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蘇27,中國就造不出殲20嗎?
有軍迷說,即使沒有蘇27,中國也會靠自己,擁有令世界震撼的五代機,但出現的時間,絕對不會是在2011年。
回顧歷史,1996年臺海危機,當時我們手中能抗衡美軍的,只有24架剛引進的蘇27,以及向前沖的殲7和殲8。體會到了與美軍的實力懸殊后,才徹底揭開了中國航空工業奮起直追的序幕。
如果沒有蘇聯解體,或許我們的空軍,根本就無法達到如今的水平和規模。
蘇聯解體之前,窮途末路的他只能靠裝備回血,當時中方的談判代表,堅持說只要蘇27,作為那個時代最好的戰斗機,蘇聯軍官還矢口否認,一直到后來憶苦思甜,老布爾什維克們,想到了50年代中蘇曾并肩作戰的歲月,這才把他們的現役戰機拱手相讓。
蘇聯解體后,餓得眼冒金星的葉利欽政府,不僅履行了蘇聯時的蘇27出口合同,還將生產線賣給了我們,當時很多俄羅斯專家都感嘆,這是把國之重器,賣給了未來的競爭對手。
如果沒有蘇27的生產線,殲10沒有裝上俄羅斯產的AL-3FN發動機,恐怕就會和殲9一樣下馬。靠著蘇27,我們不僅破解了氣動布局的奧秘,還在發現機身結構隱患后,造出了比蘇27更堅固的鈦合金框架。
后來中國航空工業崛起路上的三條賽道:雙發重型機的設計經驗、三代渦扇發動機的技術驗證、魔改整機平臺的工程思維,也都是蘇27給的靈感。
如果不是摸透了蘇27的飛控系統,殲20的鴨翼布局,可能要走十多年的彎路。甚至就連中國航母上的殲15,也同樣藏著蘇聯解體后,我們從烏克蘭那里獲得的折疊翼秘密。
當殲20橫空出世,美國人做夢都沒想到,中國人能造出五代機。
從此中國空軍擺脫了進口依賴,不僅逐步在國際舞臺上,實力與美國空軍平起平坐,如今我們的六代機問世,更是從追趕到遙遙領先!
雖然如今的中國空軍,實力已經超過俄羅斯空軍,我們的五代機、六代機,也都是世界上技術最頂尖的,但追根溯源,一切都與當年引進的24架蘇27有關,它的確對中國空軍的崛起功不可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