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10歲男孩阿亮在海上漂流30公里、一天一夜后生還的事跡,這兩天刷爆了全網。有人說他是“現實版哪吒”,夸他膽大命硬;有人說他是“熊孩子作死”,罵家長沒管好。可當我們在評論區(qū)吵得熱火朝天時,有沒有人想過:這個“海南魔童”背后,藏著的可能是一個群體的無奈?
媒體報道,阿亮這孩子晚上在海上漂流的時候,有6級風浪,1.5米浪高,一個10歲的孩子愣撐到了天亮,一夜半天漂流了30公里,看到海釣船還能清醒呼救,沒有被嚇到失聲,其心理素質確實比很多成年人都強。救援人員事后都感到驚訝,如果不是幸運靠近海岸,成年人都難以生還,這孩子真是“命硬”。(源自央廣網)
但這份“命硬”的背后,是阿亮從小就練出來的“野路子生存技能”。村里人都知道,這孩子爬椰子樹比猴兒快,夜釣魷魚都是偷開過景區(qū)的小船,以前還敢在臺風天往海邊跑。他爸氣得把他吊在房梁上打過,可第二天他又溜去海里摸魚了。有網友說這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但仔細想想,這哪是當家???這是拿命在玩。
為什么阿亮的家長沒有履行好監(jiān)管責任?
阿亮家的情況,戳中了很多家庭的痛處。阿亮父母是環(huán)衛(wèi)工,每天凌晨四點出門掃大街,晚上七八點才能回家。家里四個孩子,最大的姐姐13歲,最小的弟弟才5歲。村干部上門走訪時發(fā)現,孩子們都是自己在照顧自己(來源:[封面新聞采訪])
這種“放養(yǎng)”模式,在農村真不是什么新鮮事。2020年發(fā)布的《留守兒童關愛報告》顯示,全國像阿亮這樣的留守兒童有6100萬,其中超過60%的孩子一年見不到父母幾次。阿亮家長也想看著娃長大,可是4個孩子要吃飯,爸爸媽媽必須去工作。脫離了父母監(jiān)管之后,阿亮變成了半個“留守兒童”。
當阿亮獲救后,媒體挖出其偷船、爬樹等頑皮舉動,部分網友批評其父母監(jiān)管缺位。但很多人不知道,阿亮的父母白天在外面工作,哪里有時間看管4個孩子。倒是派出所所長經常家訪,成了照看阿亮的“家長”,被救回來后,媒體才發(fā)現,阿亮以前闖禍后,爸爸只會用麻繩把他捆在屋里——不是不想教,是根本不知道該怎么教。
研究青少年心理的專家說過:“打罵教育在農村不是狠心,是家長實在沒招了。”有研究顯示,長期被粗暴管教的留守兒童,只是畏懼家長的拳頭,不懂自己舉動的危險。反而更容易做出危險行為,因為他們對風險的判斷力比普通孩子低。
好在事情鬧大后,相關部門出手了。當地已派人對阿亮進行心理疏導,并計劃長期實施安全教育。媒體呼吁建立“海岸巡邏+家庭聯動”機制,防止類似事件。其實,還可以建立類似中部一些省份實施的常態(tài)化的村級托管班制度,讓孩子們放學后,有人員監(jiān)管,有地方可以玩,避免意外傷害危險。
但這些臨時補救措施,治標不治本。安徽醫(yī)科大公共衛(wèi)生學院一份調研發(fā)現,留守兒童的意外發(fā)生率是非留守兒童的3倍多。說白了,要讓阿亮們不再拿命冒險,得先讓他們的父母能在掙錢養(yǎng)家的同時,還有時間陪伴監(jiān)管孩子。
下次再去海南旅游,別光盯著網紅景點拍照??纯茨切┕饽_在海邊跑的孩子,他們可能正用你我無法想象的勇氣,對抗著我們看不見的人生風浪。阿亮的故事不該只是個“奇跡”,它應該成為改變的開始——畢竟,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就該是“命硬”的哪吒,他們的安全,需要多方面聯手織密防護網。
你怎么看待這件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