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記得點擊星標,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們哦!
快收藏!
在臨床輸液治療過程中,合理用藥至關重要。一些看似平常的藥物組合,若在同一組輸液中使用,可能會引發嚴重后果,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那些不能在一組使用的臨床處方,以及背后的原因。
1、處方:生理鹽水 100ml + 奧美拉唑 40mg + 維生素B6 0.3g
結果:輸液逐漸變成黃色,最后變成黑色。
分析:奧美拉唑是一種堿性藥物,能升高生理鹽水的PH值;維生素B6又名鹽酸吡多辛,含酚羥基,注射液PH值為3~4。
混合液變色可能是維生素B6的酚羥基在堿性條件下被氧化的緣故,所以不應在同一瓶輸液中配伍。
特別提醒:奧美拉唑注射液不應與其他藥物混合或在同一輸液裝置中合用。
2、處方:5%葡萄糖250ml +10%葡萄糖酸鈣 + 地塞米松磷酸鈉5mg
結果:生成不溶性鈣鹽沉淀。
分析:葡萄糖酸鈣禁止與枸櫞酸鹽、可溶性碳酸鹽、磷酸鹽及硫酸鹽配伍,否則生成不溶性的鈣鹽沉淀,危及生命。
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的輔料為:丙二醇、亞硫酸氫鈉、無水亞硫酸鈉、依地酸二鈉。
10%葡萄糖酸鈣與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3、處方:20%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磷酸鈉10mg
結果:可能出現甘露醇析出結晶現象。
分析:甘露醇為一種組織脫水藥,地塞米松有抗炎作用,兩者配伍有利于消除水腫。
因20%甘露醇為過飽和溶液,聯合應用其他藥物時,可能會因新的溶質和溶媒加入而改變甘露醇的溶解度而析出甘露醇結晶。
甘露醇遇冷易結晶,故應用前應仔細檢查,如有結晶,可置熱水中或用力振蕩待結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當甘露醇濃度高于15%時,應使用有過濾器的輸液器。
4、處方:25%葡萄糖40ml+西地蘭0.4mg+呋塞米20mg,靜脈注射
結果: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
分析:呋塞米為一弱酸強堿鹽,PH為8.5-10,禁止與酸性液體配伍使用,在酸性環境下(25%葡萄糖PH3.5-5)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危及生命。可25%葡萄糖+西地蘭、NS+呋塞米,分開靜脈注射。
呋塞米注射液:為加堿制成的鈉鹽注射液,堿性較高,故靜脈注射時宜用氯化鈉注射稀釋,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釋。
呋塞米含有磺胺基團,對磺胺藥和噻嗪類利尿藥物過敏者,對呋塞米亦可能過敏。
5、處方:葡萄糖250ml+維生素K1注射液40mg+維生素C 3.0g
結果: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維生素K1療效降低。
分析:維生素K1注射液為臨床常用的促凝血藥物。
維生素K1為醌類化合物,具氧化性;維生素C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與醌類藥物維生素K1混合后,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從而使維生素K1療效降低。維生素K1注射液和維生素C注射液放置一段時間后,維生素K1被完全破壞。
維生素K1注射液藥品說明書:與維生素C、維生素B12、右旋糖酐混合易出現混濁。
6、處方: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
結果:呼吸抑制。
分析: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克林霉素均能與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前膜上的鈣結合部位結合,而阻斷乙酰膽堿的釋放,產生神經肌肉接頭阻斷作用。聯合應用時對肌肉神經阻斷作用加強,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危及生命,故合用時一定注意。
一旦發生呼吸抑制情況,應立即注射氯化鈣以對抗。
7、處方:3:2:1注射液 500ml + 酚磺乙胺注射液 0.25 sig ivgtt
結果:幾分鐘后溶液顏色變紅。
分析:酚磺乙胺能使血管收縮,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也能增強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促進血小板釋放凝血活性物質,縮短凝血時間,達到止血效果。
3:2:1注射液含碳酸氫鈉34ml,溶液呈堿性,與酚磺乙胺合用,由于酚磺乙胺含酚羥基,與堿性藥物配伍易氧化變色,變色點PH為6.7,故兩藥合用易至酚磺乙胺變色降效。
8、處方:5%葡萄糖注射液 + 三磷酸腺苷二鈉注射液20mg + 輔酶A注射液100u + 維生素B6 100mg
結果:混合后產生沉淀。
分析:臨床上較多地使用注射用輔酶A 聯合其他輔酶類藥物如三磷酸腺苷二鈉、肌苷等組成能量合劑進行輔助治療,以提高冠狀動脈硬化、心肌梗死、急慢性肝炎、原發性血小板較少性紫癜等疾病的療效。
三磷酸腺苷二鈉,在PH8~11時穩定,遇酸性則產生沉淀,維生素B6為水溶性鹽酸吡多辛,PH 3~4,可使三磷酸腺苷二鈉產生沉淀。故避免在同一容器中靜滴。
5%葡萄糖注射液+輔酶A+三磷酸腺苷二鈉+肌苷:室溫下放置超過4h,pH、不溶性微粒、含量及有關物質均發生明顯變化,配伍溶液應于4h內使用完。
9、處方: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 + 氟羅沙星注射液 0.2 sig ivgtt
結果:幾分鐘后溶液形成白色混濁沉淀。
分析:氟羅沙星注射液藥品說明書:忌與氯化鈉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合用。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環丙沙星注射液可用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
氟羅沙星注射液是利用氟羅沙星結構中既有酸性基團,又有堿性基團,能與氨基酸生成可溶性鹽而制成的,在電解質溶液中因同離子效應而使溶解度減小,致使形成的微粒在短時間內凝聚而生成沉淀。另外,氟羅沙星為氟喹諾酮類,含喹啉環骨架基本結構,而且含有3個氟原子,該結構與氯離子結合會發生整合反應,生成大分子整合物沉淀,影響藥物含量,治療作用減弱。
臨床使用時,氟羅沙星注射液切忌與含有氯化鈉的注射液配伍。即忌與氯化鈉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合用。本品也不宜與其他藥物混合使用。
配制輸液時應稀釋于5%葡萄糖250~500ml注射液中,避光緩慢靜脈滴注,一次0.2~0.4g,每天1次。本品靜脈滴注速度不宜過快,每0.2g滴注時間至少為45~60min。
氟羅沙星除受氟離子影響外,溫度、光線也有一定影響。氟羅沙星與5%GS注射液配伍,日光照射20分鐘以后,原無色澄清液體變為淡紫色,故氟羅沙星注射液應避光保存。
圖文來源:藥評中心
編輯整理:護理傳真 責任編輯:張昕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