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菲????????????????????????????????????????????????
千年的大運河流淌過90后的青春,會激起怎樣的水花?
中央電視臺、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愛奇藝、啟蒙影業、江蘇文投共同出品的運河文化年代劇《北上》,改編自徐則臣同名作品,由趙冬苓編劇,姚曉峰任總導演,張書維任總制片人,白鹿、歐豪領銜主演。
???
播出以來,《北上》接連不斷打破收視紀錄,在CCTV1黃金檔開播首日實時收視率峰值達3.5367%,刷新近兩年劇集首播日實時收視率紀錄。播出首周,劇目每集平均收視率3.823%,位居近三年電視劇首周收視率第1,收視份額高達15.454%。在各社交平臺上的話題熱度也居高不下,各種出圈熱梗不斷,多日蟬聯骨朵電視劇榜單熱度第一。
《北上》的故事始于運河邊的洪淮花街,這條街承載著幾個主角的童年、少年,也記錄著幾個家庭的悲歡離合。故事后半程,花街的孩子們長大了,像日復一日流經花街的運河水一樣,他們也去向了同一個終點——北京,在這座喧囂的大都市里,運河兒女們將要面對新的人生課題,也在北漂的過程中回望自己的故鄉。
骨朵對話了《北上》的總制片人張書維,聽她道來主創們如何用當下敘事來講述流淌千年的運河文化,讓普通人的青春回憶、生活百態成為歷史的注腳。
戲里戲外的北漂與鄉愁
雖然名為“北上”,但“北上”是故事的一環而非終點,《北上》也并不能簡單的概括為北漂故事。它用了將近二十集的篇幅鋪陳主角們在花街的生活,偏遠的洪淮小城在這個故事里的敘事分量甚至高于繁華的北京。
故事的開篇是花街少年們組團在運河上偷西瓜。那時運河經濟繁榮,大人們意氣風發,孩子們的童年熱烈快樂,對運河的愛和依賴深植于心中。他們的少年時期是大運河的衰落期,依托著運河為生的幾家人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危機,家庭經濟入不敷出,父母頻繁爭吵。
“那時候他們覺得運河完了,一定要離開這里。去北京也不是因為他們認為北京比家鄉好,而是要找一個新的出路。”高考結束后如愿來到了北京的花街少年們,在這座城市里奮斗拼搏,也在這里迷茫掙扎。創業艱難重重,職場刀光劍影,愛情友情都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考驗。這時,同樣流經家鄉的運河就成了他們的精神支柱,花街小院帶來的溫暖和力量,始終保護和安慰著他們。
從初始地圖洪淮到后半程的北京,《北上》的地理空間很鮮明。拍攝取景地多在蘇州,原著作者徐則臣是江蘇連云港人,總導演姚曉峰是江蘇南京人,飾演女主角夏鳳華的演員白鹿則是江蘇常州人。某種意義上,《北上》就像流經的大運河一樣,讓“散裝”的江蘇完成了一種奇異又和諧的統一。
“姚曉峰導演一直很想拍與家鄉有關的故事,心里始終醞釀著這個種子,后來我們讀到了《北上》這個小說,立刻被小說的氣質打動了。拜訪了徐則臣老師后,他告訴我們他在運河邊長大,又從運河邊走出來到北京漂泊了很多年,他講了很多運河邊的故事,都很生動很有畫面感,小說之外我們又被他對運河的情感給打動了。聊完之后我們就確定了要做這個項目的影視化改編。”
編劇趙冬苓同樣在運河邊長大,離開家鄉多年。《北上》集結了一群有著共同的運河基因、共同的漂泊記憶的主創,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故事里繚繞著的回望鄉情,而創作《北上》的過程中,他們也相當于跟著主角們一起體驗了一次精神還鄉。
???
用當代敘事來呈現古老運河?????
