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上空一聲轟鳴,中國殲-36六代機二次試飛的畫面刷爆全球軍事圈。這次試飛不僅全程收起起落架、甩掉伴飛的殲-20,還秀出了三臺發動機“暴力噴射”的絕活,連美國《戰區》雜志都直呼“中國六代機進入自由泳階段”。眼看自家六代機項目NGAD(下一代空中優勢)躺平大半年,特朗普政府急得連夜拍桌子,甩出200億美元重啟計劃,嘴上說“為了對抗中俄”,心里卻慌得一批:“再不搞,制空權真要姓中了!”
中國這次試飛可不是花架子,殲-36的技術亮點直接讓美國同行捏把汗:
動力碾壓:尾部三臺渦扇-15C發動機組隊發力,總推力41噸,比美國F-135發動機高出36%。更絕的是“后燃氣噴射”模式,第三臺發動機灌入富氧燃氣二次燃燒,推力瞬間飆升52%,直接讓戰機玩出90度垂直爬升的“反物理操作”。
隱身+機動雙修:無垂尾飛翼設計、全身納米吸波涂層,雷達反射面積比F-22小100倍。但別以為它只會躲,試飛中連續做出“眼鏡蛇+赫伯斯特”復合機動,過載峰值11G,比F-22的9G極限還狠。
AI指揮無人機群:一架殲-36能指揮48架“暗劍”無人機,覆蓋2000公里空域,形成“智能殺傷云”。美國NGAD還在PPT上畫餅的“忠誠僚機”概念,中國已經實機測試了。
反觀美國NGAD,單機成本3億美元,相當于兩架F-22的價格,國會老爺們一聽就肉疼。更尷尬的是,造機必需的稀土80%得從中國進口,特朗普想卡中國脖子,結果發現自己的脖子更粗。
特朗普這200億砸下去,表面是“奮起直追”,實則暴露了美國軍工的致命短板:
預算黑洞:NGAD項目總成本預估900億美元(買300架),占2025年軍費的十分之一
陸軍海軍早就不爽了:“空軍你一個人吃火鍋,我們連湯都喝不上?”
技術斷檔:F-35的軟件漏洞去年導致300次任務取消,連五代機都玩不轉,六代機的AI協同、高超音速導彈更是難產。洛馬和波音為了搶合同打得頭破血流,但兩家公司的方案一個比一個像“科幻小說”。
人才荒:馬斯克大刀砍向國防部裁員,搞火箭的跑去造飛機?美國制造業空心化不是一天兩天了,稀土提煉能力僅占全球3%,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難怪美軍內部吐槽:“中國六代機是‘暴力堆砌黑科技’,我們是‘PPT堆砌預算’。”
中國搞殲-36根本不是要和美國“軍備競賽”。從殲-20到殲-36,成飛早就布局“預研一代、研制一代、服役一代”,技術路線穩扎穩打。反觀美國,F-35還沒整明白就急著畫六代機大餅,結果被中國用“白菜價”(相比NGAD)捅破技術天花板。
更讓美國焦慮的是地緣格局——殲-36搭配高超音速導彈,能把西太平洋變成“禁飛區”。美軍現役的F-35連殲-36的影子都摸不到,只能靠嘴硬:“我們知道這些報道……”
殲-36的啟示很明確:未來空戰不再是單機性能PK,而是“有人機+無人機+衛星+電子戰”的體系對抗。中國靠著全產業鏈優勢(從稀土到AI芯片自給自足),已經跑出“代差節奏”。而美國若繼續被軍工復合體綁架,硬著頭皮燒錢搞NGAD,恐怕會重演F-22的悲劇——造不起、用不起、最終淪為博物館展品。
至于特朗普的200億?大概率是打水漂聽個響。畢竟,造飛機不是發推特,光靠“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可噴不出高超音速的尾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