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杠桿問題常常像一只只 “攔路虎”,尤其是遇到一些難題時,更讓同學們頭疼不已。今天我們來深入分析兩道典型的物理杠桿題目,讓你面對杠桿問題時能夠游刃有余!
第一題剖析:杠桿平衡中的力與壓強問題
分析解題步驟:
B.求甲對杠桿的拉力:因為杠桿要保持平衡,掛甲物體這邊的拉力和到中點距離的乘積,要等于掛乙物體那邊的力和到中點距離的乘積。已知乙物體的力是 30 牛,距離比例也知道,通過計算可以得出甲對杠桿的拉力是 90 牛,所以說甲對杠桿拉力是 10 牛的選項就不對啦。
C.求水平地面對甲物體的支持力:甲物體放在地面上,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繩子拉力,還有地面給它向上的支持力。這幾個力要達到平衡,用甲的重力減去繩子的拉力,就能算出地面給甲的支持力是 60 牛,這個選項是正確的。
D.求甲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甲物體對地面有壓力,壓力的大小和地面給它的支持力是一樣的(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壓力除以甲和地面接觸的面積,算出來甲對地面的壓強是 300 帕,不是 750 帕,所以這個選項也錯了。
A.求甲、乙兩物體體積之比:由于甲、乙是同樣材料做的,材料一樣密度就一樣。根據重量和體積的關系,能算出甲、乙兩物體的體積之比是 5 : 1,而不是 1 : 5,所以這個選項也不正確。
第二題剖析:桿秤中的杠桿原理應用
分析解題步驟:
1.求被測物體的質量:桿秤能保持平衡,和杠桿平衡的道理是一樣的,被稱物體的重量和它到秤紐距離的關系,與秤砣的重量和它到秤紐距離的關系是固定的。通過計算可以得出,被稱物體的質量是 0.8 千克。
2.分析被測物體質量變大時秤紐的移動方向:要是被稱物體的質量變大了,也就是它更重了,而秤砣的重量不變。為了讓桿秤還能保持平衡,就需要把秤紐向左移動。
3.分析秤砣有缺損時測量值的情況:如果秤砣有缺損,它實際就變輕了。在稱物體的時候,為了讓桿秤平衡,秤砣就得往更遠的地方移動,這樣稱出來的數值就會比物體實際的質量要大。
從這兩道題可以看出,杠桿問題會涉及到力的平衡、壓強計算還有物體重量和體積的關系等好多知識點。要想真正把杠桿知識學好,只弄懂這兩道題可遠遠不夠哦。研究錯題就是一個特別好的辦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