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記得點擊星標,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們哦!
按規定核定疾控機構人員編制并足額配備。
3月11日,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上發布了《關于推動疾病預防控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從重塑體系、完善機制、提升能力、建設隊伍、強化支撐等5個方面,明確了20項任務,加快推動全省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
圖源:安徽省衛健委官網
《實施意見》在完善人員激勵機制方面,明確:健全疾控人才隊伍薪酬保障和激勵制度。按照“兩個允許”要求,科學合理確定疾控機構績效工資水平。在優化人才評價使用方面,要求:對長期扎根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的,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優化崗位結構,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提高疾控機構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
一、改革重塑疾控體系
《實施意見》明確,安徽將改革重塑疾控體系,強化疾控機構核心職能,建設皖北、皖中、皖南省級區域公共衛生中心,發揮輻射支援與示范帶動作用。做優市縣疾控機構,穩妥有序推進疾控中心與衛生監督機構整合。推進疾控機構標準化建設,到2027年,市縣標準化率達到85%。
同時,強化醫療機構疾控職能,將疾控工作履職情況納入醫院等級評審和績效考核。落實公共衛生或預防保健科室規范化要求,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設立公共衛生科等直接從事疾病預防控制的科室,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人員占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低于25%,至少配備1名公共衛生醫師。
二、完善傳染病防控機制
《實施意見》指出,安徽將完善傳染病防控機制,建設省市縣監測預警中心和省統籌區域傳染病監測預警信息平臺,會同相關部門建立數據采集、共享和疫情信息通報機制,實現全省公共衛生數據匯聚融合、智能分析與共享。建立涵蓋法定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發突發傳染病、臨床癥候群、病原微生物、病媒及宿主環境、輿情和社會感知等內容的多渠道智慧化監測網絡。
同時,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建立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制度,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設立專兼職疾控監督員。
三、全面提升疾控能力
《實施意見》聚焦全面提升疾控能力,從風險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檢驗檢測、應急處置、傳染病救治、行政執法、重點傳染病防控、公共衛生干預、健康宣教這9個關鍵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
明確要求:構建疾控機構、醫療機構、高校、科研院所、海關等組成的公共衛生實驗室網絡,實現檢測數據實時共享。加快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實現全省傳染病疫情“應急指揮一張圖”。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推進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建設,建設1個省級、2個區域性中西醫結合傳染病救治基地。健全衛生健康行政執法體系。
具體任務如下:
提升風險評估能力。構建衛生健康、疾控、教育、農業農村、林業、海關等多部門風險評估和會商工作機制。建立平急結合的傳染病疫情風險評估制度,開展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聯合風險評估。開發智慧化風險評估工具。強化風險評估人才培養,開展能力提升培訓。到2027年,形成機制完善的風險評估工作體系。
提升流行病學調查能力。健全衛生健康、疾控、公安、工業和信息化、通信管理等多部門協同的流調平急轉換工作機制,提高流調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強流調隊伍建設,探索市縣首席流調員和鄉鎮流調協管員制度,到2027年,全省具備獨立流調能力的專業人員不少于1000人。
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建成省疾控中心新P3實驗室,建設國家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安徽中心、國家重大疫情確證重點實驗室,增強“一錘定音”檢驗鑒定能力。構建疾控機構、醫療機構、高校、科研院所、海關等組成的公共衛生實驗室網絡,實現檢測數據實時共享。
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加快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實現全省傳染病疫情“應急指揮一張圖”。完善傳染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預案。健全防控應急物資儲備制度,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和平急轉換機制建設。推動鄉鎮衛生院建設公共衛生應急工作站。推進傳染病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強國家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伍(安徽),各市組建10人以上的快速反應小分隊,各縣(市、區)建立4人以上的基層綜合應急分隊。
