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起由員工主動發起的醫院破產清算案,涉案醫院曾因銷售劣藥、過期藥品等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
撰文 |燕小六
責編丨汪 航
開診近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心城區的一家民營三級??漆t院陷入破產清算。
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近期披露,申請人以成都西部中西醫結合醫院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提起破產清算申請。
一份民事裁定書顯示,醫院債務包括欠薪、勞務費、五險一金、房租、個人民間借貸、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供應商貨款等。根據今年2月20日發布的破產清算案相關公告,負債總額超2.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醫院破產清算是由內部員工主動發起,目前案件仍在不斷推進中。
圖源:網絡
醫院欠薪,員工主動申請破產清算
公開資料顯示,成都西部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立于2016年1月,注冊資本約1.49億,曾用名“成都中山高新骨科醫院”,是一家集預防、醫療、康復、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專科醫院。
該院曾在宣傳報道中表示,醫院是國內率先投身胎記疤痕等損容性皮膚疾病專項診療的國家三級醫院之一,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設置床位1000余張,致力于打造西南地區高水平胎記疤痕研究型醫院。
在以往發展過程中,成都西部中西醫結合醫院先后成為多家公立三甲醫院的醫聯體合作單位、聯盟醫院,并斥巨資引進一百多臺先進醫療設備,自稱在皮膚醫學領域有著突出成就。
但綜合公開信息顯示,該院的運營問題存在已久,此次破產清算是因員工討薪無門,主動向法院申請的。
根據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該院拖欠一名員工2021年4月1日-11月5日、2023年5月1日-6月30日期間工資,共計41582.78元。該員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醫院已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
“天眼查”顯示,醫院現有2名股東,上海某醫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葉某某持股49%,均為實繳出資。
按照成都西部中西醫結合醫院的說法,其已資不抵債。目前資產包括銀行賬戶資金500萬元左右(已被法院凍結),醫保賬戶資金100多萬元,留在租賃地點的設備、病床、電腦等,尚未進行評估、拍賣,該部分資產扣除折舊,價值約40萬元。
而醫院債務包括拖欠的員工工資、勞務費、稅款、醫保、社保、房租、個人民間借貸、醫療事故賠償款、供應商貨款等,合計約1.4億元。
截至2024年11月29日,醫院僅在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就有1.57億元未執行到位,包括700多萬元員工欠薪。在其他法院,該院也有不少執行案件。
同期公布的資產負債表顯示,成都西部中西醫結合醫院資產總額超3.2億元,其中應收賬款6200多萬,其他應收賬款2.4億余元,負債總額超2.2億元。
綜合評估后,法院認為,醫院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且資不抵債,符合破產清算受理條件。
3月17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公布最新進展,案件由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辦理,相關文書已陸續公開,目前仍在推進當中。
醫院口碑較差,曾銷售過期藥品
今日(3月24日),“醫學界”致電成都西部中西醫結合醫院官方預約電話,提示“空號”。根據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的早前留言,醫院已于去年停止營業,所有人員已撤離。
2025年2月18日,成都醫療自媒體“川醫觀察”曾實地探訪,發現醫院所有牌匾已拆除,大門處有鐵皮圍擋。門口保安表示,醫院要進行裝修,醫生暫時搬走,等醫院裝修好了要重新回來。
圖源:川醫觀察
上述破產清算消息公開后,有自稱前員工的人在網上留言,稱自己至今沒能拿回部分工資。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患者對該院的評價也較為負面,認為醫院存在醫托、過度醫療、收費高昂等問題。
一位網友說,自己花570元在該院團購了一項“無痛腸胃鏡”,檢查中發現息肉、幽門螺桿菌感染,醫生說服其做門診手術切除、在門診輸液,術后服用數千元中藥。最后,該網友共花費8000余元,繳費時,醫院還以系統故障為由,拒絕為其使用醫保卡。
另有網友回憶,在其他醫院候診期間,陸續有3個人圍上來聊天,推薦其去成都西部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稱那里很近、打個車就到,醫護態度好、技術好。
“她們整個聊天過程把握得很自然,幸好這個時候我的號到了,我看完醫生出來才慢慢反應過來。”網友表示。
“問政四川”公開信息顯示,不少人在該院留有儲值,但協議退款遲遲不履行承諾。成都高新區衛生健康局回復稱,破產清算立案后,民眾可以向破產管理人申報債權、等待清償。
“醫學界”查詢“天眼查”發現,截至今日,成都西部中西醫結合醫院有438條司法案件,99.32%的案件為被告,涉及勞動爭議、執行案件等,醫院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股東葉某某被限制高消費。
此外,成都西部中西醫結合醫院曾多次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罰。
2022年2月,醫院銷售劣藥被罰沒44000余元;2022年12月,醫院經營、使用未依法注冊、無合格證明文件以及過期、失效、淘汰的醫療器械被罰款2萬元;2023年3月,醫院生產(包括配制)、銷售、使用超過有效期的藥品,再次被罰5萬元。
來源:醫學界
校對:臧恒佳
編輯:張金金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