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是淡水魚中極為經典的肉食性魚類,能吃而且生命力極強,如果養魚塘里有這么兩條,會對魚類資源造成災難。在釣肉食性魚類時,基本都是找魚而釣,而不是通過打窩垂釣。其實黑魚的釣法比較簡單,關鍵還在于找到黑魚上。如何找到黑魚,大致有這樣三種方法,分別是釣曬,釣巢,釣籽。
一、釣曬
我們都知道魚類是變溫動物,體溫跟水溫相差不大,水溫高時體溫就高,體溫高時活性就比較充足,這樣才有體力和速度進行覓食。在春季有這樣的氣溫特點,氣溫雖然是逐漸升高的,但是水溫的升高是比氣溫升高延緩的,而且會有上層水比深水層暖和的現象。所謂釣曬,指的就是釣曬太陽的黑魚,在春季時黑魚為了覓食,需要上浮到暖和的上層升溫,然后才能正常覓食。所以春暖花開時,在一些水草等障礙物區域,總能看到浮在水表的黑魚。
曬太陽的黑魚比較容易發現,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黑魚也會探頭出來,并且不限季節。黑魚有極強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對低溶氧的忍受能力,這種能力是因為黑魚的魚鰓是退化的,通過魚鰓根本就不能獲得充足的氧氣,所以黑魚需要頻繁浮出水面吞食空氣,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氧氣,所以說黑魚是會淹死的一種魚類。黑魚探頭呼吸時,也會暴露自己的位置,這也是找到黑魚的一種好方法。不過跟曬太陽的黑魚是不同的,經常就是探頭出來,不是那么容易被發現。
二、釣巢
黑魚有筑巢的習性,而且從晚春開始到秋季都是繁殖期,這跟多數淡水魚是不同的,一年多次繁殖。黑魚在繁殖期是成對出現的,會在水草等障礙物區域筑巢,黑魚的巢穴大致有臉盆大小的一個草洞,這個草洞跟天然的草洞是有區別的,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草洞周圍的水草莖稈是被咬過的,也就是說草洞是黑魚清理出來的。或者說比天然的草洞更加規則,顯得更圓一些。一對黑魚會在巢穴中產卵,在魚卵孵化出來之前都會守在附近,這樣也能找到黑魚的位置。
三、釣籽
如果發現可能是黑魚巢穴的草洞,變得不那么規則,說明黑魚已經不在這里了,小黑魚已經成群游動了。小黑魚的食物主要是水蚤等動物,這些東西都在淺水出沒,所以在有黑魚的水面經常可以在離岸距離很近的地方發現一群偏紅色的小黑魚,一對黑魚絕對守在附近。找到了黑魚就非常好釣了,因為黑魚有護籽、護巢的特性。可以使用比較硬而且結實的魚竿,甚至是竹竿也行,搭配上耐磨而且皮實的PE線,魚鉤要大而且鋒利,一定要使用寬門有倒刺的,掛泥鰍、小魚等東西在找到黑魚的附近逗釣,黑魚出于保護巢穴或者魚籽的原因,很快就會對活餌進行攻擊。
黑魚中鉤之后一定要急速拉出水面,要是鉆到水草等障礙物區域就比較難弄上來了,這是為何一定要使用比較硬的魚竿的原因。個人經驗來看,釣籽是最簡單而且有效的,一般雄魚先上鉤,然后才是雌魚。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