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BSYMS》 的808 鼓點如重錘般敲擊耳膜,暗黑Trap風格伴隨著馬思唯標志性腔調的 “成都大樂透”傳來,一場關于 “樂透人生”的音樂實驗正式拉開帷幕。
3月18日零點,馬思唯用《樂透人生》在華語樂壇投下硬核炸彈。
專輯上線三分鐘內,網易云音樂全專單曲收藏量突破 999 +,目前均已破萬。上線12 小時,國內各平臺專輯收藏數總計近10萬,樂迷留言如潮水般淹沒評論區;詞條“馬思唯”、“樂透人生”登頂網易云熱搜榜前兩位,單曲包攬實時熱度榜前五;QQ音樂熱門搜索第七,單曲《絲綢之路》空降騰訊音樂新歌榜第五;抖音#馬思唯樂透人生#相關話題播放累計破千萬(截至3月22日,已破五千萬)。
作為馬思唯音樂生涯的第四張個人全長專輯,為何《樂透人生》一上線,就能在樂迷中及圈外引發熱潮?
返璞歸真的創作實驗
曲目編排上,新專輯《樂透人生》以 18 首曲目構建了一幅充滿成都底色的嘻哈浮世繪。
上半場的 8首歌風格現代,既涵蓋了 Trap、Crunk、Phonk 等燃炸的流行風格,也不乏輕松慵懶的旋律說唱,整體營造出的氛圍十分松弛,仿佛讓人置身于自在隨性的都市街頭。
《Uh Uh Uh》帶著 Crunk 獨有的強烈節奏,讓人不自覺地隨之搖擺;《Rendez Vous》Beat中的法國元素,增添了一絲浪漫的法式風情;《太成都》則巧妙地采用了千禧年美國嘻哈風格,復古式地展現成都街頭的魅力;而由制作人 HARIKIRI 操刀的《Bad》,以輕巧靈動的鼓點和恰到好處的女聲采樣,迅速轉換了此前的聽感,讓聽眾眼前一亮。
隨著第9首歌《黃色迷彩》的 Boombap 節奏響起,畫風陡然一轉,進入到下半場。
這一部分的歌曲層次更加豐富多樣,展現出馬思唯在創作上的天馬行空。《絲綢之路》采用暗黑孟菲斯風格,營造出囂張爽利的聽感;《牛頭馬面》中馬思唯的Flow變化豐富,與Melo的合作更是錦上添花;《有空有空》將成都的松弛感融入 R&B 說唱,傳遞出愜意的生活態度;《House Music》則巧妙地把 UK Garage 電子元素完美融合,充滿了先鋒感和實驗性。
最后,專輯以成都集團小 Cypher《太成都》(Remix)收尾,也跟第一首歌的“成都大樂透”形成完美呼應,Sleepy Cat、Mengzi、Ty.、謝帝、鄧典果 DDG、PSY.P 和Melo等說唱歌手悉數登場,為聽眾畫上了一個充滿激情與歸屬感的句號。
可以看到,馬思唯在專輯的曲目選擇上充分考慮到了不同聽眾的口味,既有與國際流行接軌的實驗作品,大膽嘗試了新風格、新音色,也有與舊 Higher 時期風格相似的作品,滿足老樂迷的情懷,更不乏適合短視頻傳播的旋律說唱。
不僅如此,馬思唯對于合作嘉賓也是精心挑選,保證了整體風格的統一性和完整性。比如Hook 演唱者包括Saeku、彈殼DANKO、J.Sheon等音樂人。值得一提的是,《有空有空》還找了周杰倫御用編曲人林邁可參與編曲、制作,薩克斯與808鼓的時空疊合為歌曲注入90 年代 R&B 基調,堪稱一次破次元壁的音樂實驗。
在專輯試聽會的 Talking 環節,馬思唯直言《樂透人生》是目前個人職業生涯中,最能代表自己、代表 “馬思唯聲音” 的一張專輯。
一方面,這張專輯充分體現了他當下的創作狀態。如今的馬思唯,無論在編曲、作曲,還是概念表達等方面,對專輯水準和質量的把控都愈發成熟。
另一方面,在保持工業化水準的同時,難能可貴的是,專輯的整體氣質非常自然,用一條主線串起了整張專輯,就是“樂透人生”的主題,完整地傳達出馬思唯對生活的感悟和獨特的音樂理念。
馬思唯的“樂透人生”哲學
在專輯試聽會上,馬思唯手持麥克風講出《樂透人生》的創作理念:“專輯取名《樂透人生》,樂透不是代表說一定要中了大獎,只要感覺幸運就行了。我每天能夠醒來,可以和我的好朋友、家人、愛我的人待在一起,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我想把這種感受分享給大家,所以這個就叫‘樂透人生’”。
回顧馬思唯的音樂之路,從郫縣街頭那個熱愛嘻哈的少年,一步步成長為如今的嘻哈巨星,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始終是那股游刃有余的松弛感。
而這種松弛感,在他過去的作品中就已留下標記。《嶗山道士》中他唱著 :“居住成都很舒服火鍋做陪襯,沒事就翻翻神仙傳這生活很滋潤”,把成都的悠閑自在展現得淋漓盡致;在《REFRESH》里,一句 “工資高工資低,做喜歡的事情才更重要”,不被世俗的物質標準所束縛。
