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睡眠,不僅養身養心
更重要的,是會養命
3月21日,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國際睡眠日。
此前曾有一個報道,說在《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中,我國居民平均睡眠時間為6.75個小時,整體睡眠質量欠佳。
在報道中,00后存在入睡困難的情況,70后面臨夜醒頻繁的狀況。
好像在當下,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
報道一出,立刻引發不少人的關注。
畢竟,睡不睡好這件事,往小了說,影響第二天的狀態,往大里說,跟一個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
醫學也表明,長期睡眠質量差,會嚴重影響人的壽命。
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的人,比每天睡眠6—8小時的人,死亡率高出兩倍還多。
也正是因為此,人到中年,我們更該關注的,不是掙了多少錢,而是能不能睡好一個覺。
俗話說得好:一夜好覺,精神百倍,徹夜難眠,渾身疲憊。
越是人到中年,就越明白好好睡覺的重要性。
01
不睡的夜
都在透支你的生命
恰巧這兩天,一則熱搜引發不少人的擔憂:19歲大學生常熬夜身體指標變老年人。
上熱搜的女孩是個杭州女孩,有天早上起床后,她突然發現自己眼睛閉不攏、畏光、流淚、嘴巴也歪了,口水直流。
著急忙慌趕往醫院后這才發現,自己被診斷患上了眼睛黃斑變性、周圍性神經面癱。
這還沒完,醫生進一步檢查后發現,她的胃功能下降至正常值的60%,還患有脂肪肝、高尿酸血癥、血壓也偏高,甚至出現了動脈硬化等這些老年人才會出現問題。
好好的19歲的身體,卻被她造成了這個樣子。
而其中的元兇,就是熬夜。
醫生詢問后得知,杭州女孩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刷視頻到凌晨三四點,長此以往,身體早在這個過程中被透支了。
很多人都覺得,年輕人沒關系,身體修復快。
可即使是年輕人,長期熬夜也會面臨嚴重的健康問題。
不光是她,這兩年,有關長期熬夜出現問題的事例比比皆是。
有36歲的女性,為了多掙錢通宵直播,結果倒在了廁所里再也沒有醒來。
有45歲的男性,白天跑外賣晚上跑滴滴,某次心臟疼沒來得及去醫院,就倒在了路上。
還有的人,靠著長期熬夜玩游戲、喝酒應酬,結果年紀輕輕,身體變得一塌糊涂。
很多人熬夜的當下總想著,沒關系,明天白天補個覺好了。
殊不知,23:00-3:00的睡眠質量尤為關鍵,過了這段時間,即便日后再補覺,也難以彌補為身體帶來的損傷。
更別說人到中年,身體機能早已大不如前,熬一次夜不僅會讓身體更加疲累,還會擾亂生物鐘,導致免疫力下降,更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
所以,長期熬夜所帶來的損傷,往往是后續無論怎么休息,都難以彌補的。
02
充足睡眠
正在重塑你的免疫力
最近這些年,養生風盛行,我們總說要養身體,養元神,想靠著這樣的方式提高免疫力。
不少人一到中年,就忙不迭得給自己買了各類保健品。
有個段子是這樣講的: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 枸杞難擋歲月催,杯里再加點當歸。 當歸難補身體虧,放根蟲草還不貴。 蟲草雖然是很好,鹿茸腎寶是絕配。
可結果呢,該得的病一樣沒少,該吃的藥照吃不誤。
馮唐曾說,在自己的養生觀念里,睡好>吃好>鍛煉。
所以不管你處于什么年紀,什么狀態,千千萬萬,要維護好睡眠。
有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說自己上周細菌感染,扁桃體化膿,掛了四天水都沒有痊愈,只能這周繼續吃抗生素治療。
她這幾天工作很忙,再加上搬了新住處,每天下班都在打掃屋子,接連好幾天都十二點多才休息,感覺自己總是頭昏腦脹,身體實在撐不住了。
有天下班回家干脆直接倒頭就睡,一覺睡到大天亮。
沒想到,起來后雖然還有疲憊感,但是扁桃體膿腫直接消失了,感覺拖了一個星期的病情直接緩解了90%。
在她的帖子下,不少網友留言說明睡眠在幫助身體修復上,起了多大作用。
一直覺得生病了要治療,殊不知,大部分的藥物都會讓你多睡覺,睡眠才是最好的自救方式。
生物學博士就曾說,從來不存在一個概念,叫增強免疫力。
但睡眠卻可以實現。
這也是為什么,那些睡得好的人,身體都很好。
因為睡眠不僅僅是躺著那么簡單,在我們睡著之后,身體的免疫力在自動合成,抵抗力會提高,新陳代謝的速度也會加快,還會促進體內病毒的排出。
以前總以為,吃很多補品,做很多鍛煉是養生,殊不知,最好的養生方法,就是倒頭就睡。
正如古人說的那樣: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
睡覺乃自愈之良法,若遇無方可治,無計可施,無可奈何之時,不妨先睡上一覺。
03
睡的時長
決定了你活的時間
那么,我們該怎么判定自己的睡眠質量如何呢?
