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無人機亮劍,隨時轟碎坦克裝甲,解放軍專門演給臺灣看的?
最近,臺海局勢可以說是變得有些緊張和復雜,而這都要歸功于臺當局的最新舉動——首次將“中國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
這一發言在大陸引起了不少震動。國臺辦的反應也是迅速而明確:如果臺獨勢力膽敢突破紅線,必然會看到大陸的強硬行動。很快,大陸瞄準臺海,做出三大關鍵布局。
1、不斷試探大陸“心理紅線”
讓我們先來解剖一下這種情形背后的戰略動態。
民進黨一直以來都是以挑動兩岸神經線著稱的,這次更是典型的心理戰術。他們似乎相信,只要不貿然宣布臺灣獨立,就能夠在所謂的“心理紅線”上不斷試探,而不用擔心來自大陸的實質性懲罰。
然而,這種策略真的能長期奏效嗎?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大陸的態度從來不會因為外部的干擾而削弱。尤其是在兩岸實力天平嚴重傾斜的當下,他們若真敢邁出實質性一步,所引發的后果恐怕不是他們所能承受的。
事實上,從戰略層面來看,大陸方面一如既往地對“臺獨”保持著高度警惕與嚴厲打擊的準備。如果我們把目光從兩岸緊繃的神經線轉移到更廣闊的地緣政治版圖上,不難發現臺灣所謂的“獨立”之路,早已是荊棘密布。
2、真有大陸收臺時間表?
一來,國際社會對臺灣獨立的支持度相當有限。
正如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馬凱碩警告的那樣,臺灣一旦選擇推動“獨立”,很可能就像把自己鎖進一個小監獄,并且還扔掉了唯一的鑰匙。
二來,臺灣內部的反對聲浪也不容忽視。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已經不再愿意被民進黨當局的“臺獨”議程所綁架。不滿與憤怒在島內蔓延,不少人都呼吁,統一才是通往唯一出路。
除了上述挑釁言論外,顧立雄還設立了一個“大陸收臺時間表”——2027年。
臺灣甚至啟動“立即備戰操演”,頻率高達半年一次,近日更是謀劃“漢光41號”演習,旨在應對解放軍未來可能的攻臺行動。一些評論人士認為,這樣的軍事動員有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將2300萬臺灣居民置于更大的不確定性之中。
3、瞄準臺海,大陸做出三大關鍵布局
況且,從更廣泛的戰略層面來看,中國大陸已瞄準臺海做出三大關鍵布局:政治上,大陸持續強調“一國兩制”框架,并堅持“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立場;軍事上,大陸發展了全面的海、陸、空、天、電五維打擊能力;在經濟方面,大陸正在通過促進內循環來增強其抵御外部壓力的能力。
說白了,對大陸而言,和平統一依然是優先選項,但決不會排除其他手段的可能性,最起碼,“武統”準備已然周密到位,進入讀秒階段。
具體來說,解放軍不僅創造了單日兩次戰備警巡的紀錄,還通過高頻次的無人機巡邏來強化對臺海的控制,比如“攻擊-2”,不僅能夠實時跟蹤和偵查目標,更能對地面坦克、裝甲車輛發起精準打擊,給臺灣的預警系統帶去壓力。
此外,中國的航母福建艦已進入第七次海上試驗。面對此前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耀武揚威的狀況,福建艦的動作無疑對域外干涉勢力的一次“有力警告”。
島內專家張延廷認清現實,大呼兩岸軍力懸殊的差距,已經是既定事實,而國臺辦也說,“以武拒統”沒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