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塌房、大V翻車,司空見慣??墒?,像司馬南這樣塌成了全網同慶的,聞所未聞,端的是“天下苦夾頭久矣”。926萬元的巨額罰單,掀開了“愛國流量生意”的冰山一角。
01
夾頭之富,超乎想象
更讓人驚訝的是司馬南的家底豐厚。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夾頭只要在收到處罰決定書十五天內繳納即可,如果確有困難,還可以申請暫緩或分期繳納。可是,夾頭兩天繳清900多萬,風輕云淡,這可不是一般的豪橫。要知道“地主家也沒余糧”,正經有錢人手頭的現金也很有限。當年張子強綁票李澤鉅,李首富第一時間給好大兒湊出的“買命錢”不過4000萬元現金。
由此可見,司馬南成天掛在嘴邊的“北京市南鑼鼓巷市民”是太謙虛了。司馬南還在事后的采訪中說,此次查處的2019年-2023年期間,MCN攏共就給了他600萬。言下之意是自己還倒貼了300萬,這就更迷了。就算那600萬一分錢沒花,倒貼的300萬又是哪兒來的?難不成是兼職送外賣賺的?
總之,司馬南很有錢,這并不是什么秘密。十多年前就在美國投了房產,至于到底多少套,網上有多種版本。網傳在京城還有一套價值5000萬的豪宅,更有“身家過億”等等。
按照北京稅務機關通報的偷逃稅款金額反向推算,司馬南2019年至2023年之間的實際收入逾5000萬,平均每年超1000萬。這不禁讓人好奇,他的“愛國流量生意”到底是怎么賺大錢的。
02
司馬南的無底線下沉,變現能力奇差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中,頭部網紅能賺大錢,不是天經地義的嗎?其實不然。流量不會自動變成錢,而是要有變現渠道的。網紅的真實商業價值,天差地別。給夾頭細細盤下賬,放得上臺面的流量變現并不成功,配不上歲入千萬的天價罰單。
流量產業的收入大致可以分平臺分成的被動收益和廣告、帶貨等主動變現。
對流量產業稍有了解的都知道,平臺流量分成的被動收入遠非想象中那么高。饒是幾千萬粉絲的頂流,撐死也不足百萬,和MCN分完賬,真到網紅個人手上的最多也就一年幾十萬。溫飽有余,甚至小康有望,距離歲入千萬的高收入有很大的差距。
業內盡人皆知,成功的專業網紅都不是靠流量分成的被動收入“躺賺”,還得靠廣告、帶貨流量轉化主動變現。這些并不是司馬南的強項。
據讀秒財經數據顯示,司馬南抖音賬號1-20S廣告報價為12.5萬,21-60S廣告報價為31.25萬,60S以上廣告報價為40萬。報價的確挺唬人的,但報價只是報價罷了?!白仄饍r,就地還錢”,實際成交的價格浮動很大,七折八扣后也要和MCN分賬。所以,真實的廣告收入遠沒有看上去那么高。
最關鍵的是,司馬南賬號的廣告雖然開價很高,數量并不多,且檔次普遍不高。不是夾頭不努力,而廣告投放的商業轉化率表現很差。司馬南折騰那么多年,從沒有過成功的爆款營銷,稍微上點檔次的投放幾乎都翻車了。強行“夾”上的酒啊、茶啊是碰一個翻一個,連他主攻的“主旋律”,營銷推廣都以慘敗告終。
2023年,號稱投資3.5億元的電影《開國將帥授銜1955》上映時,導演兼主演的唐國強找了司馬南,請他出面推廣。按說,這種主旋律作品應該是司馬南擅長的。司馬南也賣足了力氣,線上線下玩命攛掇,不惜以洪荒之力搞催淚營銷。
可是,司馬南拼了老命也沒用,該片的票房怎一個“慘”字了得。首日票房僅為19.3萬元;上映4天后,也僅獲得了可憐的總共56萬元票房,累計觀影人數未過萬。號稱幾千萬的司馬南粉絲,萬分之二的轉化率都不到。
一張電影票才幾個錢?粉絲們愣是一點面子都不給。聊以慰藉的是,不舍得花錢觀影的夾頭粉,還是肯賣力氣的。該片票房撲街后,他們還是很賣力地罵了一通“資本打壓”云云,雖然“資本”又沒攔著他們買票……
就這營銷效果,司馬南的賬號能賣出多少高價廣告?