相比 Higher Brothers 團隊時期作品的燥和熱,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在《黑馬王子》《Humble Swag》兩張專輯后,馬思唯的個人作品逐漸發生了轉變,變得更加自洽、松弛。
如今的他,是將音樂生涯和個人生活的感悟與內省,通通融入到作品中。此前,馬思唯在采訪中多次提到成都對他的影響,比如小時候,他從郫縣到成都市區需要花費兩個小時的車程,執念始終是去春熙路旁邊的香檳廣場,看街頭涂鴉、欣賞別人跳街舞和玩滑板,就此在他心中種下了熱愛街頭文化的種子。
而成名后的馬思唯,在沒工作安排的閑暇時光,他愛和朋友一起吃麻辣燙、燒烤,在煙火氣中暢談過往,在他眼中,成都很悠閑,也很酷。這座城市,不僅給予他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更塑造了馬思唯的人格底色和生活態度。
如今,三十而立的馬思唯推出這張《樂透人生》,更像是在之前作品基礎上的繼續精煉,也是人生態度的一種赤誠展現。這不僅僅存在于音樂作品中,更是一種貫穿整個生命狀態的“馬式哲學”,將松弛感融入進音樂創作的每一個細胞。
需要強調的是,這種看似平淡、松弛的創作風格,絕非創作能力的退步,恰恰相反,這是個體在歷經沉淀后,與自己內心的深度對話。
如馬思唯所說,他希望借由《樂透人生》傳達這樣一種豁達的生活態度:生活中遇到的是快樂幸福、艱難坎坷,都是人生的高峰低谷,都值得去體驗、去享受,“只要你足夠入戲,就能夠開啟樂透人生”。
中文說唱的新敘事
從Higher Brothers時期的《Made in China》火遍海外,到《Coco Elva Tia》《Promise》《不怪她》等歌曲在流媒體、短視頻平臺和線下 Club中成為爆款熱歌,馬思唯用實力證明:別人跟隨流行,而馬思唯在創造流行。
不得不說,這首先得益于他過硬的作品質量,旋律抓耳,自帶出圈潛質。就像“她開著鄰居家的Toyota追著日落”、“我承認只有你讓我愛的抓狂,看夕陽把我們影子慢慢拉長”,很多Flow一聽就過耳難忘。
其次,他也敢于創新,創作上不拘一格。早年作品《嶗山道士》就已經將本土道家元素與Hip-hop文化結合;在中國風與Trap融合還是新鮮事物時,他就帶領Higher Brothers做出了《Made in China》。同時,他也是國內最早一批將 R&B 與說唱融合的rapper,可以說引領了說唱情歌的風潮,更讓一批批聽眾因為他了解說唱文化,愛上說唱文化。
雖然他謙虛地說自己在做說唱、Hiphop的道路上還是個學生,但這十幾年一路走來,他始終致力于中文說唱的本土化探索,不斷用自己的影響力將Hiphop文化帶到更多的地方及人群中,助力說唱破圈進入主流視野。
放眼全球音樂市場,在音樂全球化與本土化深度交融的當下,以馬思唯為代表的頭部說唱歌手的出現,既豐富了說唱本土化的中文敘事,也暗合了全球在地化的時代潮流。正如他在試聽會上說的:“成都說唱讓我變得跟別的 rapper 不一樣,讓我們變得跟別的城市的 rapper 不一樣”。
馬思唯將成都方言與多元音樂風格的融合,本質上是對“全球本土化”的詮釋,也是目前國際流行音樂的大趨勢。他的音樂既保留著“成都男孩”的地域性,又通過國際化的編曲制作和 Trap、Crunk、孟菲斯等流行說唱風格,構建起跨文化傳播的橋梁,形成“成都說唱,全球傳播”的傳播效應。
比如,近期在海外討論度頗高的新作《ASIAN STATE OF MIND》,由來自中國的馬思唯、日本的 Awich、韓國的樸宰范、印度的 KR$NA和柬埔寨的 VannDa 五位亞洲頂級Rapper共同演唱,被譽為“亞洲說唱巔峰之作”。
在這首歌里,大家都在歌詞中融入了各自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元素,而馬思唯以成都方言唱出中國文化符號:“Racks on racks像在修萬里長城,樂透人生的故事演起走”、“腳踩著神州我沐浴在黃河,我生活是港片我活的太港火”,讓海外聽眾更直觀地感受亞洲文化的多樣性。
當“成都”成為松弛生活方式的代名詞,當“馬思唯”成為一個文化標簽,他的存在證明:在流媒體與短視頻重塑音樂生態的今天,流行并非要刻意迎合主流,而是要通過構建獨特的文化 DNA。
這種創作哲學,或許正是馬思唯屢屢創造流行的底層邏輯,也是中文說唱走向世界的機會。
*本文圖源網絡,如侵權聯系刪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