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Unsplash
從1768年以來,《大英百科全書》一直是大部頭的象征。隨著互聯網興起,Google和Wikipedia給《大英百科全書》帶來了重創,《大英百科全書》在2012年宣布停止發行印刷版。
在AI時代,大英百科全書集團又該以什么方式更好地生存下去?答案是適應時代。
目前,大英百科集團總部位于芝加哥,以子公司大英百科教育(Britannica Education)開展數字化教育業務,其主要產品包括ImageQuest在線圖像庫、Britannica School K-12在線學習平臺、Britannica Academic綜合性學術資源庫和Britannica Library參考資源庫。此外還擁有韋氏詞典及其在線詞典網站。
其實,早在最后一次印刷之前,大英百科全書集團就已經踏上了擁抱AI之路。
2000年,由于在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方面的優勢,大英百科全書集團收購了AI Agent軟件公司Melingo,同時在美國芝加哥和以色列特拉維夫有兩個技術團隊。
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讓大英百科全書集團的高管們相信,他們需要進一步押注生成式AI。
現在,大英百科全書使用AI為其產品創建、檢查和翻譯內容。此外還利用現有的海量的百科信息,開發了一個大英百科全書聊天機器人。CEO考茲說,這比通用大模型更準確,后者可能容易產生“幻覺”。
該公司還在籌備其他的生成式AI產品,包括:一款為每個學生提供虛擬形象和定制課程的英語教學軟件;幫助教師制定教學計劃的程序;以及為韋氏詞典網站修訂的同義詞表。
大英百科全書集團CEO喬治·考茲(Jorge Cauz)曾在2012年的一封公司聲明中寫道:“我知道,對一些人來說,《大英百科全書》印刷版的停售可能被看作與一位敬愛的、可靠的、值得信賴的朋友揮手告別,這位朋友曾給他們帶來了探索知識的樂趣。”考茲表示,當最終不受限于空間限制和印刷版的黑白文字之間時,《大英百科全書》將會得到改進。
如今看來,確實如此。現在的大英百科全書集團不僅學會了如何生存,而且盈利也不錯。
大英百科全書稱,其每年吸引超過70億的頁面瀏覽量,為156個國家和地區和16種語言的1.5億名學生提供服務。“我們現在的用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考茲說。
考茲在去年12月接受《紐約時報》的采訪時表示,公司的預計利潤率約為45%。2024年1月,大英百科全書還披露了秘密提交IPO注冊文件的消息,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大英百科全書集團會尋求10億美元的估值。不過截至目前,還未傳來后續上市成功的消息。
大英百科全書集團還希望擴大其全球業務范圍,包括印度、巴西和泰國。截至目前,芥末堆注意到,大英百科全書集團已于去年12月宣布將向印度推出其產品。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現在看來,當時終結紙質版印刷并轉型數字化的陣痛,恰恰為后來快速適應AI時代奠定了基礎。
- 產品
- 公司
- A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