有個關于睡眠質量的測試,一共10道題,每道題1分:
1.能在15分鐘內入睡,晚上11點前能睡著 2.每晚醒來5分鐘以上的次數不超過1次 3.在床上的時間有80%的時候都在睡覺 4.入睡前不會回想白天的事 5.晚上幾乎不做夢 6.外出換床對睡眠也毫無影響 7.周圍稍有動靜,也不會被吵醒 8.清晨醒來時神清氣爽 9.白天精力充沛,頭腦清醒 10.午睡時間不會超過30分鐘
對號入座測一測,分數在8分以上,說明你的睡眠質量很高,5分以上,勉強及格,5分以下,則需要關注了。
不過也不必過度擔心,看過一組數據:世界上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有睡眠障礙。
而在中國,成年睡眠障礙率就高達38%。
何為睡眠障礙?
醫學上是這樣界定的:
入睡時間大于30分鐘,入睡困難; 醒后入睡時間大于30分鐘,睡眠持續困難; 早醒,提前醒來大于30分鐘。
倘若只是偶爾發生,不必焦慮,可能近期遇到了什么事影響到了身體狀態,調整一段時間就好了。
可如果頻繁發生,長期出現早上起來的狀態不好,感到疲勞,并伴隨有肢體麻木、雙腿發軟、胸悶心慌、暫時性昏厥,千萬別覺得只是小問題,這些正是你的身體給你的警報。
常年的熬夜,或是常年的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內臟承受不了,進而引發嚴重的問題。
美國加州大學曾做過一項睡眠時間與死亡率的調查,結果發現:
成年人睡眠時間在6.5—7.5小時之間的,死亡率最低,可一旦長期少于4.5小時或高于9.5小時,死亡率明顯增高。
可見健康的睡眠狀態對人生的重要性。
及時調整作息、或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定期去看醫生,都是能緩解睡眠障礙的好辦法。
別以為我們的身體很強壯,總會自我修復,殊不知,當它面臨一個極限時候,疾病來臨時,不會給你任何反應的機會。
04
好好睡覺
是對身體最好的修復
那么,作為普通人,我們該怎么做,才能保持一個好的睡眠呢?
在十點君看來,無非以下幾點:
一、保持良好心態
醫學家們發現,大部分時常失眠的人,時常會感到焦慮和抑郁。
這批人有個共性:晚上躺在床上,總會翻來覆去地想白天發生的事情,或是為未發生的事情而擔憂,長期的心神不寧。
中醫有句話說:“心藏神,肝藏魂”,心神不寧,過多思慮,反倒會導致心血虧虛,難以入眠。
這樣的焦慮和壓抑,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睡眠狀態。
要想睡的好,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心要放寬。
張學良生前接受采訪時曾說:
我要想睡覺,我就躺那睡覺,就有人在那干什么,我都照樣睡覺。 我長壽最大的原因,就是我這個人不知道愁。
所以,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不問過往,心態放好,睡眠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變好。
二、睡夠睡眠周期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都在辟謠“8小時睡眠”。
很多專家都說,重要的不是你能睡多長時間,而是你能不能睡夠4—5個睡眠周期。
“達芬奇睡眠法”中,就將1.5個小時稱作一個睡眠周期,在這個周期里,我們會經歷一次由淺睡到深睡,再到淺睡的過程。
當我們設定這樣一個睡眠時間時,就會在人腦的淺睡期間被叫醒,醒來時的我們也會感到神清氣爽。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說,睡了8個小時,反倒不如7.5個小時更精神的原因。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大家可以嘗試睡1.5的整數倍,比如說6個小時、7.5個小時,在不斷嘗試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睡眠周期。
三、睡前做套安神操
央視頻曾經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的副院長,給大家教了一個按摩耳部的安神操。
因為身體的五臟六腑都在耳朵上有對應的位置,通過按摩耳朵,能達到改善臟腑氣血的作用。
安神操共分為三步:
第一步:搓搓耳朵邊
剪刀手搓耳根,耳前耳后都有耳部的淋巴,揉搓會有排毒的作用。
第二步:提提耳朵尖
用食指和拇指揉按耳朵的三角窩,揉按10下左右,向上、向外拉耳朵尖。
第三步:揉揉小耳垂
環揉耳垂,揉十幾下后往下牽拉。
每天睡前來幾組,嘗試著改善自己的血液循環,從而安心寧神。
叔本華曾說:睡眠是一切健康和精力的源泉,與其為明日的瑣事擔憂,倒不如在今晚先睡個好覺。
好好睡一覺,不僅能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也能放松原本緊張焦慮的情緒。
精神好了,不僅心情舒暢,做事的效率也會提高。
人到中年就知道了,相比更多的名利財富,好好睡一覺,才是人間最大的奢侈。
好的睡眠,不僅養身養心,更重要的,是會養命。
所以,還在手機前讀文章的你,不妨從今天開始,早點放下手機,盡快驅散煩惱,早日入眠。
Hot Events
讓每一次閱讀都有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