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的唐長安城,不僅是國際化的都市,更是當(dāng)時佛教的中心,擁有上百座佛寺,幾乎每個里坊都有佛寺。
唐長安城著名的寺廟如大慈恩寺、大興善寺、大薦福寺、大莊嚴寺、青龍寺、西明寺、罔極寺等,如今大多還有部分留存,觀摩這些寺廟遺址的時候,得以窺見當(dāng)年的勝景。
而在長安城南的樊川兩側(cè),也分布著多座佛教寺院,統(tǒng)稱“樊川八大寺”,如興教寺、華嚴寺、香積寺、牛頭寺、禪經(jīng)寺、觀音寺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離長安城不遠的終南山北麓,也是佛教的圣地,每個峪口和奇峰上幾乎都有佛教的印記,如灃峪口的凈業(yè)寺、豐德寺和南五臺等上百座寺院。
至今,秦嶺北麓依然有不少當(dāng)年寺廟林立,香火不絕。
這其中,終南山南五臺的腳下,隱匿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彌陀古寺。彌陀古寺內(nèi)有兩株枝干高大的玉蘭樹,一紅一白,宛如一對深情相擁的夫妻,它們被人們稱為 “夫妻玉蘭樹”,也堪稱古剎奇觀。
彌陀古寺歷史上這里曾繁盛一時,香火不斷,原來是南五臺登山的必經(jīng)之路,后來南五臺景區(qū)建成,登山入口東挪,這里的小路幾乎廢棄。這座古寺便隱于秦嶺的青山綠水之中,鮮為人知。
據(jù)地方古樹名木記載,南五臺彌陀寺內(nèi)的兩株玉蘭樹樹齡已有 320 多年,也有說法稱其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相傳彌陀寺最早建于隋唐時期,這兩株玉蘭樹可能自那時起就已存在,見證了古寺的興衰變遷。
南五臺是佛教名山,隋唐時期佛教興盛,寺廟眾多。這兩株玉蘭可能是當(dāng)時的高僧所植,承載著佛教的文化內(nèi)涵和精神象征,歷經(jīng)千年依然繁花似錦,成為了佛教文化與自然景觀相結(jié)合的典范,當(dāng)然,也有傳說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化身而成。
而且,玉蘭樹是秦嶺的原生樹種,南五臺的千年玉蘭可能是自然生長而成,周邊的一些玉蘭樹可能是它的實生苗。
彌陀古寺的玉蘭花最佳觀賞期為 3 月中旬至 4 月初,花期僅 20 天左右。
交通指南:自駕可經(jīng)西康高速到太乙宮,向南上環(huán)山公路,向西行駛約 1 公里抵達;或走西戶高速直接到達。乘坐公共交通,可乘地鐵 2 號線到韋曲南站 B 西南口出,換乘公交 730 直達景區(qū)。
門票信息:南五臺景區(qū)旺季(3 月 1 日 - 11 月 30 日)成人 45 元 / 人、學(xué)生 22 元 / 人;淡季(12 月 1 日 - 次年 2 月底)成人 25 元 / 人、學(xué)生 12 元 / 人5。
拍攝技巧:可低角度仰拍,以天空為背景,避開人群;利用側(cè)光拍攝,突出花瓣紋理。
無論是300年還是千年,南五臺山彌陀古寺的玉蘭樹終究還是經(jīng)歷了風(fēng)雨,保留到了現(xiàn)在,“一束玉蘭花,賞盡天下春”,不畏春寒,盡顯孤高與優(yōu)雅的玉蘭花,儼然是早春賞花中的獨樹一幟。
這個三月,不妨去南五臺探尋一下,獨屬于秦嶺山中古寺廟+玉蘭花的禪意與浪漫。(圖片來源:西安博物文化、西安文旅、駿途旅游、美麗五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