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的街巷阡陌間,一批“小而美”的共富風貌驛正悄然生長。這些由橋下空間、閑置建筑改造的“金角銀邊”,將公共服務、文化傳承、產業振興巧妙融合,成為觀察浙江共同富裕實踐的鮮活窗口。
2023年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加快推動和美城鄉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推進“共富風貌驛”建設專項行動。浙江工商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以此為指導,對浙江省190家驛站進行了走訪,并于剛剛過去的寒假中再次進行了回訪。
走進嘉興“禾城驛·溫暖嘉”驛站,微波爐、直飲水、圖書角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戶外勞動者在此歇腳充電,社區居民參與插花、烘焙活動笑聲不斷。這座由老舊公廁改造的驛站,如今已成為浙江省首批共富風貌驛的標桿。
“禾城驛·溫暖嘉”驛站由老舊公廁改造而來
在杭州洞橋驛的“狀元直播間”,返鄉大學生正通過鏡頭推介當地楊梅。這座由文化禮堂升級的驛站,不僅保留著百年豆腐坊、漢青染坊等傳統技藝,更引入淘寶直播學院,培育出76名“新村民賣貨郎”,推進促銷助農。
杭州洞橋驛由文化禮堂升級而來
實踐團隊尋訪了不同城市的共富風貌驛,這些驛站各具特色,服務便民。在紹興“古韻堰語”驛站,竹編非遺傳承人每周開設公益課堂;臺州上江驛搭建“遇見上江”云平臺,實現生態觀光、農產品展銷、研學體驗“一鍵通達”;舟山“鹿欄仙蹤”驛布置了千張海島風光明信片墻、開設布藝非遺工坊;衢州芳村驛開發的共富茶宴打造宋韻文化……通過“微改造、精提升”,讓城市“邊角料”變身共富樞紐,共富風貌驛正以“小空間賦能大民生”。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共富風貌驛已被納入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專項行動,計劃到2027年底,全省建成500個以上小微空間“共富風貌驛。浙江正在用‘小而美’的變革,探索物質精神共富的中國式現代化樣本。
從城市街角到鄉村田野,星羅棋布的共富風貌驛如同鑲嵌在之江大地的珍珠,串聯起共同富裕的幸福鏈。在這里,歷史文脈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民生溫度與發展高度同頻共振,正生動詮釋著“萬家燈火皆可親”的共富真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