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太空9個月的兩名美國宇航員,終于被“龍飛船”接回美國了。去年6月,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搭乘波音公司“星際客機”執行原定8天的測試任務,卻因為飛船發生故障,以及美國NASA拖延救援計劃,被迫意外滯留太空278天。其間,兩人在國際空間站堅守崗位,樂觀向上,絲毫沒有怨天尤人。
按理說,兩名國家英雄安全歸來,應當受到極大的表彰。然而,《紐約時報》卻爆出猛料,這兩人僅能按聯邦雇員出差標準獲得每日5美元津貼,總計1430美元,且無任何加班費。這一幕,讓網友想起了不少急著為主子洗地的“大殖子”,他們宣稱,2名宇航員在太空滯留一點都不著急,人家一天有幾萬美元的補助,巴不得多待幾天呢。結果現在曝出,一天只有5美元,網友紛紛破防:不是每天幾萬美元嗎?
可以說,超長時間滯留外太空,給兩名宇航員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他們的骨骼、血液等指標都會衰退,甚至還可能增加罹癌風險。目前,威廉斯與魏勒摩爾正在接受為期45天的康復訓練,科學研究顯示,宇航員重返地球后,多數生理變化可在6個月內恢復,但部分損傷恐怕難以逆轉。讓人氣憤的是,冒著生命危險為國效力,結果滯留太空一天才拿5美元?這引發了外界熱議。
對此,特朗普還火上澆油,提出如果NASA無法提供適當補償,他愿意自掏腰包支付相關補貼。根據美媒報道,威廉斯與魏勒摩爾的年薪約12.5萬至16.2萬美元,由于滯留太空9個月,其間他們只能領到9.3萬至12.2萬美元的薪資,每月的生活補助更只有區5美元。對此,NASA還有一種說法。因為在法律上來說,宇航員是以聯邦雇員身份執行正式公務旅行,而任務被延長將被視為一趟商務出差,因此補貼金額不會太高。
在很多人的眼里,宇航員是天之驕子,其待遇可想而知。但按照美國NASA的標準,NASA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期間,每周能夠領取40個小時的常規工資,沒有加班工資或者假期、周末工資。即便是執行長期臨時外派任務時,其雜費標準都是每天5美元。然而,對待核心成員如此摳摳搜搜的NASA,在各大航天項目支出開銷上卻是大手大腳,從不考慮預算超支的問題,這引起了特朗普的極度不滿。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成立美國效率部門,改革和裁員的大刀也砍向了NASA。
近階段,擁有約1.8萬名員工的NASA就裁掉了10%的員工,關閉了三個辦事處,就連首席科學家也被解雇。可以說,近年來,NASA的發展一直嚴重受制于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而在預算削減的大背景下,NASA又拿不出過硬的成果,自然受到聯邦政府的指責。
其實,自進入商業航天時代以來,NASA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面臨越來越多的發展問題。尤其是技術開發能力不足、基礎設施落后、維護不善、人才結構老化等問題越來越突出,這讓NASA不得不把涉及美國核心利益的重大項目交給波音、SpaceX。正是因為自身競爭力不足,影響力削弱,NASA大量技術能力者被商業航天公司高薪挖走,再加上任務外包常態化,內部的技術專長和任務經驗正在逐漸流失。
目前來說,NASA的核心任務板塊和最大的預算支出板塊就是深空探測,其2025財年預算顯示,用于深空探測的預算達到76.18億美元。其中包括兩大核心任務: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以及火星采樣返回項目。然而,受到資金、技術等一系列問題的限制,目前兩大項目都進展困難。
其中,月球計劃因為預算嚴重超期,以及項目不斷延期,其中最關鍵的SLS火箭項目基本已經被確定裁撤,另一項耗資數十億美元的火星樣本返回計劃,也存在因預算嚴重超支、周期嚴重滯后而被叫停的風險。不得不說,如今的NASA,的確已經是千瘡百孔。既要應對諸多挑戰,又要推動機構更加高效并專注于核心任務,在美國政府緊縮銀根的前提下,NASA的涅槃重生之路并不好走,還將面臨更多的困難與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