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3月23日(小新)當你走進超市,是否已經在蔬果區看到那些紅艷艷的法國西紅柿、香氣撲鼻的甜瓜?春天來了,陽光明媚,這些“夏日氣息”的水果和蔬菜確實讓人難以抗拒,尤其它們還標著“法國原產”。
但等等——別急著下手!這些“本地”果蔬其實并非真正應季。今天我們就來告訴你,為什么現在還不是購買這些“夏季果蔬”的最佳時機,即便它們看似產自法國。
【法國果蔬“搶跑”背后的真相】
超市貨架上的西紅柿、黃瓜、茄子甚至甜瓜,怎么三月就出現了?難道它們變“早熟”了?
其實,這些法國出產的西紅柿和其他果蔬,很可能都生長在加熱的溫室里。按常理,法國的西紅柿自然成熟季節應在6月至8月,黃瓜、茄子、南瓜等夏季蔬果也應如此。即使在夏天,部分果蔬也可能在非加熱的溫室中種植,靠陽光自然成熟。
【甜瓜更“反季”,碳排放更嚴重】
對于甜瓜來說情況更糟。“如果你在三月就買到法國甜瓜,那幾乎肯定是用加熱溫室催熟的。甜瓜這種作物,原本應在充足的夏季陽光下自然生長,而非靠人工環境。”農業氣候學專家塞爾日·扎卡(Serge Zaka)解釋說。
冬末或初春時購買這些“反季蔬果”,意味著你支持的是高碳排的農業模式。這些溫室大多依賴天然氣或石油加熱,90%的能源仍為化石燃料,產生大量溫室氣體,直接加劇氣候變暖。
“眼下你在超市看到的大多數‘法國蔬菜’,其實都來自這種化石能源加熱的溫室。”扎卡強調。
【氣候變化也在悄悄改變季節性】
專家表示,隨著氣候變暖,未來一些作物的種植時間會被自然提前。“很快,我們在法國自家庭院種植甜瓜的時間會比現在提前一到兩周。”但這屬于長期氣候變化帶來的緩慢轉變,和目前的“反季生產”完全不同。
如果不是法國本地的,當前市面上的西紅柿、甜瓜多來自摩洛哥或西班牙南部,那里春季氣溫更高,能在露天或非加熱溫室下自然成熟。
“隨著北非地區氣候持續變暖,冬春季節摩洛哥的西紅柿、黃瓜、茄子等作物越來越適合提早種植。”扎卡補充道。
所以,現在你在法國超市里看到標著“摩洛哥產”或“西班牙產”的甜瓜、西紅柿,確實是當地的“應季產品”。但需要跨國運輸來到法國,這同樣帶來了碳足跡問題。
【社會與經濟層面也有影響】
“如果消費者不去購買摩洛哥或西班牙的西紅柿,實際上也是在支持本國農業。”扎卡強調,相較之下,法國農業的勞動條件和工人權益普遍優于南歐或北非部分地區。
“‘本地’這個詞其實因人而異。”扎卡解釋,比如住在法國南部的佩皮尼昂市,買西班牙西紅柿可能比買法國布列塔尼產的西紅柿更‘本地’,因為距離更近、運輸更短。
甚至從環保角度來看,買在摩洛哥陽光下自然成熟的西紅柿,也比購買法國加熱溫室下催熟的‘本地西紅柿’更環保。
【怎么判斷蔬果是不是溫室催熟?】
消費者該如何分辨呢?首先要關注季節。三月買到的法國西紅柿幾乎不可能是自然成熟的。此外可以留意包裝信息,比如有些會特別標注“普羅旺斯陽光下成熟”,意味著露天或非加熱溫室生產。
扎卡還提醒:“如果攤位上有多種品類的西紅柿,比如傳統品種、小番茄、長型番茄等,那通常是應季的表現。反季蔬果往往只有‘單一品種’、大小一致、味道單調。”
【當前真正的“季節蔬果”有哪些?】
此時正值冬末春初,真正適合食用的時令蔬菜包括:韭蔥、胡蘿卜、土豆、洋蔥、蘑菇、甜菜根、歐洲防風草(panais)、各類南瓜、菠菜、芹菜、櫻桃蘿卜(春季新上市)、而水果方面,蘋果和梨依然是這個季節的主角。
未來:或許我們需要“碳足跡標簽”
扎卡建議,未來理想的做法是推廣類似“Nutri-Score”的“碳足跡評分”標簽,讓消費者了解每個產品在生產、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水平,從而更理性地選擇購買。
不過,眼下這仍未成為政府政策的重點議題。
文|小新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