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文章,記得將我們設為“星標”,多點文末右下角的“?”,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里。
星標方法點擊上方馬靖昊說會計進入主頁,再點主頁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賬號旁顯示五角星?標記表示成功。)
各位財務人,想象一下這樣一個場景:你正在操辦一場集團企業的合并報表,左手拿著母公司的賬本,右手攥著子公司的報表。若是100%控股,簡單相加就能交差;但若母公司只控股80%,剩下的20%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時候還敢直接相加?小心被少數股東找上門來"討說法"!
一、合并利潤表里的"分蛋糕"哲學
假設子公司今年凈利潤100萬,母公司持股80%理應分得80萬,剩下20萬是少數股東的"盤中餐"。可你要是直接把兩個利潤表一加,那這20萬不就稀里糊涂地算到母公司的賬上了嗎?這顯然不合理,畢竟那20萬是人家少數股東的,你可不能占為己有。這時候,"少數股東損益"這個科目就派上用場了。
在把母子公司利潤表簡單相加之后,你得在合并利潤表里多加一行,寫上“減:少數股東損益20萬”。這樣一來,一份準確無誤的合并利潤表就誕生了,母公司的合并利潤表上也不會多占少數股東的一分錢。
二、資產負債表里的"權益天平"
再看資產負債表這邊,母公司雖然只持股80%,卻把子公司100%的資產和負債都"摟"進了合并報表(畢竟控制權在手)。這時候問題來了:資產端多合并了20%的"水分",權益端卻只有母公司的實收資本,這架財務天平豈能平衡?因為合并資產負債表上,少數股東那部分資產和負債沒有對應的股東權益來支撐。這時候,"少數股東權益"這個科目就像救世主一樣登場了。
在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所有者權益部分,也就是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后面,加上一行“少數股東權益”,把少數股東占有的子公司凈資產20%的金額填進去。以后每年,只要子公司權益有變動,比如盈利了,少數股東那部分權益也跟著變動,就在“少數股東權益”這一行上相應地增減。
三、科目間的"量子糾纏"
這兩個科目看似獨立,實則暗藏玄機。子公司當年盈利100萬,在合并報表上體現的內容是這樣的:
借:少數股東損益 20萬(利潤表科目)
貸:少數股東權益 20萬(資產負債表科目)
這一借一貸,完美演繹了"損益結轉權益"的會計真諦。就像太極陰陽,損益表的減少項轉化為權益表的增加項,既保全了合并利潤的真實性,又維護了資產負債的平衡性。
總結一下:
1、對于少數股東所享有的子公司資產、負債,在合并資產負債表的“少數股東權益”反映。
2、對于少數股東所享有的子公司綜合損益,在合并利潤表的“少數股東損益”反映。
少數股東權益和少數股東損益就像是合并報表的“調節器”,確保了合并報表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全文完,感謝您的閱讀,請收藏轉發,順手點個“贊”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