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許晉奎眼科中心捐建儀式在湛江市坡頭區人民醫院旁舉行。
該眼科中心由愛國企業家許愛周之孫許晉奎捐資9000萬元建設,將于3月底開始動工,預計2027年正式投入使用,力爭建設成為湛江市一流的現代化眼科醫療中心,為更多市民提供更優質的眼科治療服務。
捐建儀式上,許愛周家族成員許建笙代表許晉奎向湛江市坡頭區人民醫院現場認捐9000萬元,充分展現了港澳愛國愛鄉代表人士的拳拳赤子心、濃濃故鄉情。
長期以來,許愛周家族心系故鄉、樂善好施,慷慨捐建醫院、學校,積極修路架橋,資助家鄉湛江發展。自1999年起,許愛周家族堅持以每例手術2000元的捐助額度,資助坡頭區人民醫院開展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截至目前,已資助醫院成功為3000多名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
據了解,許晉奎眼科中心選址位于湛江市坡頭區人民醫院旁,總投資9000萬元,占地面積約518.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6600平方米,將配備先進的眼科診療設備及智能化管理系統。許晉奎眼科中心的落成,預計能為湛江市新增約140張床位,面向粵西地區服務覆蓋面約1300萬人。
在湛江,無人不聞許愛周之大名。
許愛周原籍坡頭博立村,上個世紀,他從小生意做起,從坡頭到赤坎、西營(霞山),從湛江到香港,勤奮經營,發展到航運、房地產、遠洋貿易,至40年代在湛江、香港均有物業。
解放時,許家早已移居香港。當時,他在湛江市共有64幢房屋,面積2萬多平方米,建國初期由湛江市政府代管。政府一直在重點保護好這批房產,并在1962年將這批房產全部歸還許愛周。
1966年許愛周逝世。他終生樂善好施,給子孫做出榜樣。其次子許士芬,孫子許晉奎、許晉乾、許晉義先后代表許氏家族鄭重聲明,在湛江市的“許愛周物業”(2萬多平方米房屋)所收租金扣除各項費用外,全部用于湛江市的公益事業。
1996年委托湛江市政府組建“湛江市許愛周物業管理委員會”,管好這批房產,以期積聚更多的資金,用于資助湛江市公益事業。
到2002年止,該會向湛江市繳納稅金人民幣132萬元,資助市公益事業人民幣372萬元。
許愛周家族情懷故里,愛國愛鄉。每當家鄉人民遇到困難時,他們必定慷慨解囊,鼎力資助。
1994年華南地區慘遭大水災,湛江市也遭受了很大損失。他們聞訊后立即為湛江市各受災單位共捐贈了267萬港元。
1996年湛江市遭受了9615號強臺風的襲擊,災情非常嚴重。為了幫助家鄉穩定群眾生活,迅速消除災害影響,恢復生產,他們給湛江市區、坡頭區、吳川市以及張炎紀念中學等單位共送來350萬港元。
為了資助湛江市的助殘事業,他們于2001年向湛江市捐贈了13萬港元。每年春節,他們都寄出數萬元專款慰問鄉村中的孤寡老人和生活貧困的群眾。
他們了解到家鄉坡頭一部分患白內障的群眾生活還比較貧困,一時籌不足2000元的手術費而蒙受失明痛苦的情況后,2000年向坡頭區人民醫院捐贈26萬(港元),請來最好的眼科專家,免費為鄉村中白內障患者做手術,使180多名年齡最長達90歲,最小才3歲,失明時間最長為12年之久的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許晉奎先生及其姐妹還不遠千里回到故里,親自到醫院探望住院的鄉親。
許氏家族熱心公益,福蔭桑梓的善舉不勝枚舉。他們還十分關注湛江文化、衛生、教育事業的發展,并為此多次慷慨解囊,捐出巨資以促發展。他們向湛江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和藝術培訓中心捐贈了107萬港元,向坡頭區文體活動中心捐資100萬元和一大批健身器材。他們還向坡頭區勞動培訓中心捐贈100萬港元用于完善該中心的配套設備。
坡頭區人民醫院原先因為醫療設備簡陋只能開展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從1993年起,許氏家族多次捐助醫院建門診大樓,購置救護車,添置先進醫療設備,折合人民幣460多萬元。現在,一座擁有4200平方米建筑面積,寬敞明亮、科室齊全、設備較為先進的國家一級甲等醫院矗立在坡頭,成為湛江市醫療急救中心網絡醫院之一。1997年,許氏家族又劃出10幢房屋并資助港幣100萬元給市第一中醫院建門診大樓。
許氏家族尤其重視家鄉的教育事業。1986年,他們劃出11幢房屋,支持湛江市創辦愛周職業高級中學,每年資助一定的教育經費。至今共資助該校人民幣310萬元。
來源:湛江發布 湛江名人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