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戰爭,既能夠消耗對手的實力,又能保存自身實力,是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最喜聞樂見的戰爭形式,如今隨著俄烏逐漸走向停火,美國開始加緊在亞太地區布局,準備制造第二個烏克蘭危機,我國周邊的形勢則驟然緊張。
(美制“堤豐”中程導彈系統)
環球網3月19日援引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的消息報道稱,美國計劃在太平洋部署第二套“堤豐”系統,意在和此前在菲律賓部署的“堤豐”導彈系統“遙相呼應”,形成威懾中國的體系化、高效作戰系統。同時美方還公開表示稱,太平洋地區“將來會出現更多同類遠程打擊裝備”。
(美軍在亞太地區有大量軍事基地,這些軍事部署大部分是針對我國)
從美國方面的部署和言論中不難看出,美國已經開始準備在亞太地區發動一場目標針對我國的代理人戰爭,而打這樣的代理人戰爭,美國可以躲在幕后,只提供軍火和情報支援,不必親自下場,完全由前方的“代理人”國家,比如菲律賓或者日本等,和中國作戰。美國精英認為這樣可以有效消耗我國的國力,從而讓我們無力與美國競爭,同時即便前沿的“代理人”國家被打爛,對美國也沒有什么損失,美國甚至還能發一筆戰爭財,可以說是一舉多得。但是,以特朗普為代表的美國精英們顯然忘記了一件事:中國不是俄羅斯!
(烏克蘭已經被打爛了,下一個是誰?菲律賓?還是日本?)
俄烏戰爭至今已經打了超過3年,在美國以及北約國家的全力支持下,烏克蘭都無法有效對抗俄軍,而是被打得節節敗退,那么美國怎么能確認單憑美國一個國家的支持,亞太國家比如菲律賓,就能對抗遠比俄羅斯更強大的中國呢?要知道,烏克蘭好歹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中,工業能力僅次于俄羅斯的第二大國,在戰前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特別是軍工體系,很多公司在全球都是響當當的,而菲律賓是一個完全去工業化的國家,其軍隊連槍支都需要進口,指望這樣的國家能消耗中國的實力,只能說,美國的精英們還生活在至少50年以前,對今天的世界完全不了解。
(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
雖然美國對于當前的世界局勢不甚了解,但菲律賓顯然還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所以小馬科斯政府同時也在設法拉攏更多“盟友”共同來對抗。
日前,菲武裝總參謀長布勞納參加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瑞辛納對話”安全論壇期間,公然對華發出警告威脅。他表示,菲律賓及其盟友正努力擴大“Squad”機制的規模,計劃將印度和韓國吸納進來。菲律賓之所以要拉著印度一起,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自己清楚自己的實力,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對手,而印度是目前全球第一人口大國,而且也和我國有邊境糾紛,如果能拉攏印度,這將極大增強菲律賓的話語權,同時也能向美國證明菲律賓的“價值”,從而向美國乞討更多的援助。
(印度人口氣雖大,但人并不傻,喊喊口號沒問題,但真要指望印度和中國對抗,門兒都沒有!)
只不過印度人雖然向來口氣很大,但人并不傻,在被問到印度是否會參與菲律賓所說的“Squad”機制時,印度軍方以“目前尚不清楚此事”進行回答,這說明印度不愿在此事上牽涉太深。印度的想法也很清楚,在莫迪的上一個任期內,印度在邊境地區曾經對我國發動過大規模挑釁行為,但被我們打得抱頭鼠竄,所以無論印度精英平時如何叫囂,但中印之間的實際差距,他們也心知肚明,如果參與所謂的“Squad”機制,那無疑是把自己綁在美國的戰車上,最后只會吃虧,所以對于菲律賓伸過來的橄欖枝,印度直接假裝沒看見,以此來避免引火燒身。
(中俄聯合演習)
對于美國在亞太地區布局的活動,印度選擇視而不見,而另外一個大國俄羅斯則直接“選邊站”。針對美國計劃在亞太地區部署第二套“堤豐”導彈系統的活動,早在去年9月份,俄羅斯政府就公開發表聲明稱,如果美國在日本部署中導系統,俄羅斯和中國將做出“回應”。此舉表明俄羅斯已經站在中國一邊,而此前美國帶著整個北約,在烏克蘭都打不過一個俄羅斯,如今,美國居然以為通過一次代理人戰爭能同時打贏2國,只能說如今的美國人有點太異想天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