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粽小七
本篇編輯 | 靖文
插圖來源 | Marc Majewski
我是個十分戀舊的人,每至夜深人靜,往昔回憶便如潮水般涌來,淚水也總是止不住地流。休學的這兩年,時光像是一盤無休止循環(huán)的磁帶,白天黑夜交替輪轉,而我,被困在了時間的夾縫中。我留不住時間,也留不住我家里人對我的愛。兩個月大時,媽媽就把我丟給了外公外婆。在那個重男輕女思想作祟的家庭里,爺爺奶奶對我總是冷眼相待,小時候能給予我溫暖的,只有外公外婆和姨媽。
5 歲那年,我被接到父母身邊,滿心歡喜地以為能擁有完整的家庭,卻沒料到,身旁多了一個弟弟,我也未曾想到今后的十年會面對什么,此刻只是我噩夢的開端。在原生家庭的這十年,我就像一只被困在牢籠里的小鳥。爸媽奉行棍棒教育,高要求、高期待,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我喘不過氣;再加上爺爺奶奶的重男輕女,那些不公平的對待,像一把把尖銳的刀,在我心里劃下一道道傷口,留下了一生都難以治愈的創(chuàng)傷和陰影。
躺平2年,我沒有”家“了
10 歲之后,抑郁的陰霾開始籠罩著我。那些無人訴說的痛苦、壓抑的情緒,逐漸將我吞噬。直到 13 歲,我被醫(yī)院確診為邊緣性人格障礙和抑郁。起初,家人的關心和照顧,讓我感受到了一絲溫暖。可隨著休學半年后復學失敗,一切都變了。“久病床前無孝子”,媽媽的這句話,像是一把冰冷的劍,直直地刺進我的心里。家人的態(tài)度急轉直下,那些刺耳的話語如同一把把鹽,撒在我的傷口上。“我們都陪你作這么久了,你應該作夠了吧。”“像你現(xiàn)在這樣往后只有餓死的份。”“要么你去上班,要么你去上學,反正你不能待在家里了。” 我在抑郁的道路上走啊走,回頭望去,身邊空無一人,無依無靠,無聲無息,那種被全世界拋棄的孤獨感,讓我絕望。
在最崩潰和無助的時候,我向曾經最親近的外公外婆和姨媽求救:“我好想你們,我想回家看看。”可電話那頭,卻是冰冷的回應--“你不能到我們這兒來,你要去上學。”電話掛斷后,也徹底打破了我最后的希望。我任由眼淚一滴滴砸下,直至放聲大哭,那一刻,我知道,那個能讓我安心依靠的 “家”,已經不復存在了。
拖著抑郁的身體,迷失方向
夜晚成了我的噩夢,失眠和作息顛倒成了常態(tài)。夢里,我淚如泉涌,悲傷逆流成河,一腳踏空,我總是在原生家庭的漩渦中掙扎,窒息感如影隨形。醒來時,枕邊早已被淚水浸濕。面對未來,我滿心焦慮,卻又無處求救。矛盾的媽媽,固執(zhí)的爸爸,時好時壞的原生家庭,我害怕向家人開口,因為我不知道下一秒迎接我的,究竟是救贖還是斥責與 pua。我拖著抑郁的身體,無助無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失了方向。家人給我的選擇只有上學、上班,或是到了18 歲就早早嫁人。可我怎么能甘心就這樣被安排一生呢?
但在這休學的艱難時刻,在這個搖搖欲墜的原生家庭里,我連保護自己身心健康都無比艱難,又怎能做出選擇?當我做出這個決定之后 我又會面對什么呢?這個世界殘酷而真實,我過去最愛的家人在我身后冷漠的催促我。當我邁出這一步后,我的腳下會是萬丈深淵嗎? 我不敢睜開眼,曾經那些美好的像一個又一個的夢,分散在了看不見的昨天,只剩我的回憶里還殘留了一些痕跡,溫暖,不真實,讓人流淚,那是被愛的痕跡。 當夢醒來,那些痕跡會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失呢?我不知道,只有我的眼淚和傷痛打破著我一個又一個美夢。未來就像一團迷霧,看似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像一塊石頭時時刻刻地壓在我的心臟上,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我不斷問自己,到底要什么
在無數(shù)次的迷茫與痛苦中,我不斷地問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想,我未來要當一個作家。我從小就熱愛寫作,小說、散文、詩詞、文章我都可以寫,我有拼命熱愛的東西,有追求,有夢想。
可是我唯獨沒有一個堅強的后盾和一個可以無條件支持我的原生家庭。
媽媽想讓我上學,爸爸想讓我工作,人生的選擇題就在我眼前,別無他選。我清楚我不能選擇,也無法選擇…
復學失敗的經歷讓我心有余悸,我害怕再次選錯,因為一旦選錯,等待我的將是更深的絕望。
到那時不會有人安慰理解我,也沒有人可以幫得了我。隨著眼淚的滑落,焦慮迷茫不斷侵蝕著我。
這個問題像我一直擺脫不了的噩夢,不斷纏繞著我,讓我痛苦,窒息,甚至絕望。
直到有一天,我翻看小時候的照片,看到四五歲時那個天真可愛、無憂無慮的自己,跟著外公外婆和姨媽,在鏡頭前肆意地發(fā)脾氣。那一刻,我找到了答案。那是我的逝去的童年。 我流著淚邊翻照片邊問自己:“你最初想要的是什么?是考個好學校?是有個好工作?”我最初想要的,不過是平安、健康、快樂。那些功成名就、他人的期待,都不是我真正渴望的。我釋懷了,淚水奪眶而出。原來,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我迷失了自己,忘記了最本真的心愿。
我把自己交給了明天
我在人生的曠野中肆意奔跑,過去的不堪與傷痛與我擦肩而過。風聲在我耳邊,自由在我腳下,我褪去了束縛我生命的所有東西,擁抱了陽光,擁抱了過去的自己。 明天的我又會是什么樣的我呢?15歲的我在這個家庭里,情緒,處境,全部都身不由己。世界忽明忽暗,我渺小如螻蟻,但命運以痛吻我,而我要報之以歌。我從來都不相信什么注定的命運,就像哪吒電影里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好是壞那都是別人定義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你想怎么決定就怎么決定……但,要記得勿忘初心。請在你無數(shù)次陷入絕境與水深火熱中拯救自己,拼盡全力的愛自己,做自己,相信自己。
我停止了焦慮,開始把我自己的故事發(fā)表在了郁金香陪伴平臺。將那些壓抑在心底的痛苦與掙扎,化作一個個文字,分享給更多的人。當我的文章第一次發(fā)表成功時,我迫不及待地告訴了所有人,包括我的母親。她沒有贊同,沒有反對,沒有鼓勵,甚至沒有一句回應。面對她的沉默,我不再像從前那樣焦慮。因為我明白,我的價值并不取決于她的認可。閑暇時,我會寫歌詞,那句 “我所經歷的挫折,都是老天爺給我的枷鎖,它非常沉重,好像是金子做的”,便是我對生活的感悟。挫折雖沉重,但它也像金子一樣珍貴,讓我學會成長,變得更加堅強。我熱愛生命,熱愛自由,無堅不摧,無所不能,也感恩命運贈予我的一切。至于明天會怎樣,那就請交給明天的我吧!
備注: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和家庭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文章中的分享,僅做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