提升傳染病救治能力。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建成省及區域性傳染病防治基地,推進各市傳染病??漆t院和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傳染病獨立院區建設,強化綜合、兒科、呼吸等重癥救治床位建設。挖掘華佗醫學、新安醫學疫病防治經驗,推進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建設,建設1個省級、2個區域性中西醫結合傳染病救治基地。
提升行政執法能力。健全衛生健康行政執法體系,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加強衛生監督協管。建立公共衛生和傳染病防治監督專家庫,加強業務培訓,規范執法行為,探索電子監管等非現場執法方式,提升執法效能。衛生監督機構按規定配備執法車輛、取證工具、執法裝備等,保障業務用房。
提升重點傳染病防控能力。實施艾滋病防控質量提升行動,全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1%以下。推進結核病綜合防治,到2027年實現無結核社區建設縣(市、區)全覆蓋。加快血吸蟲病消除進程,力爭到2028年全省所有流行縣(市、區)達到消除標準。推進丙肝主動檢測、規范治療和隨訪管理。鞏固消除瘧疾成果。強化新冠、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多病同防,完善流行季應對措施。
提升公共衛生干預能力。實施預防接種服務提質行動,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率達到100%。維持高水平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到2030年全省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超95%。完善環境健康綜合監測網絡體系,保持碘缺乏病、飲水型砷中毒消除狀態,提高飲水型氟中毒控制水平。加強對近視、肥胖等學生常見病及健康危險因素監測。強化重點場所消毒監測與評價。加強職業衛生、放射衛生、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營養健康、傷害監測及重點慢性病早篩干預和分類管理。
提升健康宣教能力。建立平急結合的疾控信息發布、健康科普和社會宣傳動員統籌推進工作機制。廣泛普及疾控政策和科學知識,教育部門將健康教育納入教育教學體系,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納入從業人員培訓內容,基層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對居民、患者的科普宣傳和健康指導。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隊伍建設是疾病防控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實施意見》提出,在培養充實人才隊伍方面,大力培養造就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將疾控人才培養納入江淮英才計劃醫療衛生平臺統籌安排。實施公共衛生分領域分層級首席專家制度。試點公共衛生醫師規范化培訓,開展常態化和重點能力專項培訓。探索建立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醫療機構臨床醫生交叉培訓制度,推動醫防人才雙向流動。開展定向公共衛生醫學生培養項目。按規定核定疾控機構人員編制并足額配備。
在優化人才評價使用上,全省需健全符合疾控工作特點的人才評價和使用機制,建立符合衛生健康行政執法特點的職業晉升和交流制度。完善職稱評審標準,堅持分層分類評價,合理設置論文和科研成果條件,突出貢獻、能力和業績,調整不合理的學歷和資歷要求,減少獎項和人才稱號等限制性條件;對長期扎根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的,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優化崗位結構,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提高疾控機構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擴大疾控機構用人自主權。
在完善人員激勵機制方面,健全疾控人才隊伍薪酬保障和激勵制度。按照“兩個允許”要求,科學合理確定疾控機構績效工資水平??蒲腥藛T按規定獲得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但不受核定總量的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相關科室人員收入應不低于所在醫療機構人員平均工資水平。
五、加大支撐保障力度
強化信息化支撐
加強疾控信息化標準治理,建立全省疾控信息化應用建設標準、數據標準和互聯互通標準。建立省級疾控大數據中心,健全疾控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障機制。疾控、教育和海關等部門要加強信息共享,不斷提高傳染病疫情早發現能力。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探索“互聯網+”健康干預服務模式。
強化科技支撐
以省預防醫學科學院為龍頭,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醫療機構為骨干,打造一批科技創新支撐平臺,提升疾控科技研發與轉化應用能力,發展公共衛生領域新質生產力。用好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政策,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強化交流合作
加強區域性重大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協同防控,積極參與長三角區域聯防聯控、湖區五省血吸蟲病聯防、瘧疾五省聯防等區域合作。開展與周邊國家、國際組織、高校交流合作。
圖文來源:安徽省衛健委
編輯整理:護理傳真 責任編輯:張昕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