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新造車的壞消息越扯越嚴重,在解散研發團隊之后,又傳出工廠已停擺,而去年還有數家新造車陷入困境,這意味著新造車的倒閉潮不再是說說而已,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新造車已到了結束的時候了,誰會剩者為應該在今年就能看到了。
當年新造車誕生的時候,他們曾揚言改變汽車行業,隨后數年時間,他們也曾取得輝煌的成績,幾家新造車發展得紅紅火火,似乎他們都有望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特斯拉,然而2024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達到高潮的時候,恰恰也是新造車開始退潮的時候。
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24年上半年逐漸達到頂峰,占國內新車市場的份額超過五成,那時候媒體甚至嘲諷燃油車已成為少數派,新能源汽車將徹底取代燃油車,燃油車時代在中國市場將很快結束。
然而媒體的喧囂余音未了,燃油車就在2024年四季度大力度反攻并取得成效,寶馬汽車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寶馬汽車的周銷量從低谷時的周銷量7000多輛迅速回升到周銷2萬輛以上。
燃油車的猛烈反擊,最終在2024年最后兩周的銷量中,將新能源汽車的份額擠壓至42%左右,燃油車可以說是大獲全勝,即使今年3月份頭兩周新能源汽車反彈,占比仍然未能突破五成。
另一方面則是新能源汽車強者恒強,以及傳統汽車企業大力度進攻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一哥在2024年銷售了40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占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份額近35%,其他諸多新能源汽車企業分享剩下的份額。
傳統汽車企業吉利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異軍突起,數年前它還不入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前十名,到了去年底以來,它已位居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二名,月銷量達到10萬輛,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88.8萬輛。
如此情況下,新造車進一步被擠壓,2024年新造車當中銷量最高的一家,它的汽車銷量也只有50萬輛,這樣的銷量與諸多傳統汽車企業存在較大的差距,甚至還不入國內汽車品牌銷量前十名。
相比之下,媒體屢屢唱衰的日系車,即使是銷量衰退嚴重的日產,2024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仍然達到69.6萬輛,遠比這些新造車的銷量高得多。
汽車行業是非常看重銷量規模的行業,只有達到一定規模才能生存,畢竟汽車制造、汽車售后服務都需要耗費巨量資金維持運轉,而新造車的銷量規模偏小讓他們至今還得為生存而努力。
隨著外資汽車企業醒覺,外資汽車企業今年在國內市場發起了新一輪的價格戰,估計他們就是看到了這些新造車企業當中大多數都扔處于虧損當中,而外資車在海外市場獲得豐厚利潤,撐得起在中國市場的價格戰,通過拼消耗實現剩者為王。
再加上這些新造車其實從2016年發展至今也有9年時間了,事到如今,投資者對他們的態度已相當審慎,他們自身業務沒有取得盈利的話,已很難獲得投資者的資金支持,如此情況下,部分已耗光資金的新造車倒下也就在清理之中,相信還會有新造車倒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