《北上》原作時間軸從清末開始跨越百年,雙線并行,清朝線是一對意大利兄弟沿著京杭大運河逆流而上的故事,現代線則是曾經跟隨這對兄弟游覽運河的人們的后代相遇,決定探尋大運河歷史,完成祖先們未競的愿望。
電視劇則選擇了更當下也更貼近大眾的改編,清末往事作為草蛇灰線貫穿全劇,故事主體是運河邊花街的六戶人家,以90后為主視角切入。
張書維本人也是一個90后。“其實90后這一代的很多人,已經上有老下有小,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了,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也確實可以開始回憶從前了,但之前基本沒有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描寫90后成長軌跡的作品,《北上》填補了這個空白。我想再過一些年,等我們的下一代再去看這部劇的時候,就會知道這是爸爸媽媽以前的青春,給過往留一個紀念。”
《北上》劇組里有不少90后為劇作貢獻了許多青春生活的細節,比如從校服袖子里伸進去的耳機線、小賣部里賣的辣條泡泡糖,在課桌底下偷偷玩魔方等等。“大家做到這部分的時候都很有責任心,會覺得難得拍我們這一代了,得把我們能想起來的事都想起來。”
在呈現北漂生活上,《北上》也同樣追求真實、多元與共鳴。《北上》是一群普通人的故事,所以時間線來到2014后,夏鳳華(白鹿 飾)謝望和(歐豪 飾)在事業上小有所成,但依舊過著擠地鐵吃外賣住出租房的平凡生活,最落魄的邵星池(翟子路 飾)住在亂糟糟的地下室里,周海闊(高至霆 飾)因為買房的事情和初戀女友分手;而從小形影不離的他們,如今同在一座城也忙到經常幾個月才見,幾個人的生活堪稱北漂的鏡子。
???
“人在年輕的時候應該都想過我是否要走出去,但是走出去的結果誰也不知道。《北上》里幾個人走出去的結果就很不一樣。華子成為了人格非常完美的人,內核最穩定,她做事比以前周全,又善良又有溫度,光芒四射。而望和他狼性的那一面就越來越突出,星池因為一直碰壁性格發生了巨大變化,海闊還是比較踏實比較穩。不同的人可能會在他們身上看到不同的影子,在不同的角度共情。”
作為一部“90后年代劇”,《北上》的情感塑造也很當下。兩個女孩把閨蜜情擺在對異性的好感之前,思藝(李宛妲 飾)會勸誡華子,“不要仰視,卑微是一種病”;長大后的華子與望和之間的情感拉扯克制又帶著老夫老妻間的松弛感,星池始終對華子單箭頭,陳睿(劉恒甫 飾)一直留在花街等思藝回來……幾個人之間的情感既復雜又純粹,像河流一樣隨著時間和劇情不停涌動,既滿足了觀眾嗑CP的心思,又在CP之外拓展出了更多值得探討的空間。
長劇“北上”,啟蒙影業的精品探索?????
在短劇風生水起的當下,《北上》仍舊堅持為長劇的內容價值正名。不過度追求密集爽點和強反轉,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一個底色溫暖節奏舒緩的故事,在現代故事里融入深厚的文學氣質和歷史底蘊,讓觀眾在沉浸式追劇的過程中感受久違的細密情感體驗。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逆流而上的“北上”,而它的成功也證實了,精品長劇依舊大有可為。
能在劇集領域有“北上”的氣魄,離不開幕后的啟蒙影業獨特的制作理念。近年來啟蒙影業呈上的三部劇,風格類型截然不同。《追風者》通過民國“滬漂”青年在波云詭譎的金融密戰中暴風成長的故事革新了民國敘事,《微暗之火》用詩風探索懸疑劇創新,《北上》則用運河勾連起流變的歷史現實,把現實主義劇集講出了新的質感。
內容上大膽實驗,制作上極盡精良,不斷創新、精耕細作的核心追求和獨到的劇作氣質在幾部作品里一脈相承,已經成為啟蒙影業的做劇方法論。
“我們的做劇思路有幾個重點。首先是和優秀的編劇合作,打磨出最好的劇本品質,把劇集的地基打牢。第二,電視劇是個集體創作的過程,我們一定會選擇對項目有感情的、和項目契合的主創,一定要找到最貼近角色的演員,要人選合適了才能有下一步。第三是盡可能的讓項目不留遺憾,過程中總會面臨很多設想外的狀況,要不斷的去調整,盡可能地讓遺憾變少,驚喜變多,要呈現最完美的畫面質量。”
張書維把做項目看成一個不斷拆盲盒的過程,每拆一個盲盒都想看到不同的東西。“一個項目從孵化到跟觀眾見面要歷時很多年,這個時間我們是想用來做喜歡的事情,想來探索更多的新東西,有新的突破。接下來我們可能還會想做個古裝,嘗試又一種風格。啟蒙團隊的底色就是做喜歡的項目,沒有那么的復雜和功利,不會只從賺錢賣座的角度來考慮,重要的是在不斷往前走。”
本周《北上》的故事將要進入終章,花街少年們的故事即將落幕。但劇集行業對精品內容的探索不會落幕,還會有更多的《北上》逆流而上,為長劇市場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