬號批量管理,他們甚至開發出了繞過 TikTok 版權檢測的工具,可以自動抓取 YouTube 片段轉制成短視頻。
▲任何人都能幾分鐘內批量生產垃圾短視頻|圖源:Crayo.ai
以最受社區推崇的 Crayo.ai 為例,該平臺號稱「一次制作出無限短視頻」,提供了各類專門迎合 TikTok 算法的內容模板,比如「無真人出鏡內容」、「Reddit 故事改編」以及「科普解說短視頻」。
從內容抓取到配音剪輯,再到一次性大量上傳,Crayo.ai 可以讓 AI 短視頻生產流程全自動化,10 秒鐘就能做出來一條 1 分鐘的短視頻,基礎套餐只需要 19 美元(約 140 元),每月提供 20 條 AI 短視頻。
而 Mustafa 在社區里直言「在 TikTok 上起號最簡單和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從著名內容創作者和熱門長視頻里抄內容,重新剪輯后上傳。」
03
算法和數據思維的挑戰
抄襲其他創作者,獵奇視頻恐嚇用戶,無限投放 AI 制造的垃圾內容……這些亂象難道平臺方就坐視不管嗎?
TikTok 暫未有明顯動作,但 Meta 不僅放任這些內容泛濫,還在助長這一現象。
去年,馬克·扎克伯格在投資者會議里就提到「AI 幫助人們創作,能讓用戶刷短視頻的體驗更好……我們將增加一個全新的內容類別:AI 制作。」
Meta 甚至調高了用戶信息流里 AI 內容的比重,同時把 AI 制作工具賣給廣告商,他們推出的 Advantage+ 服務能讓廣告商一次性生成 50 條廣告,再投放到平臺里去賭算法推薦。
▲Meta 提供的一站式 AI 創作服務|圖源:Meta
扎克伯格秉持著「AI 生成內容是趨勢,用戶終將會習慣」的立場也不奇怪。根據 Meta 去年的數據顯示,AI 內容大量注入平臺后,用戶在 Facebook 留存時間增加了 8%,Instagram 增加了 6%。
對 Meta 來說,只要 AI 能帶來更多流量和廣告收入,AI 垃圾內容的泛濫就不是問題,反而是內容平臺緊隨 AI 趨勢的進化,如果用戶對 AI 生成的內容不滿,那是他們跟不上時代,不是平臺的問題。平臺的首要目標是有源源不斷的視頻上傳帶來流量,有流量就有廣告商,從而創造營收。
的確如此,文章開頭那條視頻帶來了 3.62 億的播放量,哪怕評論區有大量用戶評論表達了厭惡、反感、不適,但就像互聯網的流量定律:負面內容越極端,評論和轉發就越多,算法就越愛它。
扭曲畸形的嬰兒、擬人化的畸變動物、深度偽造的名人影像、披著科普外衣的陰謀論……這些原本只會在特定圈子內流傳的獵奇內容,如今被 AI 工具批量復制,投放到大眾化的社交平臺。
▲上面爆火視頻的某條留言|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就像開頭視頻下方點贊破千的評論所寫:某人的奶奶肯定會覺得這視頻是真的。
這讓未來的社交媒體,可能不再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平臺,而是一個賭場,AI 垃圾制造者在賭平臺算法,用戶在賭下一條視頻,不會給自己造成精神污染,平臺在賭自己能在流量和內容崩壞之間找到盈利的平衡。
而如果事情走向極端,這可能會導向一個 AI 生成內容主導,人類創作淪為邊緣,真假信息難以辨別,用戶被垃圾內容「Mindfxxk」的互聯網時代。
現在不少平臺已經要求創作者,在 AI 生成內容上標明「AI 制造」的標簽,但或許人們需要一個更細分、更周詳地對于 AI 生成內容的規范,來保護「不明真相」的用戶。
至少,對于因為寫下稿件,而被這些 AI 噩夢折磨了一周的我來說,就非常需要一個「一鍵屏蔽 AI 內容」的按鈕。而讀這篇稿件的你,也同樣需要。
寫在最后:安利一個寶藏讀書博主
結婚率又創新低了。
根據最新數據,2024年全國婚姻登記數相比2023年下降了約20.5%,同時創下了自1986年有公布統計以來的新低。
對于這個數據,倒也不太意外,畢竟今天的大多數年輕人對婚姻都抱有比較悲觀的想法,甚至連戀愛都變得十分謹慎。正所謂:智者不入愛河,建設美麗中國。
其實,這其中有個很大的主要原因,那就是現在的年輕人沒錢。
因為不論是戀愛還是結婚,都需要錢呀。哪怕是日常我們和同事、朋友的交往,也無不需要money。
夏不綠,不著名作家,出版書籍十余本,售出多部影視版權,用寫作丈量生活的塵埃。
去視頻號、B站、小紅書搜索「夏不綠讀書」,關注我,讓我們一起用閱讀鑿開心中的冰海,在閱讀這座避難所里,一起做忠于自己的普通讀者。
- End -
快刀財經已同步入駐:36氪、虎嗅網、鈦媒體、i黑馬、品途網、商界、趣頭條、砍柴網、梅花王、艾瑞專欄、億歐網、創業邦、知乎、雪球、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新聞、一點資訊、網易號、搜狐自媒體、鳳凰網、新浪財經頭條、新浪看點、UC大魚號、天天快報、企鵝自媒體、投資界、思達派、獵云網、簡書等30多家自媒體平臺。
快刀財經
社群 | 內容 | 連接 | 商學院
商業快媒體、思維孵化器、價值試驗場和洗欲中心。專注互聯網以及互聯網正在影響的其他行業。有趣、有料、有態度,加入我們,擁有您的私人商學院。致力于為用戶提供營銷策劃、社群電商、創業投資和知識充電服務。
投稿、轉載、內容合作,請添加微信ikuaida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