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一輛救護車呼嘯著進入了醫院,車上的男子已經陷入深度昏迷,昏迷前曾有單側肢體不聽使喚、嘴歪眼斜、頭暈的現象,醫生初步懷疑腦血管意外。
在進行檢查后,最終確診腦梗,但因為送醫不及時,經過2個多小時的搶救后,還是沒能挽回患者的生命。
經了解,患者姓胡,今年42歲,雖然不吸煙不喝酒,卻是個資深的“油炸食物”迷,蘸著各種各樣的蘸料吃,日日不重樣,好不自在。
于是,老胡年輕時,就被冠上了肥胖、高血脂的“特征”,因為身體沒有任何不適,所以老胡一點都不在意,該吃吃該喝喝。
病發當天吃完晚飯,老胡躺床上玩手機,突然覺得頭暈、左側手腳麻木,本來沒有在意,結果半邊身體都開始麻木,還出現了說不出話、嘴歪眼斜的現象。
等到在廚房忙完的妻子時,老胡已經陷入了深度昏迷,妻子趕緊打了急救電話,結果因為送醫不及時,釀成了這樣的后果。
1
醫生提醒:
2種食物再吃,小心血管堵死
1、油炸食物
像老胡這樣,經常吃油炸食物,會使血液中甘油三酯、膽固醇含量增多,升高血脂,形成血栓,易使血管堵塞。
另外,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的同時,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也會降低。
在動脈壁出現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減少頭部血液的供應,誘發腦梗。
2、各種醬料
醬料以色香美味俱全深受大家喜愛,但其中含有的鹽分是不容忽視的,有數據顯示,有大約10%的心腦血管疾病都與鹽分攝入超標有關。
當有大量的氯化鈉進入體內,會使血壓升高。
而長期的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內皮,導致攝入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更容易在血管壁的皮損處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堵塞,誘發腦梗。
2
身體有3個異常,說明腦血管堵塞嚴重,占1個,最好檢查一下:
1、單側肢體麻木
單側的肢體麻木、無力、嘴角下垂、流口水,是單側頭部供血不足影響到大腦肢體的調節能力引起的。
2、頭暈
頭暈、頭痛、眼花繚亂甚至意識喪失,都是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引起的,一般為反復的短暫性頭暈,極易被忽視。
3、說不出話
這是語言交流與精神傳達能力出現短暫障礙引起的,具體表現有說話結巴、說話含糊不清,甚至說不出話。
3
預防腦梗,
飯后3件事不能做:
1、吃完就洗澡
剛吃過飯時,體內各個器官的血液減少,如果立即洗澡,會使全身血管擴張,皮膚的毛孔也會全部打開,使血液流速突然加快或刺激血管收縮,易發生猝死。
2、吃完就睡覺
剛吃完飯,整個胃部是充盈的,這時,血液會流向胃部,促進食物的消化,導致腦部的血液減少,易使人犯困。
如果馬上躺下睡覺,會減慢身體代謝速度,使腦部的血液更少,易誘發腦梗。
3、吃完就運動
“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剛吃完飯是不適合運動的,因為年齡的增長,會使心臟功能退化、血管硬化。
如果飯后立即運動,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血壓波動,增加腦梗的發生率。
除此之外,生活中還要注意做好這3件事:
第1件:喝茶水
預防腦梗必須多喝水,除了喝水,還可多喝些茶,有助于促進脂質分解、排出,并軟化血管。
第2件:注意心態平和
多項研究結果表明,長期處于易怒、緊張等情緒中的人,更容易形成動脈硬化。
因為這些情緒會加速血液循環,使心跳變快,高壓血長期沖擊血管壁,會使動脈內膜出現機械性損傷。
導致血管中的代謝垃圾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栓的形成率,易誘發腦梗。
因此,要注意保持情緒穩定,遇事先冷靜1分鐘,每天做3件感興趣的事。
第3件:動一動
1:踮腳
踮腳時,小腿肌肉有規律的收縮與舒張,能對血管產生良性刺激。
方法:抬起腳跟,以腳尖支撐身體,2秒后落下腳跟,反復進行。每天做3次,每次5分鐘。
2:轉手腕
轉手腕能刺激六條經脈,并傳導到全身各處,有利于促進氣血運行、打通血管、舒活經絡。
方法:兩腳與肩同寬,上身正直,雙手側平舉,慢慢立腕,雙手手腕同時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
小知識——早晚溫差大,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人體抵抗寒冷時,血液會從皮下血管輸送到體內,以便于保存能量,導致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大腦的負擔加重。
寒冷還會直接刺激腦血管,使腦血管痙攣,誘發急性腦梗。因此,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