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寧愿淪為二流海軍,也不愿購買中國軍艦,究竟是窮,還是拉不下臉?
這一切還要從30多年前,黑海造船廠廠長,馬卡洛夫的那聲嘆息開始說起。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愿意為建造瓦良格號提供資金,但他卻說,如果要讓航母完工,我們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9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的通力合作,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他。
然而,現在這個偉大的國家,已經不復存在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如今的俄羅斯,連修自家航母都費勁,哪來的能力去建航母呢?
在莫斯科的郊外,當年紅星造船廠成立的時候,還是普京親自剪彩,一家造船廠,一年就要吃掉2.5%的財政預算,結果卻連一艘4000噸級的護衛艦,都造不利索。
有人說俄羅斯應該減少投入,但他若是大規模進口軍艦,俄羅斯的造船業就要永遠熄火了,背后關聯的上百萬個就業崗位,也都不復存在。
俄羅斯不是沒想過,靠進口軍艦去提升實力,但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后,法國撕毀軍售合同,俄羅斯被迫用國產化艦艇填補空缺,雖然船是造出來了,但卻連黑海的風浪都扛不住,這種被卡脖子的慘痛記憶,讓他從此放棄了整艦采購。
畢竟一旦被人拿捏住了命門,以后的俄羅斯海軍,怕是連印度都不是對手。
還有俄烏沖突,開戰3年,俄羅斯海軍的黑海艦隊幾乎被全滅,在匕首導彈能覆蓋2000公里的今天,俄羅斯意識到,水面艦艇已淪為岸基導彈的配角,他更需要的是核潛艇和轟炸機,而不是驅逐艦和航母戰斗群。
不過看到中國海軍下餃子,看到中國的航母編隊遠海實戰訓練,看到中國的055大驅,對澳大利亞來了一次“環繞航行”,俄羅斯也終于在中俄能源管道談判時松了口。
未來當紅星造船廠,再也造不出能用的軍艦,不排除俄羅斯海軍也要采購中國軍艦,比方說,先買兩艘054A護衛艦試試水。
對于俄羅斯來說,與其花幾十年的時間,想辦法去重建蘇聯海軍的榮光,倒不如用石油和中國,去換幾艘帶垂發系統的052D,畢竟當中國軍艦,在紅海圍觀胡塞武裝襲擊美軍航母時,俄羅斯就應該意識到,只要能威懾對手,軍艦哪怕是中國進口,也同樣管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