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5個減重期的問題,一文解答。
春暖花開,又到了大家“減重”欲望最為強烈的季節。但很多人越減越重,越減越沒信心,越減困惑越多……
困惑1:不吃早餐是否更有助于減重?
解答:很多證據表明,不吃早餐反而更容易肥胖。
這是因為,不吃早餐,午餐時很餓,往往吃更多,導致總能量有增無減,所以并不能減肥。相反,德國呂貝克大學多位學者發表的研究顯示,在一日總熱量攝入不變的情況下,早餐攝入熱量占比較多的反而額外多消耗熱量,更不容易發胖。
減重期早餐不僅要吃,而且要吃好。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早餐營養健康模式》提出,早餐食物量應占全天食物總量的25%~30%,能量供給與中晚餐相似。快捷、方便和營養的早餐,應該包括谷物主食1份、奶類和雞蛋等食物1-2份、蔬菜或水果1份:要特別注重選擇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磷脂、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合物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富含益生菌的食物;為保障營養物質互補、充足和全面,多選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少選油炸、腌制類食品及糕點等高油、高鹽、高糖食品。
困惑2:腸道菌群和減重有關系嗎?
解答:有關系。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集中生活在人的腸道內構成了腸道菌群,其中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益生菌,可以幫助機體消化難以消化的食物。還能參與糖類和蛋白質的代謝,同時還能促進鐵、鎂、鋅等礦物元素的吸收,調控機體的饑餓信號,影響人的食欲和飽腹感。
研究顯示,腸上皮細胞可以產生一種禁食誘導脂肪細胞因子(Faif),它是脂蛋白脂肪酶的抑制因子,在正常體重者的體內,脂肪細胞因子Faif在不餓時是關閉的,而在饑餓狀態下工作,通過消耗機體儲存的脂肪來為人體提供能量。而在肥胖患者體內,脂肪細胞因子長期處于關閉狀態,無法有效消耗脂肪,同時還促進機體合成脂肪。而腸道菌群能夠調控Faif的表達。因此,減重不僅要吃動平衡,更要菌群平衡。
困惑3:哪些營養素有助減重?
解答:在很多人看來,減重應該減少營養的攝入。事實是,肥胖是一種“營養不良”。如果一味地節食,身體里反而會缺乏很多能幫助減重的營養素。
真正有營養的東西不容易增肥,倒是營養差的東西才容易增肥。食物的營養素將近50種,大體分為6大類,其中引起肥胖的只有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兩類,而且還是多余的部分才有這種害處。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都不會增肥,相反,減重的時候維生素消耗量還會增加,礦物質也容易流失,所以要額外補充。
因此,要減重的人先要把營養補夠,尤其是以下幾類:
1、膳食纖維,這種營養素能增加人體消化道中糞便的量,刺激腸道從而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保持腸道健康。膳食纖維還能增加飽腹感,延長胃的排空時間,減少食物的攝入量,有利減重。
2、各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B族維生素如果攝入不足,就有可能影響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細胞中的分解供能,影響減脂減重,鈣、鋅、鐵、鎂等礦物質參與人體能量代謝、激素分泌調節、金屬酶反應等生理過程。
3、多種植物化合物,其中杭白菊中綠原酸有助加速肝臟代謝、減少脂肪堆積、促進脂肪分解;茶葉中的茶多酚能抑制脂質吸收、減少脂肪合成、助力脂肪分解;大豆卵磷脂可以乳化油脂,促進脂肪代謝,有助減少油脂在血管內部沉積,加快脂肪運出肝臟,減少膽固醇堆積;大豆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能抑制蔗糖和麥芽糖水解,減少糖分吸收。
困惑4:為什么很多專家都推薦使用代餐?
解答:“代餐是智商稅”的說法廣為流傳,事實并非如此。在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肥胖預防與控制藍皮書》和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發布的《中國超重肥胖醫學營養治療指南》中,均將代餐作為健康有效的體重管理方式之一。現在很多三甲醫院營養科開展減重門診,也會根據治療需要采用代餐方式。
利用代餐減重有很多優勢:代餐食品具有低能量、高飽腹感的特點,通常會添加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在減少能量攝入的前提下保證營養均衡。
全面營養型代餐可以代替一餐,選擇時需要滿足以下條件:能夠提供均衡的營養;含有膳食纖維,還要有足夠的飽腹感;能量不能太高。使用代餐要注意食物多樣性,例如早餐和午餐吃多樣化的正常飲食,晚餐用代餐來替代;或者在出差、開會,無法控制飲食質量的時候使用代餐。
困惑5:減重只跑步有用嗎?
解答:想減重?跑步吧!這是很多人的觀點。不過,僅靠跑步不一定能減重。原因在于,看似簡單的慢跑,算是一種有氧運動,然而除非掌握科學訓練的方法,否則對于超重、肌肉力量不足的人而言,易造成關節損傷,反倒容易導致減重計劃的擱淺。另外,除了跑步,想要真正達到減肥的目的,必須增加肌肉含量。增肌有助提高基礎代謝率,能更容易瘦下來。
目前對增肌減脂比較有效的運動方式,是抗阻運動結合有氧運動。有氧運動也稱耐力運動,如慢跑、游泳、自行車等,是一種身體大肌肉群參與的持續性有節奏的運動,可有效地增強心肺耐力。抗阻運動也稱力量運動,是利用自身重量、啞鈴、水瓶、沙袋、彈力帶和健身器械等進行的抗阻力運動形式。抗阻運動可增加肌肉力量和質量,強壯骨骼和關節。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
在此基礎上,還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攝入足量的蛋白質,肌肉的合成代謝才有足夠的原料。這不僅是為增長肌肉,也是維持現有肌肉量的基礎。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即使每天力量訓練夠了,肌肉也很難得到增長。
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均衡飲食,吃好早餐,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愛護腸道,少吃油膩,保持菌群平衡;增肌減脂,合理運動,做好體重管理。如果感覺堅持好習慣太難,不妨和親朋好友一起相互監督,相互鼓勵,這樣更容易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