廣告稀松,帶貨更拉胯。司馬南的直播業績在網上是“查無此人”的狀態。司馬南在兩大主流變現渠道的商業表現,可能還比不過一個20萬粉的美妝博主!
那他歲入千萬的流量收入是怎么來的?難不成都是靠粉絲打賞硬割的?連買張電影票捧場都不愿意的粉絲,打賞那么慷慨?
其實,司馬南的粉絲流量不值錢,并非秘密。他主打的就是一個無底線的下沉。內容粗制濫造,人設千瘡百孔,高端不起來?!胺疵朗枪ぷ?、赴美是工作”、“此生無悔入華夏,家在加利福尼亞”的劣跡斑斑,不是味覺高度失靈,吃不下這口熱乎的大腸刺身。高度反智到僅能生活自理的下沉市場,消費能力能高到哪兒去?所以,司馬南供給的是情緒價值,粉絲們回報的是情緒支持。空對空的空頭生意,雷聲大、雨點小。
03
司馬南的個人IP,是品牌毒藥
司馬南的正規流量變現收入,遠遠達不到歲入千萬的水平。難不成還有其他“外財”?比如說,這么大的個人IP,就不能有點天價代言費嗎?
這還真沒有。說來說去,真和司馬南深度互動的知名品牌攏共只有三個:小罐茶、西鳳酒和廣州埃安。三次失敗的商務合作鬧出了很大的動靜,給人“司馬南代言”的錯覺。其實,這三家都沒有正式請司馬南代言商品。
司馬南和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對談,號稱“激辯茶葉亂象”。場面之尬,可以用腳趾摳出三室一廳?!靶」薏琛睌登г唤锏母邇r,該怎么評價?“小罐茶、大師作”的廣告語引發“一個大師每天炒出220斤凈茶”的笑料,還不夠亂?司馬南這頭也沒好到哪兒去,在自家視頻中痛陳“茶多酚成癮和吸毒一樣”的司馬南,“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茶”,梁靜茹給的勇氣?這場翻車720度的尬聊之后,司馬南和杜國楹、小罐茶再無交集,談不上代言。
司馬南和西鳳酒,更是一場孽緣了。心疼李白,具體的情況就不說了。咱就看結果。被網友譏諷“夾香型”后,西鳳酒的品牌方斷然切割,足見這次“合作”的真相。品牌方緊急發布聲明,說是下游營銷公司擅自搞的,還正兒八經地公開規定要求下游的營銷公司,在邀請網絡大V合作時必須向總部報備。擺明了不想被“夾香型”污染的決絕態度,司馬南“代言西鳳酒”顯然是不可能的。司馬南自己還專門做了一期視頻,“沒收錢、沒代言”廣而告之,很是狼狽。
規格最高、最接近代言的,要數和廣汽埃安的“南南合作”,結果也最不堪的。2024年6月,埃安總經理古惠南不但親自接待了司馬南,還在微博上發文稱“和司馬老兄一見如故”、“期待下一次與司馬南的見面”。司馬南也喜滋滋地在視頻中宣布“南南合作”。
此時,廣汽埃安的銷量搖搖欲墜。2024年1-7月,廣汽埃安共計銷售5萬輛,同比下滑2%,遠低于全年保底目標70萬輛的20%左右。以噴比亞迪沒盈利、dis特斯拉、碰瓷蔚小理出圈的古惠南號稱“黑馬中的戰馬”,和司馬南的惺惺相惜的孤注一擲,沒能逆風翻盤,卻是順風翻車。夾頭親自體驗的昊鉑HT,銷量慘不忍睹。這款曾經月銷量峰值近千的車型,6月和7月的銷量分別下滑至502輛和673輛。2024年下半年,廣汽埃安的銷售業績加速下滑,很難看。
平心而論,市場成功關鍵還得產品自身素質過硬,“夾頭親測”車型的銷量崩塌未必是車評圈“古惠南與司馬南理念相近”的友情提醒惹的禍。但是,本來就銷售不佳的埃安遭遇口碑崩塌的雪上加霜,“南南合作”肯定不是一次成功的商業合作。最終車圈沒有迎來古總期待的“下一次見面”,卻收到了古總退休的消息。
2025年3月12日,廣汽集團公告稱同意古惠南到齡退休,不再擔任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古惠南的微博介紹已變成“汽車博主”,換上了新身份,和司馬南殊途同歸“混江湖”。10天后,司馬南被稅務部門處罰的消息接踵而至?!耙灰娙绻省钡摹澳夏稀?,皆成了江湖故人。
