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將會達到1222萬。這意味著今年6月份1222萬大學生都要奔赴就業市場,就業的競爭都會變得更激烈。
2024屆和2025屆高校畢業生合計達到2401萬,這里面除了300多萬大學生能讀研以及出國留學外,剩余的學生都要就業。因此,如何促進大學生就業,成為當前的社會重大問題。
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學各類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方面面臨的情況有較大差異。部分優質專業迎合當前市場發展需要,企業能快速進行消化,就業率相當可觀。
也有部分大學專業因沒有技術壁壘,同質化競爭很嚴重,導致就業市場出現嚴重供過于求。這類專業的畢業生整體的就業去化率就會很低,通常就業率都會低于80%。
2025年大學專業就業率排名
根據網絡第三方機構發布的畢業生就業數據,今天對大學專業的就業率進行一個較為詳細的排名。雖然數據來源于網絡,到對于將來這擇專業有一定參考價值。
本次排名采取等級劃分的方式,調查發現大量專業的整體就業率都很相近,所以將就業率相近的大學專業都放在同一個等級里面。
就業率達到90%以上的專業共計有10個,分別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微電子科學與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自動化、武器系統與工程。
以上8個都是屬于大家俗稱的大學工科專業,此外,還有海關管理、護理學等兩個較為特殊的專業。
從就業角度來看,計算機類專業依然是王者。就業率處于大學專業里面的第一梯隊,而且就業質量非常高,畢業生薪資同樣能處于第一梯隊。
機械類專業目前已經強勢崛起,各類制造企業最近兩年都大規模招聘機械類專業畢業生,使得該類專業的就業率不斷攀升。當然,機械專業的薪資不如計算機類專業,這點各位必須要清楚。
這里必須要提到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該專業一直沒有進行大規模擴招,以前主要是到電力類企業工作,整體就業率并不高。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對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促進作用非常明顯。
海關管理專業在全國都極為罕見,該專業每年的畢業生人數不足千人,在考公方面擁有天然優勢。而護理學已經成為國控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也逐漸實現多元化,除了醫院,還有各種社區服務中心等。
第二檔次的大學專業,整體就業率都在85%以上。代表性的專業則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該專業就業面同樣很廣,除了傳統的國家電網及附屬電力企業外,如今又增加新能源汽車企業。
必須要指出,由于最近兩年電氣工程類專業的熱度很高,錄取分數線也持續上漲,導致高校大規模增加電氣類專業招生名額,所以未來電氣工程類專業的就業率或許會有所下降。
這里面的輪機工程專業,將來主要是到船舶類制造企業和國際貿易企業工作,就業率和薪資待遇都很高,但工作異常辛苦,特別是在海上漂泊時間較長,很多畢業生都難以忍受。
還有大氣科學同樣是屬于極其小眾的專業,全國僅有20余所高校開設。該專業畢業生主要是到全國各地的氣象局、氣象監測站以及相關的研究機構工作,大部分畢業生都捧上“鐵飯碗”。
第三檔次大學專業就業率都在80%以上,這個檔次的大學專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都是偏向于傳統穩定型。
比如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畢業生都是到國家核電站以及相關研究所工作。目前大量高校核技術類專業都是定向培養,包分配就業,比如清華大學、南華大學等都有類似的培養項目。
這個檔次里面的會計學和數字媒體藝術屬于為數不多的文科類專業。會計學專業就業面極廣,即使起步薪資較低,但就業是沒有問題。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主要是到各種廣告和新媒體公司就業。
總體評價
高校畢業生想要實現就業,實際并不困難,只是畢業生的期望薪資、福利待遇、就業企業等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所以大量畢業生都是選擇主動觀望,最終才沒有實現就業。
從以上大學專業就業率的統計分析來看,工科專業的畢業生確實更容易就業。只要擁有核心技能,即使如今經濟環境不好,依然可以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而文科專業整體就業情況則較差,比如大家都非常推崇的法學專業,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都沒有達到70%。因為這些年法學擴招很嚴重,已經變成一片紅海,競爭非常激烈。
以上的就業情況來源于網絡數據整理,或許會有很多瑕疵,或者會缺乏權威性,但個人覺得,還是能反映出當前各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