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法院資訊、立案查案小程序
敬請關注!
3月20日,2024年度泉州經濟年會啟幕,會上重磅發布了涵蓋營商環境優化、數字應用創新、服務創新實踐等領域的十大榜單。
泉州兩級法院共四個項目入選!
其中,泉州中院聯合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共同選送的試行“法拍房過戶一件事”辦理入選2024年度泉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泉心泉意”十佳舉措。
豐澤法院“住建領域協同解紛”、安溪法院“免于提交”工作機制獲評2024年度優化營商環境“最具獲得感”十大舉措。
德化法院“E管服”案款管理系統入選2024年度泉州市優化營商環境“賦能營商環境十大數字化應用”榜單。
下面讓我們看看
這些項目的具體內容吧!
“法拍房過戶一件事”辦理是指在“閩政通”APP上線“e拍稅證通”不動產線上辦理平臺,群眾只需在線確認司法拍賣確認書并提交相關申請材料,即可實現網絡司法拍賣全流程線上執行、完稅、過戶及辦證。
以往,買受人在競拍成功后,要手持多份材料到法院、不動產登記中心、稅務局等多部門“來回跑”,材料提交后還需等待層層審核。繁瑣的手續、冗長的等待周期、復雜的部門間協調往往會耗費買受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稍有疏忽,還可能因為材料不全、手續不符等問題導致辦理進程停滯。而現在,“e拍稅證通”的重磅上線開啟了“不見面”“零跑腿”的網絡司法拍賣不動產登記全流程線上辦理新模式。買受人競拍成功后,只需要通過“e拍稅證通”線上一次性提交相關材料,便可實現足不出戶 “一鍵”輕松拿產權。
此次試行“法拍房過戶一件事”辦理,不僅是對司法拍賣工作的一次優化升級,更是踐行司法為民、優化營商環境的有力見證。未來,泉州中院將持續完善司法拍賣機制,不斷提升司法拍賣的質量和效率,全方位提供“泉心泉意”的司法服務。
在泉州中院指導和泉州市住建局支持下,豐澤區委政法委、豐澤法院聯合區住建局、泉州市建筑行業協會、泉州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泉州市物業管理協會,在泉州市建筑產業園區創新設立住建解紛中心,一體做實解糾紛、防風險、促治理,推動住建領域糾紛源頭化解、實質化解,入選泉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典型經驗做法。
在“聯”字上下功夫,匯聚多元能量。聯合人大、政協、行政、司法、行業協會五方力量參與住建領域糾紛化解,聘請代表委員、行業專家、退休法官等特邀調解員27名集中開展調解工作。借助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在線服務平臺,將調解事務全流程上網,并以遠程互動方式連接區綜治中心,共享調解資源,成立以來受理住建領域糾紛1261件,調解成功391件,標的總額1310萬余元。在“前”字上出實招,逐層過濾糾紛。以“一小區一法官”活動為契機主動融入社會治理,選派67名優秀干警下沉8個街道463個小區前端排查化解糾紛120余件。豐澤法院設立巡回審判法庭進駐住建解紛中心,對當事人調解成功糾紛,即時生成調解確認書,賦予協議強制執行效力。調解不成則對已取得一致的部分事實進行“無爭認定”。在“新”字上求突破,延伸治理觸角。對住建解紛中心受理的案件,未達調解協議不收取費用,達成調解協議收取一定費用,用于中心日常運營,實現自給自足。發揮進駐建筑產業園陣地優勢,利用公示欄、普法攤位、法官直播講壇、融媒體四大平臺疊加普法。及時總結經驗做法,編發工作簡報,動態監測糾紛數據,分析運行態勢,助力行業發展行穩致遠。
安溪法院聚焦打破信息壁壘,圍繞數據共享、業務協同、優化服務,創新開展“免于提交”工作機制,有效破解企業群眾難點堵點問題,進一步推動“減證便民”工作落實落地,助力加快泉州“無證明城市”試點建設。目前,累計為160余名涉訴當事人提供“免于證明”服務,與聯動單位共享信息200余條,20余名群眾、企業因取得涉訴信息通報函而脫離負面評價。
一是組建專班高位推進
成立“安心辦”工作領導小組,將“免于提交”工作納入法院年度重點工作,構建牽頭部門主抓、配合部門協助的一體協同推進格局。
二是完善機制長效管理
建立訴訟服務資源統一調度機制,推行“一張表單”“一次性告知單”“一份通報函”,實現涉訴企業群眾照“單”辦事、一次提交、多次復用,為企業群眾提供除審判外“全程網辦、異地可辦、全縣通辦”的各類“免于提交”訴訟服務事項。
三是打造平臺高效協作。
建立涉訴主體信息查詢共享平臺,制作法院“減負清單”,與公安、市監強化聯動合作,對法院可向各聯動單位調取到的當事人所需材料,由法院與各聯動單位通過“線上+線下”信息共享方式代為提供,切實減輕群眾、企業負擔,為企業群眾提供“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司法服務。
德化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運用大數據技術,自主設計研發德法“E管服”案款管理系統。
“E管服”案款管理系統研發旨在解決案件與案款之間的數據壁壘,更快兌現案件勝訴權益。為此,德化法院“E管服”構建案款管理“四全”運行機制,即案款全周期監管、全流程服務、全要素保障、全領域拓寬,實現案款發放真正意義上的單一系統全量管理、案款收支全程暢辦、案款數據便捷查詢、發放情況高效督辦。
德化法院始終以優化流程節點、構建信息化系統及落實配套機制為主要抓手,扎實推進案款發放腳步加快。自2022年以來,案款進賬3.965億元,發放3.948億元,發放比例達99.57%,平均發放時長從2022年61.84天下降至2025年7.07天,有效減輕當事人訴累,助推紙上權益轉變為真金白銀。
供稿:中院執行局、豐澤法院、安溪法院、德化法院
分享、點贊與在看
讓生活更好看,戳戳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