三次算是有點牌面的商業合作都以翻車告終,司馬南成了行走的“品牌毒藥”,商家避之唯恐不及。以至于他在胖東來的直播,竟被中斷請出。要說司馬南個人IP的商業價值很大,得先加個“-”號。
或許有人要說,黑紅也是紅,代言沒成,高額出場費還是有的。這就需要扣個細節了。即便這些品牌互動給司馬南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不在此次查處的“2019年至2023年”時間范圍內,和司馬南的歲入千萬無關。
那么,2019年至2023年期間,司馬南接了哪些大牌代言呢?一單也沒有。高額的代言費收入,只存在于想象中。這也不難理解。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2024年大眾才看到司馬南的商業合作屢戰屢敗,大牌商家的營銷部門是早就看懂了。但凡是愛惜羽毛的,壓根不會碰這位另類頂流。那些不愛惜羽毛的雜牌,能出得起多少代言費?
04
司馬南,到底是怎么賺錢的?
稅務部門的罰單坐實了司馬南的高收入,卻沒人能解釋司馬南的歲入千萬到底是哪兒來的?
司馬南高低算是個出過書的作家,難道身在網絡江湖,賺的卻是版稅收入?可是,他最近出版“著作”,還是2011年的《民主胡同40條》,查不到銷售數據,也無再版信息。顯然,司馬南對他的新老韭菜買書是不抱什么希望的。著書立說是十多年前的絕唱,不可能在“2019年至2023年”發光發熱。
開演講、辦講座賺了大錢?和同一MCN的金燦榮就靠“學術走穴”賺了不少錢,可是人家燦哥好歹是有正規學術身份的,司馬南可比不了。真要有,以司馬南的浮夸風格,還不得激動地連發幾個視頻眉飛色舞一番?可是,真沒啥網絡痕跡。
這么巨細無遺地算下來,還是看不出2019年至2023年司馬南歲入千萬的正經來源。“流量生意”在圈外人眼中頗顯神秘。其實,網紅千千萬,在圈內是個高度透明的行業?!傲髁可狻钡暮戏ㄊ杖胪緩揭簿湍敲炊?。司馬南是樣樣稀松。
司馬南扯著“頂流大V”的虎皮,真實的商業價值卻是意外的低。沒有消費力捧場的粉絲群體難以流量變現,品牌毒藥的個人IP是高端商務合作的絕緣體質,十多年沒作品的過氣作家收不到版稅。哪一樣都生不出大錢。
而且,司馬南對正規的商業變現并不積極。直到口碑徹底崩塌、輿論風向轉變的2024年,他才積極尋求品牌合作,無效掙扎了一番。如今全網都知道他賺了大錢,可是誰也說不清他的錢是從哪個合法渠道賺來的。
這不禁讓人生疑,司馬南搞了幾個殼公司、虛增成本等等的騰挪手段用盡,僅僅是為了避稅嗎?
結語
偷稅漏稅只是冰山一角
互聯網產業創造了很多合法收入渠道,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很多“灰產”、“黑產”。比如,前些年一個在網上開小店的朋友就有過一次奇遇,有人給他留言說他店里的商品看著像是日本國旗,有精日之嫌,要發起投訴云云。我朋友是賣咸蛋的,產品展示是半個咸蛋的照片。小本買賣怕鬧事,他問我怎么辦?我說還能怎么辦,你還能讓鴨蛋黃長成方的?后來真的小鬧,好在平臺沒搭理,也就作罷了。
當然,以夾頭的江湖地位,肯定不會干這種碰瓷小店的爛污事。他自然是生財有道,卻還是沒有堅持盜亦有道,在偷稅漏稅的陰溝里翻船了。或許偷稅漏稅只是司馬南龐大產業的冰山一角。我堅信,總有一天,“愛國流量生意”的真相會大白于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