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黃金價格節節上漲,民眾對于采購黃金的熱情在不斷上升。黃金對于我國民眾有著特殊的收藏愛好,覺得黃金作為稀有金屬,本身量就很少,可以作為保值增值的最佳藏品。另外新科技的芯片對于黃金的使用需求增加,黃金還有了新的使用價值。
但是黃金購買了之后,使用范圍實在是太小了。除了做首飾之外,好像沒有其他的用途。但是現在民眾善于創新,又已經發現了黃金的新用途,又能收藏保值,又能在實際生活中使用,多好啊。而且使用起來,又是多壕??!
在婚戀市場,目前在訂婚和結婚時,又開始流行了“黃金婚書”,這個新做法真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整體都是純金制作的,比過去的紙婚書、絹婚書好多了,耀眼亮人。現在50克的黃金婚書要價3.5萬,其實算一算比金店的首飾價要低一些。既有紀念意義,也有實用價值。同時在婚禮現場也相對能夠驚艷四方。
其實在制作方面也不是很難,先制作一個模子,按照婚書內容,制作出陽文字。然后就可以將黃金弄薄之后持續敲敲打打,最終蓋在模板上,讓字嵌入其中就變成了黃金婚書。黃金質地較軟,打成一份黃金婚書也比較容易,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創意。
另外,現在還有人用黃金打造火鍋,重慶一男子用1千克的金磚打了一口鍋,黃金純度高,延展性非常好,一口鍋完成之后,上稱一稱跟原來的重量相差無幾。于是放在小爐子上倒上清水,準備涮火鍋。
不過如果仔細觀察,象征意義大過實用意義,一方面就是鍋太小,個頭那么小,涮肉也算不了幾片,涮菜也算不了幾根。另一方面也只能用清水涮點青菜,也沒敢加麻辣鍋底呀?,F在的人生活富裕了,就構造出各種奇思妙想。那確實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一般哪個人家能豪橫的有1千克的金磚呀?另外即使有,誰又能想起來把它打成一口鍋來涮菜呢?
不過未來會不會一些高檔飯店,也開始做這個這樣的創新呢?說實話,在過去皇帝老子家,也沒有過這么豪橫!歷朝歷代的記憶中有金碗,但是還真沒有看到金鍋。同樣金碗也是象征意義大過實用意義,至少德先生沒有看到用金碗吃飯的歷史記載。
那么去哪里買黃金才最劃算呢?德先生不斷建議,去銀行買最劃算。不論是直接去銀行買投資金條,還是去銀行參加“積存金”計劃,滿滿定存攢黃金,都是劃算的。銀行買實物黃金,基本上是在當日國際黃金掛牌價上,加價在每克15元之內。對比金店的金飾價格,那每克最少能少百元之上。
銀行買大量黃金,例如一次性50克以上,可能是最劃算的途徑了。假如結婚,做金鐲,一次性買黃金,一定要去銀行。黃金被開發出各種實用用途,確實挺好。咱們古代還有錯金的傳統工藝,例如在新朝王莽的古錢中就經常能看到。
如果開發婚書的字可以用錯金技術,以白銀為底,黃金為字,可能成本更低,展示出來效果會更好。大家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