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俄烏和談搞得轟轟烈烈,歐洲被美俄趕出談判桌之后一直賭咒發誓要崛起,要做烏克蘭的后盾,結果,除了轟轟烈烈開了幾次會,也沒干成什么。
最后,還是逼得司機不得不去找大流氓鷹醬談判,談來談去估計也沒有什么結果,因為雙方想的根本就是南轅北撤。然而會談過后,烏克蘭只能表態:烏美沙特會談“具有建設性且有意義”,結果可想而知。
不管是贏學上頭的美國,還是急于爭取國內國際民意支持,證明“我還能打”“請繼續打錢”的烏克蘭,雙方都需要可以極盡夸張可以四處宣揚的偉大成果。然而,雙方沉默了,我們就知道了,就等于沒談。
并且,接下來又是美俄會談:
據阿拉比亞電視臺24日報道,美國和俄羅斯代表團當天已開始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會談。
報道說,此次美俄會談在兩國專業技術代表團之間進行,將重點討論有關黑海航運的安全倡議。
澤連斯基日前還在心心念念地訴求: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美俄已經進入航運安全溝通了,司機情何以堪。
不過我們今天的重點不是美國,我們來說說歐洲:400億歐元變50億,還不是定論,歐洲到底怎么了?
雖然我們日常歐洲歐洲地稱呼,但歐洲的地理面積其實僅為1016萬平方公里,和我國接近,比俄羅斯差很多。但不管從經濟、文化、利益訴求方面,真的是越來越沒有一點共同之處。
一方面,歐洲目前包括45個國家(外交部數據),比我國的省還多十幾個。使用27種語言,經濟發展也極度不平衡,瘋狂擴容的結果就是,歐洲也混進去了不少“低保戶”,常年叫著我更需要援助,我才是歐盟成員。我們看一眼歐洲地圖,感受會更深刻:英法德最有錢,其他……
另一方面因為地緣政治、文化影響力和經濟發展狀況又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板塊。經濟發展極度不均衡,板塊之間的利益也時有沖突。
在美國不但放棄做帶頭大哥,還無限施壓歐洲的背景下,散裝的歐洲就表現出更分裂的民意和更加分裂的小算盤。我們看他們對烏克蘭的態度,就能看出歐洲有多分裂:
一、東南西北中各顧各 沒有一點相互認同
死道友不死貧道——德法英主導西歐核心支持陣營:
堅持"全力支持烏克蘭,但避免直接沖突"的中間路線,在軍事援助與外交斡旋間尋求平衡。
OS: 烏克蘭繼續打,英法德回流一波工業簡直是天賜良機。
我們要發展 賺錢更重要——中東歐務實和解陣營(匈牙利+斯洛伐克+保加利亞)
公開反對"無限期戰爭",主張通過談判實現?;穑种七M一步對俄制裁。
OS: 差不多得了,再這么打下去,不是烏克蘭活不下去,我們也不行啦。
兔死狐悲更怕殃及池魚——東歐強硬派陣營(波蘭+波羅的海三國+捷克)
主張"徹底擊敗俄羅斯",要求北約直接介入,推動烏克蘭快速入盟。
OS:烏克蘭都扛不住了,我們怎么辦?大毛打出了更大的野心,我們不是死定了!不行趕緊援烏。
背黑鍋你來送死你去——南歐戰略自主陣營(意大利+西班牙+希臘)
在支持烏克蘭的同時,強調地中海安全優先級,謀求地緣政治再平衡。
OS:支持是要支持的,但不要影響我們默默發展自己的經濟,要保障我們的安全。
不想做老大的小弟不是好小弟——北歐能源利益陣營(挪威+丹麥)
利用能源出口收益擴大對烏支持,同時謀求北極主導權。
OS:既然歐洲這么散了,為啥我們不能是歐洲區域強國。
二、人人都有利益 國國都在算計 共識難成
除了對烏克蘭的態度不同,歐洲各國對援烏細節的認同,可以說也沒有一點相似:
軍事援助分配失衡: 東歐國家獲得人均47歐元援助,南歐僅11歐元,引發希臘威脅否決歐盟預算案;
能源重構撕裂歐盟: 德國LNG進口量已占天然氣消費的65%,導致波蘭等陸路過境國損失每年12億歐元過境費;
軍工競爭加?。?法國達索與德國萊茵金屬就下一代坦克標準爆發爭執,導致"歐洲主戰坦克計劃"延期至少18個月;
這種分裂狀態使得歐盟對烏援助到位率僅達承諾的63%,且70%軍事裝備因標準不統一導致維護困難。
三、歐洲面臨美國的關稅威脅 工業回流也提上日程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打下來,歐洲日韓這種跟美國經濟強關聯,都被PUA多年的小弟,多半是受傷最重的。
加上特朗普的收縮戰略,不但讓歐洲民意集體向右,也逼得他們不得不發展自己的軍備和武裝。畢竟特朗普已經公開說:我們賣給盟友的武器都是低配版,因為盟友并不永遠是盟友。
在這樣的背景下,援烏哪有發展自己重要,于是各國紛紛打起來小算盤,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成援烏肯定是要援的,但也可以像美國學習,援助的錢可以盡量多地留在國內,畢竟布林肯說過,援烏的錢90%都在美國國內。
我們看一下面的數據就深有體會,最新的援烏金額只有50億(待定),但各國發展自己的計劃都逐漸推上日程:
其實各國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無可指責,但援烏援成了笑話,則不免讓人唏噓。
正如我之前說的,雖然表面上歐洲給予烏克蘭的援助高于美國(美國數據,不是特朗普胡說的那種),但美國始終是大股東,歐洲相當于一群小股東,湊了一個代言人出來,最終決定方向的,還是一樣要看小股東們的博弈。
美國雖然現在有個特別不靠譜的總統特朗普,但好歹人家現在一言九鼎,就算朝令夕改,也是指哪打哪,歐洲就不一樣了。
更何況,如果接下來美國真的發起瘋來,不管不顧收割盟友,歐洲的重點一定會變成自保。
所以,不管澤連斯基愿意不愿意,只能表示:美烏和談富有成效。
總而言之,我就想送給司機一句話:選擇是自己做的,承受后果的時候,拜托像個爺們!
最后的最后,我們回答標題上面的疑問:其實歐洲還是能形成共識的。
1.大家都認為烏克蘭應該得到更多的援助;
2.大家都認為別的國家應該多出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