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5年前,樓市君有位叫小T朋友,賣掉老城區房子,義無反顧在科學城砸下350萬置業。
但最近樓市君聽說,他已經狠下心割肉70萬把房子賣了,準備先在荔灣租房,再買房。
從質疑荔灣,到理解荔灣,在小T身上具象化了。
當年東吹與西吹吵得不可開交,現在有人“打不過就加入”了。
|粉絲聊天記錄
壹
算下來,樓市君這位住在科學城的朋友,也是見證了黃埔樓市的“黃金歲月”。
2020年,小T以350多萬買入科學城某盤,價格3.1萬/平,算是一次撿漏。
買完沒多久,項目均價漲至3.7萬/平,一度有“坐3望4”的勢頭。
|科學城航拍
|廣州樓市發布 攝
小區有學位加持,配套也齊全,又是品牌開發商物業,素質還不錯。
2022年,小T因為換工作回到老城區上班。當時也想著過段時間就換房,無奈有兩個問題實在“無解”。
一方面,廣州老三區新房選擇又少,價格又貴。
很多樓盤普遍要賣5.5-7萬/平,就算湊到五百萬預算,也只能買套小三房。
另一方面,科學城的房子也還沒“滿二”。
房子剛入住還沒多久,想賣房必須降價+交稅,虧損實在太大了。
沒辦法,小T也只能一邊忍著上下班兩個多小時的通勤,一邊再等等看。
這一等就是三年,2022年下半年開始,科學城的房價也越來越“扛不住”了。
加上小T的小區不是熱門網紅盤,沒有那么多人關注,但還是有業主頂不住,只能低價出貨。
去年11月,同小區一套110平戶型以300萬成交,折合單價不到2.7萬/平,比五年前的開盤價還便宜一大截。
|圖源:貝殼找房
截至目前,整個樓盤掛牌量近100套,帶看成交始終沒什么起色,最近2個月才賣出兩套。
再干等下去,想賣房就更難了,小T只能果斷割肉。
最終成交價約為280萬,一買一賣,虧損至少70萬,差不多相當于總房價的20%了。
這年頭,及時止損就是賺了。
|黃埔航拍圖
|廣州樓市發布 攝
而小T的下一站,就是當年很多黃埔業主質疑的荔灣廣鋼。
據了解,小T現在的打算是先廣鋼租房住著,然后在廣鋼或者花地灣,淘個總價200多萬筍房,帶有學位殼的小戶型就行。
他說,今年年初六的時候,已經看過一些房源了,不過預算方面不符合。
但置業方向,基本是鎖定在荔灣廣鋼等板塊。
| 廣鋼新城航拍
| 廣州樓市發布攝
貳
在交流過程中,樓市君發現,小T重新置業鐵下心回歸荔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覺得廣鋼的房價底子,對比剛脫手的科學城,更厚實一些。
樓市君翻查了下市場數據,對比科學城,確實如此。
雖說這幾年,廣鋼的房價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價格回調。
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廣鋼二手行情,價格有很明顯的量價企穩現象。
比如它的成交均價,自2024年7月后,基本穩定在3.8-4.1萬/平左右。
還有成交量也是,除1月春節淡季外,二手已連續多月成交在35套以上。
|廣州樓市發布 制圖
甚至得益于板塊行情回暖,有些廣鋼業主,已經壯起膽子,開始回漲價格。
像去年底,廣鋼一周內就有10位業主上調了掛牌價,漲幅在10-100萬不等。
這些其實都在說明,廣鋼正在走出房價的調整陰影。
|圖源:貝殼找房
反觀科學城,目前它的二手行情,則還在“磨底”狀態。
成交均價至今沒有剎車跡象,甚至有向二字頭靠攏趨勢。
|科學城二手成交均價變化
|圖源:貝殼找房
就連一些網紅小區,至今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價格滑坡。
樓市君統計了下,僅過去1年時間,科學城二手小區跌得最兇的,能達到41%。
|廣州樓市發布 制圖
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使得越來越多科學城業主,不得不像粉絲小T這樣開始清倉逃離。
此前東薈城某位業主就曾對樓市君表示,原本入手就是沖著學位來的,現在孩子畢業不需要了,只想快速出掉,他擔憂后續行情會更加內卷。
小T這種前后截然不同的換房思路,從更深的市場角度來看,其實意味著以黃埔為代表的東部,和荔灣為代表的西部,在樓市上進行了“角色互換”。
叁
要知道,2020年黃埔市場火得一塌糊涂,很多買家幾乎是義無反顧集體沖向黃埔的。
他們對于當時的西部荔灣,大多數持猶疑態度。
但這兩年行情,市場熱度明顯從東部輪換到了現在的西部。
西部的熱度走強,不單單體現在廣鋼,在區域和其他板塊層面,同樣有相同趨勢。
就拿近兩個區的二手房均價來說,荔灣成交均價始終保持在3字頭以上,2024年的價格,比起2019年,基本持平。
而黃埔的二手均價,則縮水了2500元/平。
|廣州樓市發布 制圖
反映在兩個區的各個熱門板塊,也是如此。
比如科學城、知識城、長嶺居近3年的板塊成交均價,跌幅比荔灣相對較大。
換言之,荔灣各板塊的抗跌性,會更強一些。
|廣州樓市發布 制圖
這種熱度輪替的背后,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荔灣的供應小于黃埔,它的一二手價格內卷,烈度相對較小。
就拿新房來說,黃埔以舊改供應占主導,量相對比較大,周期也比較長。
而荔灣則主要以土地拍賣為主,體量相對較小,所以,荔灣每年的新房數量,普遍在4000-6000套左右,供應比黃埔少了許多。
對于二手的沖擊,不會像黃埔那么明顯。
|廣州樓市發布 制圖
另一方面,荔灣本身配套相對成熟,在市場投資屬性減弱的情況下,會有越來越多買家用腳投票回歸主城區。
相比新區黃埔,荔灣在教育、地鐵、商業擁有相對明顯的配套優勢。
再加上,這兩年荔灣也很努力,幾乎針對產業、商業、文旅、交通挨個進行了全面升級。
像這兩年,雙太古、萬象城、健康港、山姆等商業,扎堆到來。
還有路網上,荔灣也是全面發力,投入了42億修路,推進36條路橋建設、155條道路改造。
這些都為荔灣把更多的買家,重新吸引過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 廣州樓市發布制圖
也就是說,小T回歸荔灣,看似只是一個個例。
其實,其實是東部和西部,市場變化和買房邏輯的一個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